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2020-06-03胡玉清

职业教育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职院校

摘要:分析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结合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际,从新生入馆教育信息素养意识的引导,开展资源库培训和主题讲座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素养活动,构建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组织学生参加信息素养大赛等方面,阐述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情况,总结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提出学校未来信息素养教育的新举措。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信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0)05-0032-05

随着信息时代、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成为人们必备的技能,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已经引起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要求”“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将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并开设相关课程及实践活动,以真正实现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素养转变,培养学生在需要信息时具有获取信息的意识,知道在何处能获取信息,在复杂混乱的信息中能判断出正确的信息具有高尚的信息道德。目前,关于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大部分还处在理论阶段,实践及真正实施方面的成果非常少,这是当前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重点阐述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情况,旨在为其他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参考[1]。

一、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一)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视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大部分都是在开设的计算机应用课上简单讲解怎么上网,怎么浏览,word、excel怎么制作,但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很少讲到,其他检索工具的使用,如文献检索工具更是沒有提过,致使一部分学生到图书馆借阅书籍时都不会查询信息。据调研,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展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对图书馆的资源宣传与培训工作开展得也不够;少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了信息检索的公选课,但教学方法还处在理论学习上,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设备配套上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化的要求。有些高职院校数字资源建设少,经费不足,甚至每年还逐渐减少,只能保障教师的需求,很少考虑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需求,甚至受IP地址的限制,学生宿舍里根本用不了数字信息资源,这都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知识缺乏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只是学习了计算机应用课程,在遇到问题时很少主动去查询信息,信息意识非常薄弱;即使有的学生查询,也只会简单地使用百度搜索,面对海量丰富的信息时,又无法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在信息获取能力方面也比较欠缺,对其他查询信息、检索系统、图书馆数据库检索更是不清楚。有一些高职学生也会来图书馆,但大部分都是上网聊天、看电影,很少一部分学生会在考试前通过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查询资料;其余时间,学生很少通过图书馆系统进行资料的查询,积累课外知识。有些高职学生信息道德观念不强,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不能甄别和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甚至有些学生还传递一些不良的信息,对知识产权、隐私保护更是缺乏。究其原因,是高职学生不关注信息素养方面知识的学习,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查询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践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方面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实施。

(一)加强新生入馆教育信息素养意识的引导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第一站,对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起着引领作用。新生入馆教育的模式也在不断改进,由最初的发放图书馆入馆手册、播放新生入馆教育PPT、实地参观图书馆,让新生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及特点,熟悉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图书馆的基本知识,尽快适应学校图书馆的环境,加强新生利用图书馆自助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到现在的图书馆对新生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获知、利用图书馆资源,培养新生的信息意识,教育模式都在不断完善、创新。认识自我的第一课,是由馆长亲自给新生上的大学第一课,向同学们介绍图书馆的整体状况和各项活动,倡议同学们多利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帮助自己学习和成长,多参加图书馆的活动,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课上,通过观看图书馆的宣传片,同学们大致了解了图书馆的基本情况、各项服务设施、各类资源获取方法,意在引导学生多通过图书馆的资源加强自主学习;还让同学们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官网和安装学习通移动图书馆,多渠道的让同学们及时了解图书馆的服务、资源和活动通知,重在培养新生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利用图书馆资源,学院图书馆高度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定期开展资源库培训和主题讲座[2],帮助学生学会怎样查询借阅书籍、怎样使用数字资源、怎样检索查询文献信息,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培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开展数字资源库培训,分两种不同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按照系别专业不同,给学生培训不同的资源库。图书馆定期给信息技术系培训IT方面的资源库,如新工科创新资源平台、IT在线学习平台、翼狐设计学习库、设计师之家资源库、软件通和源素通资源库,帮助学生快速找到学习的资料,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给法律系定期培训法律家、北大法意和近代法律资源库,不断提高同学们的检索技能,熟练精准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料。第二种模式: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培训。针对大一新生,他们还没有什么专业课基础,主要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意识,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帮助他们学会使用图书馆OPAC系统查阅书籍以及自助设备借书还书[3],定期给他们举办专题讲座,如新东方英语讲座、中科院科普团专家讲座,拓展课外知识;针对大二学生,他们开始学习或者已经接触了专业课,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公选课,主要讲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掌握信息检索的技巧和方法,能够筛选出正确有用的信息,提高同学们获取信息的能力;针对大三学生,同学们面临毕业、就业,会给同学们定期进行就业信息查询及毕业论文撰写相关内容的培训,教会他们如何查询文献资料、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重点培养同学们的信息道德。通过两种模式开展不同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快速帮助同学们培养信息意识、提高信息检索能力、加强信息道德培养,使他们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三)多举措构建信息素养课程体系

1.融入专业课程

学院非常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中[4],图书馆负责信息检索的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合作,共同确定教学内容,例如对信息技术系的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讲到网络基础时融入信息意识、网络搜索引擎的技巧、信息道德等知识;电子商务的学生在“网络编辑”课程中,融入信息素养,信息的搜集、检索词的选取、检索技能的运用,分析、加工、处理和评价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在专业课中融入信息素养,利用专业知识查询相关的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促进信息意识的养成,使得学生懂得学好信息素养能为专业服务,明白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2.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

每学年的下半学期,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文检公选课(32学时,2学分)。图书馆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制定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检索技能。课程主要讲解信息检索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与信息道德;介绍若干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中文检索工具,了解其内容特点、编排结构和著录格式,能够通过多种检索途径使用它们检索与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要求学生掌握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加强课程的有效性,课程教学主要置身于真实环境中进行,并充分利用多媒体仿真环境充实教学环节;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过程,使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并通过项目实施过程的演练,形成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目标。表1是课程的整体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采取案例教学、课题教学、检索演示、课题讨论等教学方法,适应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要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改革。本课程建议采用过程化考核。依据本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学生利用不同检索工具所完成的信息检索任务进行综合评价。

(四)以赛促学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高

1.举办各种信息素养竞赛

为了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图书馆以信息素养竞赛为载体,举办各种信息素养竞赛,如新生入馆教育知识竞赛、在校生开学的信息素养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活动——诵中华美文、抒爱国情怀,这已经是图书馆举办的第六届经典诵读活动;线上的万方数据读书月知识检索竞赛、知网服务、知网人生——线上有奖答题活动、建国70周年趣味知识竞赛。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巩固了信息素养知识,加强了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实战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综合能力。

2.信息素养大赛

图书馆以北京市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为契机,一方面给学校教务处备案得到校方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师生参赛。信息素养大赛分教师组和学生组,教师是由图书馆的馆员教师(上文检课的教师)参加,学生主要從选修文检课的同学中选拔,选出检索技能比较强且有参加意愿的学生,组建参赛队伍,建立微信群,以便及时沟通、交流、辅导。大赛分为预赛、市赛、国赛,指导教师根据不同的赛制、比赛时间、比赛对象、模拟试题数量及要求等,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通过信息素养大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鉴别信息的能力,真正做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5],进一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三、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

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情况来看,从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意识培养到举办专题培训讲座,再到专业课中融入信息素养并开设文检课,组织学生参加信息素养大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吸引了更多的同学走进图书馆、认识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入馆率、借阅率和数字资源利用率都有大幅度提高,对图书馆资源的了解情况见图1所示。对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满意度见图2。

文献检索课的开设,充分利用馆内电子阅览室和数字资源环境,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检索的乐趣,并掌握各项技能。让学生分小组研究相关课题,寓教于乐,在做中学,做中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检索技能,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以及就业信息的查询都起到很大的帮助,提高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学生信息素养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在北京市高职高专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中,2名学生获得一等奖、3名学生获得二等奖。2名同学还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决赛网络竞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选报学习文检课的热情。

四、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新探索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提高学生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信息分析、创造以及信息道德伦理方面涉及的很少。一方面,要想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又能在海量丰富的信息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对信息的判断力,使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还能指导以后的职业生涯,本课程应该完善教学内容,引入思政元素、体现课程思政的理念,将思政素养、网络素养、信息道德伦理内容融合于信息素养教育之中,在知识传授中应注重主流价值观引领,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信息素养育人作用。另一方面,设置科学的评价方法,进一步完善文检课考核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以信息素养大赛为载体,积极构建信息素养试题库及资料库,实施过程化考核或以赛代考的方式。同时,图书馆在文检课理论加实践过程化考核的基础上,探索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客观量化评价与主观效度检验相结合[6],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信息道德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化,形成综合的评价体系,充分反映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以科学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的深化,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制作信息素养慕课线上课程,使慕课与“文献检索与利用”公选课有机融合,形成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文检课教师也要提升教学能力,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雨课堂、嵌入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领域的主力军作用,使信息素养教育有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任阁.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3-66.

[2]赵小芳.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举措[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66-68.

[3]李华.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探索—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文化产业,2019(13):43-44.

[4]陈玲霞,章芹.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对策[J].调查研究,2019(6):90-95.

[5]李欣.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与研究—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专题与论述,2019(8):146-150.

[6]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3):54-60.

(责任编辑:刘东菊)

Practice and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ing the Library of Bei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as an Example

HU Yu-qing

(Bei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Beijing 102628, China)

Abstract:With an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library of Bei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Law,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activ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uidanc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wareness of freshmen entering the library, th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 base training and thematic lectur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itions.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s summarized, and some measure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education

作者簡介:胡玉清(1981—),女,硕士,北京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数字资源、信息教育。

基金项目: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科研课题“嵌入式服务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KY201907)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高职院校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