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效果探析

2020-06-03王小宝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电切术痉挛循证

王小宝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汕头 515041)

进行前列腺电切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方法。但术后患者易出现膀胱痉挛的症状,并可引发继发性出血[1]。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其术后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和舒适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98 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9 例/ 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50 ~78 岁,平均年龄(62.42±4.39)岁;其病程为1 ~12 年,平均病程(5.79±1.25)年。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52 ~76 岁,平均年龄(63.61±4.53)岁;其病程为1 ~11 年,平均病程(5.67±1.13)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如进行健康知识宣教、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防护及饮食护理等,并嘱其定期进行复查。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具体的方法为: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成立由护士长、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与循证护理相关的培训。2)寻找循证依据。由小组成员总结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其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问题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结合自身的临床工作经验和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3)实施循证护理。⑴在进行手术前,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和排尿中断训练,以增强其尿道周围肌肉及盆底肌的张力。⑵对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评估,检查其是否患有不稳定膀胱。⑶手术结束后,将导尿管贴在患者大腿的前内侧,定时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扭曲、折叠及受压的情况,保持导管的通畅。⑷告知患者在术后早期尽量避免下床活动,以免刺激膀胱,引发膀胱痉挛。⑸在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时,将冲洗液的温度保持在20℃~37℃之间,并依据其冲洗液的颜色及具体病情调整冲洗的速度。⑹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情志调护,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⑺在患者手术结束后,遵医嘱为其使用止痛药,避免其因疼痛而发生膀胱痉挛。

1.3 观察指标

治护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每次发生膀胱痉挛持续的时间、术毕至膀胱痉挛症状消失的时间及接受治护期间的舒适度。将两组患者发生膀胱痉挛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2]。轻度:患者每日发生5 ~6 次膀胱痉挛,其导管周围有血性尿液溢出,其膀胱冲洗液颜色的变化不大。中度:患者每隔1 ~2 h 发生1 次膀胱痉挛,其导管周围有血性尿液溢出,其膀胱冲洗液不滴,下腹部有憋胀感和胀痛感。重度:患者每隔几分钟发生1 次膀胱痉挛,其下腹部有急迫的憋尿感和强烈的胀痛感,其膀胱冲洗液不滴,且液体的血色加深。采用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 研制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对接受治护期间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评估[3]。该量表共包括生理舒适度(5 项)、心理舒适度(10 项)、社会文化舒适度(6 项)与环境舒适度(7 项)四项。每项的分值均为0 ~4 分。患者GCQ 各项目的评分与其舒适度呈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护后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的对比

经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总发生率较低,P <0.05。详见表1。

表1 治护后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情况的对比[n(%)]

2.2 治护后两组患者每次发生膀胱痉挛持续的时间及术毕至膀胱痉挛症状消失时间的对比

经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每次发生膀胱痉挛持续的时间及术毕至膀胱痉挛症状消失的时间均较短,P <0.05。详见表2。

表2 治护后两组患者每次发生膀胱痉挛持续的时间及术毕至膀胱痉挛症状消失的时间(±s)

表2 治护后两组患者每次发生膀胱痉挛持续的时间及术毕至膀胱痉挛症状消失的时间(±s)

术毕至膀胱痉挛症状消失的时间(h)研究组 49 0.91±0.21 20.31±2.51对照组 49 2.05±0.16 34.58±3.69 P 值 <0.05 <0.05组别 例数 每次发生膀胱痉挛持续的时间(min)

2.3 接受治护期间两组患者GCQ 评分的对比

接受治护期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心理舒适度和生理舒适度的评分均较高,P <0.05。两组患者文化舒适度和社会环境舒适度的评分相比,P >0.05。详见表3。

表3 接受治护期间两组患者GCQ 评分的对比(分,±s)

表3 接受治护期间两组患者GCQ 评分的对比(分,±s)

社会环境舒适度评分研究组 49 30.25±3.47 34.15±3.94 14.21±1.37 23.05±2.61对照组 49 26.12±2.61 29.61±2.61 13.91±1.25 22.31±2.51 P 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生理舒适度评分心理舒适度评分文化舒适度评分

3 讨论

前列腺电切术是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手术。该手术的疗效良好,但术后患者易发生膀胱痉挛。若发生此症可使患者产生剧烈的疼痛,影响其康复的效果。循证护理是一种以实证为基础的护理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将现有的研究结论与自身的临床经验、患者的愿望相结合,并从中获取证据,进而制定和实施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4]。

研究发现,对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有利于保障其手术的效果。在实施该护理模式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循证问题分析可明确其发生膀胱痉挛的原因,如发生手术应激反应、感染及炎症反应、持续进行膀胱冲洗、导尿管气囊压迫膀胱及存在不良心理等。依据循证问题可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对其进行护理服务的盲目性,提高护理操作的规范性[5]。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可显著降低其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缩短其膀胱痉挛发作持续消失的时间,提高其接受治疗期间的舒适度。

猜你喜欢

电切术痉挛循证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