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源里的包村故事

2020-06-03吴永强

齐鲁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北楼刘鹏修路

吴永强

“应急井”

一年一度的桃花节结束了,漫山遍野的粉红还沉浸在每个人的脑海里。花朵化为果实,承载着农民的希望,在山野间茁壮成长。

却没想到,一场大旱席卷而来。

时值蜜桃膨大关键期,一座水库,几十台抽水机昼夜不息,没几天就抽干了。更甚者,有的地方人畜用水也出现问题。天越来越热,有人叹息道:“不抗旱,树要死;抗旱,人要死。”

2019年5月28日,蒙阴县旧寨乡吕家庄子村自来水突然中断供水。村支书张洪生给第一书记刘占功打电话:“村内200米深的水井抽不上水来,原因不明,正在联系技术人员,4个自然村1600多人吃水无法保障……”

蒙阴县旧寨乡,村民大多种植蜜桃。漫山遍野的桃树,为第一书记工作提供了重要舞台。

刘占功立即说:“我马上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乡领导汇报,和水利局包村干部姚鑫商量……”

刚来到旧寨乡一个月的第一书记工作队,这些天一直奋战在抗旱一线。突然来临的大旱,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能否顺利挺过这一关,关系到第一书记在群众中的形象,甚至关系到第一书记工作的成败。

吕家庄子村4个自然村均坐落于半山腰,缺水少路问题困扰着全村的发展。县水利局和乡政府主要领导很快到达现场,经过协商,大家一致同意立即启动打新井方案,尽快解决百姓吃水问题。但按什么项目立项?谁是招标主体?资金谁垫付?新井不出水怎么办?一系列问题考验着第一书记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的智慧和担当。

尤其是资金难题,村集体无资金结余,水利局供水设备巡检工作刚结束,省派第一书记项目资金未到位……

刘占功马上提议,党员干部带头垫付。他首先拿出6000元钱,立即得到村两委响应,不到三天就凑齐了6.7万元。有了钱,立即开工打井。

第一书记工作队成员刘鹏(右一)、叶丽江(右二)、张弸(左二)在大上峪幼儿园施工现场研究工程图纸。

5月29日,先后组织召开两委会、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勘察确定打井地点。30日,向村民公开打井事宜,启动项目审报程序,确定施工队伍。31日,顺利开工。6月1日,钻井198米,出水量达每小时30多立方米,钻井成功。

吕家庄子村自来水中断问题,是第一书记入村一个月内发生的突发情况、特殊事例,既无政策支撑,又无经验可循。这期间,县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县乡两级政府等无数人为之付出心血,小小一口“应急井”,解决了老百姓生产生活急需的头等大事。

事后,第一书记工作队总结了几条经验:

1、情况再紧急,制度规矩必须挺在前。1600多人吃水中断,情况万分紧急,但情况再急,也不能盲目决断,必须坚持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的办事程序。2、问题再困难,党员干部必须冲在前。3、程序再繁琐,特事特办必须干在前。

一条生产路的“抉择”

旱情暂时缓解了,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用水和出行问题,依然是摆在第一书记们面前的一项重任。

近日,记者走进大上峪村的一户人家,“美在农家示范户”的标牌挂在门口,庭院干净整洁,拧开水管,自来水哗哗流淌。这样的情景,在一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一年时间,这个村的自来水覆盖率,由过去的3%提升到了98%。8个自然村分布在不同的山坡上,可见通水难度。同时,一条条管道伸向不同的山坡,灌溉覆盖率从一成提升到了八成多。

第一书记工作队在长岭村集体走访。

浇一次桃树,用不同的抽水机一级一级提水,一家人披星戴月,累死累活——这样的情景成为历史。

最难的是修路。

大上峪村三面环山,一条弯曲的山路,将山村和周围的桃园连接起来。山路伸向桃园,不断分叉,通向更隐秘的桃花深处。大部分路段已铺上水泥,正在施工。有了这条路,农民上山的问题解决了,桃子外运不再困难。

第一书记叶丽江穿过刚刚拓宽的村道,出了村子,沿着正在修建的一条生产路向山顶走去。这条路,凝聚了他以及第一书记工作队无数心血。

硬生生在桃园里修出一条新路,就要砍掉40多亩的桃园,1600多棵桃樹。一棵桃树每年带来近400元收益,村民的损失就在眼前,按照政策无法进行补偿。提起修路,没人不支持,但要砍自家的树,就得掂量掂量。多少日夜,他和村支书王德众不断沟通,如何做通村民的工作?

怎么办?

只能靠思想动员和自我牺牲精神。话说得轻巧,具体落实起来困难重重。村两委成员、党员首先做出自我牺牲。两位书记性格类似,不急不躁,挨家挨户做工作。有人做通了工作,第二天又变卦了。有人不好意思拒绝,让媳妇出面阻止施工。

那段时间,叶丽江和王德众都瘦了好几斤。

做工作也有技巧,先搞定一批“顽固分子”,各个突破。短期内是吃了亏,但从长远来看,修路方便了大家,也方便了自己。

终于,挖掘机向山上开去,生产路开始修了。

村里的路也进行了拓宽。“原来路这么宽,现在这么宽。”王德众走在村道上,指指路中央,又指指路边石头垒的坝子。同一条路,现在比过去宽了一倍。

村民王本军正在村史馆建设工地上干活,谈起一年来的变化,感慨道:“多少年来,我们村的路是最差的,第一书记来之后,路变宽了,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大便利。”

站在山间,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桃树。4.1公里生产路,以及24.5公里管道为桃树保驾护航。一位老太太在地里干活,因为修路,她家被占了半亩地。叶丽江问她是不是感觉吃亏了。她说:“这是给老百姓办事,不吃亏。”

老太太说:“你们肯定对我们好,我信得过。”

叶丽江后来感慨道:“通过这次修路,感触良多,对乡村治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系列动作,提升了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仅仅半年时间,大上峪村党支部便由四星级党支部跃升为五星级党支部——这在全县都是罕见的。

又是路的故事

依旧是修路的故事。

视角转移到北楼村。

村北边,是“中国最美丽休闲乡村”杏山子村、向阳峪村。奇怪的是,几个村距离很近,却没有相连的道路。十几年前就有人提议修路,但被否决了。村民认为,路修在自家的土地上,还要自己花钱,却方便了别人,不划算。

但是,作为当地政府着力打造的“世外桃源”田园综合体的核心区域,几个村之间必然要有更大的联系。修路,势在必行。

第一书记刘鹏认识到这个问题,主动去做工作。

他找到前两任村支书,首先对他们当年不修路的行为表示理解。当年不修路,因为村民把土地看得太重,如今土地上的收入占比越来越少,能不能大气一些,把路的问题解决?同时,修路也能改善村与村之间,两委与两委之间的关系。

他还看到了村庄的长远发展:“当年没修,是为了村里的集体利益;如今,乡村振兴片区正在打造,抱团发展的时代来临,修路也是为了村里的集体利益。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不能眼睁睁看着邻村出不来进不去。”

工作做通了,两位老书记由反对派变为了支持派。

于是,一条两公里的路将几个村连接在一起,共投资80万元(其中北楼村出资20万元)。路通了,方便了邻村,也方便了北楼。

一鼓作气,又在北楼打了水井,三个村共同使用。

2019年,旧寨乡引进山东崮尊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积极打造“世外桃源”田园综合体,通过分条块招商、多模式合作形式,以北楼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涵盖北楼、杏山子、向阳峪、吕家庄子、大上峪5个行政村,规划面积1.6万亩。

一条路,修出了感情,也修出了抱团发展的美好未来。

向“软弱涣散”开刀

党组织建设是第一书记工作的核心。

“6个村,两个五星级党支部,两个四星级党支部,还有两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作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鹏回忆去年4月刚来时的情形,“半年后,大上峪村被评为五星党支部。两个软弱涣散村经过一年的努力,近期已完成摘帽。”

“软弱涣散”,那就对症下药。

沈家庄村是市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年老体弱,战斗力不强。第一书记张弸不断和班子成员谈心,“磨破嘴皮”。首先做通村支书张华杰的工作,这位从业20多年的老支书,经验丰富,重新焕发活力,奔走在乡村振兴一线。

同时,培养后备力量。40多岁的张建华,电商做得风生水起,是致富带头人。村里决定把他吸纳到班子中来,选为支部副书记。同时,发展了4个入党积极分子。

经过一年时间,村里的风气大为改观,街道更新了,安上了路灯,一些休闲设施为村民提供舞台。一所幼儿园即将建起,孩子们再也不用去很远的地方上学了。2019年,村里增加了4万多元集体收入。一些在外经商的“能人”看到变化,主动回来,为村里办事。去年的考核中,沈家庄村党组织成绩优秀。

张弸熟悉设计,经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关一天,图纸设计出来后,又去施工现场督查。这几天,经过不断摸索,他拿出了一个村标模型。盯着“人杰沈家庄,莘莘文风长”几个大字,仿佛看到了沈家庄的未来。

同样的现象,还发生在长岭村。

老书记得了重病,精力体力顾不上。经过慎重考虑,第一书记孙少博做通他的工作,按照程序更换了村支书。同时,老书记继续担任村主任。新书记赵尊武以前是会计,上任后,带领群众积极落实各个项目。

孙少博还利用个人关系申请资金项目,在帮扶费用之外,争取到13万元,建设体育、文化设施。

“如何用有限的经费做更多的工作?在能力范围内办事,尽量避讳我们做不到的事。”孙少博说,“在村里工作,最大的感觉是‘压着干。”他和村民一起打抗旱井,投入6万元,换了4套打井班子,依然不出水。焦急之际,最后一试,果然成功,赶上了抗旱的最后一波,桃树有救了。

一年脱胎换骨,变的不仅是村庄,还有第一书记。叶丽江深有感触:“往大了说,第一书记代表党的形象;往小了说,还是做人。脚踏实地做人,实实在在做事。”

劉鹏(左一)和北楼村党支部书记宋汉相(右一)在河道治理复工现场。

刘占功在吕家庄子村产业大棚建设施工现场。

刘贤亮(右二)和书堂村党支部书记徐西虎(左一)等人一起打井抗旱。

2019年,北楼村党支部被临沂市委组织部表彰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并入选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他们相信,再过一年,北楼村的集体收入在40多万的基础上,能够再增加20多万,接近70万。

深入“乡村里的中国”

“相好。”

——蒙阴方言:特别好。

记者在6个村的走访过程中,村民对第一书记评价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朴实的村民用最直接的词汇,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刚来的时候,第一书记工作队到各村走访,一位老党员说:“这是八路军又回来了吗?”革命老区对党有根深蒂固的情结,同时,第一书记这块招牌在当地发光多年,早已深入人心。

老党员的话,深深印在第一书记们的心里。

只有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既要拉家常,又要交朋友。刘鹏提到一个细节,村民给的烟一定要抽,再差也抽——遇到退伍军人,以战友情拉近关系。很多问题,在“不择手段”的交往过程中慢慢化解。

北楼村,一块地闲置了20年,在第一书记协调下,引进一家4S店,带动6个贫困户就业。签约的第一天,村里就收到了15.7万元的年租金。同时,这家店还为国家每月缴纳30万元左右的税收。

第一书记工作队赶赴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组织党性教育学习。

老书记拉着刘鹏的手说:“刘书记,我们强烈建议给你划宅基地,别走了。”划宅基地,是把他当了自家人,要长久留在村里。

——以乡村最高礼仪,挽留第一书记。

他们看到了“乡村里的中国”,当下农村的症结:村集体收入太少。

几个第一书记都谈到一个问题,如何理解集体和个人的关系?“面上的事好做,真正有效推进起来,难度很大。”刘占功说,比如建设高效温室大棚,第一书记和村两委苦口婆心,跑断了腿去做村民的工作,但还是有人看不到土地流转之后建成高效大棚的效益。他们的顾虑也可以理解,一亩地保底收入2000多元,建了大棚,首先要在金钱和体力上大量投入,大棚桃确实收入多一些,但谁知道以后的情形呢?

村民站在桃园里,眼看着辛苦栽种的桃树被砍掉,于心不忍,默默流泪。刘占功也跟着叹息,情感上不舍,但理智告诉他,要想改变村民的生活,现代科技是必然选择。

同时,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已不适应当下的市场竞争,应该走合作发展之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思维很难转变,甚至有些党员也是如此。要让他们明白,从想得通到行得通,還是有距离。”刘鹏说,“当然,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在关键时刻还是很有觉悟的,响应党的号召。”

一种“倒逼机制”悄悄出现。一位书堂村群众和村干部展开对话:

“别的村生产路修得那么好,咱们村怎么不修?”

“没有钱修路。”

“修不了大路,我们修小路。”

“修路就要砍一些桃树。”

“只要公平,该砍哪里的树,那就砍。”

——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种朴素的观念,将村两委和村民紧密联系在一起。

抗疫与人居环境改善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对第一书记工作的一次考验。

大年初二,刘贤亮给书堂村支书徐西虎转去1000元钱,给村里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其他第一书记也迅速开展工作,每人带头捐款1000元,购买防疫物资。

疫情面前,前期工作中对民风的改善发挥了作用。第一书记利用帮包村微信群,广泛宣传发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捐款捐物。短短两天时间,6个帮包村共筹集防疫资金19万多元,为持续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在村里,老百姓主动和党员执勤,灾难面前,许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在发生。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北楼村迎仙桥果品合作社的草莓、鲜花扶贫种植户慌了神,本指望春节期间靠游客采摘来增加大棚收入,可等来的却是熟透的草莓掉落在地里、盛开的鲜花枯萎在枝头,运不出、卖不掉、吃不完。

刘鹏马上协调山东广播电台《乡村广播》、山东电视台《我们的山东》等栏目帮助宣传,利用微信群、朋友圈扩散求助,帮助种植户网上销售农产品,把损失降到最低。“三八节”期间,联系历下区工商银行集中购买了一批鲜花。同时,利用鲜花销售低潮期,让农民拔除已到年限的鲜花,实现升级换代。

“安全都不能保障,还谈什么生产?”一段时期内,叶丽江经常提到这句话。忙完了紧张的疫情防控“大考”,统筹推进恢复生产和驻村帮扶的“小考”又来了。叶书记感觉肩上的担子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重了。

“整治小环境,控牢大疫情”成为疫情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3月11日,沈家庄村,张弸自费购买了铁锹、铁耙、绳子、手套、扫帚等工具,发放给村里的党员群众和志愿服务队,同大家一起投入到人居环境整治当中。他还个人掏钱买了两台电脑、打印机、笔记本等,总共花了一万多元。

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每个村子按照自己的方案,因地制宜,建设美好家园。

不给村里留一块包袱

一年前,刘贤亮告别病床上的妻子,来到旧寨。

妻子因胆结石住院、做手术,后来又住了两次院,只有女儿一人照顾。这期间,岳母也因病住院。刘贤亮一边惦记济南的家人,一边为书堂村的黄金蜜桃谋划出路。

书堂村村民大都种植黄金蜜桃,又是蒙阴最大的黄桃收购基地,最多时一天收购十几万斤,周边五六个市县的人都来卖桃。在他的协调下,去年书堂村新建了三个大棚,种植黄桃。

一天深夜,他还在为大棚谋划思路,手机响了,收到一条短信。

他是女儿滴滴打车的紧急联系人,短信来自滴滴。这么晚了,女儿打车去哪儿?赶紧打电话过去,这才知道,妻子又一次住院了。为了不让他分心,家人没有告诉他。

1963年出生的刘占功,是第一书记工作队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他生于农村,之前又有5次基层工作经历。再次来到农村,“对自己的价值发挥、对乡亲们、基层都有意义,不一定做得多好,只要做就是有价值的。”

和刘占功相反,年龄最小的孙少博,是留美硕士,之前从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去年4月来到旧寨,立刻投入到抗旱之中。旱情缓解了,工作继续围绕桃展开。引水、修路、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工作的核心,离不开一个“桃”字。一年下来,孙少博也变成了“桃农”。

多年来,省发改委第一书记工作隊有一个优良传统,即“一人包七村,七人包一村”。第四批第一书记工作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所探索。

“每位第一书记帮包所有的村,每个帮包村都有7名第一书记。不管谁帮包的村出现问题,大家齐心协力一起上。”刘鹏说。同时,每个人分工明确,发挥各自专长,重点分工负责发改、交通、农林等方面的工作。

针对多年来第一书记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刘鹏为第一书记工作队提出两年目标:“不给村里留一块包袱,不让第一书记留一个尾巴。”这句话,得到了蒙阴县委副书记孔繁润的认可,将其上升为全县省派第一书记的共同目标。

旧寨乡党委书记宋海荣说:“几位第一书记来到旧寨,第一时间熟悉乡镇的基本情况,工作在群众中间,和党委政府的工作配合非常默契。除了完成第一书记必须完成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产业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

炎炎夏日,桃树展开蓬勃之势,成为乡村最靓丽的风景。村民走出宽敞明亮的庭院,踏过整洁的街道,再次走向桃园时,有种恍如隔世之感:灌溉管道通向山顶,生产路跟着管道跑,人跟着桃树跑。

新的生活井然有序:北楼村,仿宋古街已现雏形,赵圣强的电商平台,一单单桃子销往全国各地,古老的迎仙桥见证历史;大上峪村和沈家庄,两所幼儿园已经开建;书堂村的黄桃交易市场,来自四面八方的桃农在此集结。

“世外桃源”田园综合体的外延不断扩大,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正在拥抱现代而又传统的“世外桃源”。

2019年6月28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潘好亮(右二),人事处处长李晓冬(右三)等赴旧寨乡调研指导第一书记工作。旧寨乡党委书记宋海荣(右一)介绍北楼村迎仙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情况。

猜你喜欢

北楼刘鹏修路
Rotational manipulation of massive particles in a 2D acoustofluidic chamber constituted by multiple nonlinear vibration sources
烽火育英才北楼谱诗篇
——记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北楼文学社
临皋晚眺
鹧鸪天·思岚
Cyclic strength of sand under a nonstandard elliptical rotation stress path induced by wave loading*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