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陪护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0-06-03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服药精神分裂症我院

马 龙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六病区,安徽 六安 237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精神分裂症在美国的年发病率为0.43‰~0.69‰,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年发病率约为0.09‰。此病可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且会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1]。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的时间普遍较长,在其住院期间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无陪护护理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的各项护理干预均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士完成,拒绝患者家属陪护的一种护理模式。本文将近年来在我院长期住院的130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进行无陪护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 年3 月至2019 年4 月期间在我院长期住院的130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病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其住院的时间均≥2 个月,其年龄均≥60 岁,且其家属均自愿让其参与本次研究。将2017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期间在我院长期住院的65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 年4 月至2019年4 月期间在我院长期住院的65 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63 ~75 岁,平均年龄为(65.56±3.89)岁;其住院的时间为2 ~6 个月,平均时间为(3.86±0.74)个月;其中,男女分别有34 例和31 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62 ~74 岁,平均年龄为(65.79±3.53)岁;其住院的时间为2 ~7 个月,平均时间为(4.06±1.25)个月;其中,男女分别有33 例和32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抗精神病治疗。在住院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有陪护护理,方法是:为患者提供舒适、干净、安全的住院环境。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向其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并教会其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方法。每天定时向患者家属发放药物,嘱其监督患者服药。告知患者家属合理为患者安排饮食。鼓励患者家属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能够敞开心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无陪护护理,方法是:1)安全护理。将患者安置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病房内,严格执行病房管理制度。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和检查,确保病房内无绳子、锐器、各类工具、玻璃制品和打火机等物品。保持患者病房地面的清洁、干燥,避免地面出现水渍。在必要时,可在其病房的地面铺设软质材料。加强对患者进行巡视,注意观察其言行举止,若发现其有伤人、自伤、毁物或逃跑的意图,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2)用药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存在拒绝服药的现象。为此,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并监督其服药。在患者服药后,应对其口腔进行检查,以防其将药物含在口中,在护理人员离开后将药物吐掉。若患者对服药的抵触情绪较为强烈,应将药物碾碎混入食物中让患者服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患有基础疾病,常同时服用几种药物。护理人员应掌握每种药物服用的剂量和时间,并在患者用药后注意观察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3)饮食护理。为患者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增加其食欲。每天将三餐送到患者的床旁,以方便其就餐。对于存在被害妄想的患者,在其就餐前护理人员可先尝一口食物,以消除其顾虑。对于存在暴饮暴食行为的患者,为其提供温度适宜的饭菜,避免其因食物过烫而烫伤其口腔黏膜或食道黏膜。对于存在自罪妄想的患者,可将其饭菜搅拌在一起,让其误认为这是剩饭剩菜,以达到让其顺利进食的目的。对于坚持不进食的患者,应详细了解其不进食的原因,对其进行说服和劝解,并协助进食。在必要时,可遵医嘱对患者进行鼻饲。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每天定时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使其敞开心扉。在与存在妄想症状的患者进行交流时,尽量不触及其妄想的内容。在患者谈及自己妄想的内容时,护理人员不要争辩及反驳,以防加重其妄想症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教会其控制情绪的技巧和方法,使其在发病时能够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导患者回忆美好的事物,以激发其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在与患者沟通时,护理人员要充分利用沟通技巧,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对于对体育类节目感兴趣的患者,可就此类话题与患者进行交流,以提升其谈话的参与感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5)生活技能训练指导。待患者的病情好转后,指导其进行生活技能训练,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具体的训练方法有: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按时刷牙、洗脸等;指导患者根据天气、季节等增减衣物;要求患者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监督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有规律地起床、睡眠、进餐等);教会患者正确地打电话、看电视、看报纸、进行体育锻炼等[2-3]。

1.3 观察指标

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包括自伤、伤人、走失等)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此病患者可在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出现异常。此病患者的病程较长且其病情易反复发作,因此其住院治疗的时间较长。临床研究表明,采用常规的有陪护护理模式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一般,患者自伤、伤人等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高达25% ~40%[4]。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陪护护理时,许多护理环节都是由患者家属完成的,而其家属护理的专业性、系统性和预见性较差,难以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护理服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陪护护理可起到良好的效果,能将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控制在10% 以内[5-6]。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长期住院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陪护护理可显著降低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服药精神分裂症我院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服药不能猛仰头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