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层预测技术在J31 块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2020-06-03张斌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5期
关键词:油砂砂体切片

张斌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 盘锦124010)

J31 区块位于辽河坳陷东部凹陷的中南段,东北为于楼油田,西部为黄金带油田。该块含油目的层层系为沙一段和沙三段。储层既有砂岩也有火山岩,储层类型多样。沙一段、沙三上段、沙三中段均有含油砂体发育,其中沙一段砂岩具有物性好,产能高的特点。总体上砂岩目标具有单层厚度薄、隐蔽性强的特点。本次工作主要是利用区块内完钻井的资料,在地层对比及格架约束的基础上,针对沙一段主要含油目标,应用精细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含油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位置,通过沿层地震属性切片、相干体切片、地震波形剖面和地震属性剖面对比追踪等技术手段,综合预测含油砂体的空间分布,在油藏评价和开发井位部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J31 块砂岩储层特征

沙一段储层岩性以硬砂质中- 细砂岩和硬砂质含砾粗- 细砂岩为主,碎屑成分中以石英、长石为主,石英含量39.0%~42.3%,长石含量33.6%~33.9%;颗粒分选中等- 较差,呈次棱- 次圆状;碎屑以点接触为主,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型,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其次为钙质。根据本区岩心物性分析,沙一段孔隙度平均值19.48%,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在20% 25%,约占总频率的45%,渗透率平均361×10-3μm2, 特低渗(小于10×10-3μm2)占33%左右,其次为低渗和中渗类储层,为中孔中低渗类的储层。通过对钻、测、录井资料分析可知,研究区沙一段有利储层为河口坝砂体,沙三上段有利储层为河道亚相砂体,沙三中段砂岩有利储层为滩坝砂,砂体的分布受到沉积相带的控制,沙三段火山岩有利储层为爆发相的粗面质角砾岩。本区砂岩储层单层厚度薄,具有单砂成藏的特征,含油砂体厚度一般小于10m,且纵向含油层段长,横向连续性差,不同砂体呈指状交错分布。由地震频谱分析可知,本区地震资料主频在20H 左右,通过合成记录标定可知本区沙一中至沙三段砂岩储层的平均层速度在3200-4000m/s 之间。由经验公式推算,地震资料反演能识别的地层视厚度约为40-50m(1/4λ),最小视厚度约为20-25m(1/8λ),这样就造成预测手段的识别能力与预测对象规模尺度不匹配,储层预测难度较大。一个地震反射同相轴的波形特征是由在分辨率范围内的岩性组合、含油性、断层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因此,本次工作针对含油砂体的横向预测,主要在单井精细标定的基础上,依据含油砂体同相轴横向反射特征的微弱变化(包括振幅、频率、相位、连续性等属性的变化),结合完钻井点厚度控制与地质认识综合去预测含油砂体的厚度分布特征。

2 J31 块储层预测技术的应用

2.1 沿层地震属性切片的应用

沿层地震属性切片是在储层三维空间预测研究中是一种很有效的技术,它可以较为直观的展现砂体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1]。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在地震剖面上划分出用于约束地层的格架,并对主要目的层位进行三维精细解释。然后根据目标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应用与之邻近的解释过的地质层位进行空间内插。垂向上应用时间漂移法将该层位漂移至目标砂体反射位置,然后沿该层面生成一系列地震属性的切片(图1),在钻井标定的基础上,对一系列地震属性进行优选,找到能客观反映地下地质目标变化规律的地震属性,从而在无井控制的地区对砂体的平面分布进行描述。

图1 J31 块沙一段有利砂体RMS 属性沿层切片

图1 是J31 块沙一段有利砂体RMS 属性沿层切片,可以看出在研究区砂体零星分布,在中部驾31 井附近发育一套砂体,向四周均受岩性控制而尖灭。钻井资料证实驾31 井该目标砂体具有较好的工业开采价值,单层厚度一般小于10m。

2.2 相干切片的应用

地震相干数据体是对相邻地震道计算相干系数而形成的只反映地震道之间相干特性的数据体[2]。通过提取水平时间的相干体切片,可以用来解释断层、岩性异常体等地质现象。在本区提取2300ms 的相干体切片可以发现工区边界驾掌寺断层及其派生断层清晰可见,可以指导进行断层平面的组合。

图2 J31 块2300ms 相干体切片

2.3 地震反射波特征对比的应用

充分发挥三维地震数据体的优势,可以通过常规波形剖面(图3-a)和地震变密度(图3-b)等多种显示方式结合井震标定来对含油砂体进行追踪。从图3-a 中可以看出,J31 井的沙一中的含油砂体为一弱到无反射振幅地震响应特征,在砂体边界处反射波相位特征发生变化。从图3-b 中可以看出,不同层位砂体目标在地震变密度剖面上含油砂体变化幅度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充分参考多种类型地震显示方式综合进行反射波特征的对比,从而更准确的预测含油砂体的分布。

图3

3 效果分析

利用沿层属性切片可以定性描述沙一中段有利含油砂体的平面分布,利用相干体切片可以指导进行断层平面的组合,在井震精细标定基础上,通过地震数据的多种显示方式可以在二维剖面中对目标砂体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充分对比,可预测砂体平面分布。综合研究认为该区沙一段含油砂体分布局限,具有单砂体成藏的特征,属于河口砂坝沉积,物性好,含油性好,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部署实施的4 口开发在目的层段均钻遇油层。

4 结论与认识

4.1 研究区沙一段有利储层为河口坝砂体,沙三上段有利储层为河道亚相砂体,沙三中段砂岩有利储层为滩坝砂,砂体的分布受到沉积相带的控制。本区砂岩储层单层厚度薄,具有单砂成藏的特征,含油砂体厚度一般小于10m,且纵向含油层段长,横向连续性差,不同砂体呈指状交错分布,对这种地质目标的储层预测难度大。

4.2 本文提出的储层预测技术在薄互层砂岩油藏发育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以指导油藏评价与开发部署工作。该技术受地震资料的品质和地质目标的复杂程度所限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应用该技术进行储层预测需要在钻井精细标定的基础上进行。

4.3 J31 块沙一段砂岩油藏虽然产能好,但具有变化快、分布局限的特点,在薄互层砂岩油藏开发部署中仅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存在一定的风险。

猜你喜欢

油砂砂体切片
砂体识别组合方法在侧缘尖灭油藏的应用
印尼油砂热解过程中微量元素迁移规律的研究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
油砂山油田新投水井主力层射孔数调整依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