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中的效果分析

2020-06-03郭月静邵明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目标值内分泌科正确率

郭月静,邵明明

〔新沂市中心医院(铁路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新沂 2214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胰岛素是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约有61.53% 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2]。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期间,要做到用药的时间准、给药剂量准、用药的剂型准及注射部位准[3-4]。国内的研究发现,我国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水平有待提高[5]。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于1962 年由日本石川馨博士首创,并于上世纪90 年代开始引入到医院的管理领域中[6]。本文主要是研究开展QCC 活动在提高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8 年7 月至12 月期间在新沂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并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80 例糖尿病患者及参与本次QCC 活动的9 名护理人员。在这80 例患者中,有男43 例,女37 例;其年龄为42 ~75 岁,平均年龄为(60.37±5.67)岁。这9 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其年龄为27 ~45 岁,平均年龄为(33.62±4.52)岁。

1.2 方法

自2018 年7 月起,我院的内分泌科通过开展QCC 活动对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具体的方法如下。

1.2.1 成立QCC 我院内分泌科的护理人员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参与本次QCC 活动。本次QCC 活动共有圈员9 名,在这9 名圈员中选出1 名辅导员和1 名圈长。

1.2.2 确定圈名、圈徽和活动主题 召开全体圈员会议,采用脑力激荡法和四维度权重分配法确定本次QCC 活动的圈名、圈徽和活动主题。本次QCC 活动的圈名是蜜蜂圈(详见图1),圈徽如图2 所示,活动主题是“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通过Qc-story 评判表将本次QCC活动的主题类型确定为问题解决型。

1.2.3 把握现状 全体圈员学习2016 年版《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及品管手法,制作内分泌科胰岛素注射查检表,针对注射胰岛素的各个步骤(包括针头的安装、注射剂量的调节、皮肤消毒的范围和方法、进针的角度、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部位轮换的方法、拔针后针头停留的时间等)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的时间为2018 年7 月16 日至2018 年8 月6 日,调查的对象为40 例住院并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这40 例糖尿病患者中,注射胰岛素正确的患者有15 例,不正确的患者有25 例,正确率为37.5%。本次调查时总查检次数为440 次,其中患者注射胰岛素时操作不规范的次数共有145 次。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知,胰岛素注射技术不规范、注射针头重复使用、胰岛素储存不规范及胰岛素在胰岛素笔上装卸不规范是导致患者注射胰岛素不正确的主要因素(详见表1)。其中,胰岛素注射技术不规范、注射针头重复使用这两个因素的累计占比达到80%。根据80/20 法则并经辅导员及全体圈员讨论后决定,对胰岛素注射技术不规范和注射针头重复使用这两个因素进行改进。

表1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的查检表(%)

1.2.4 设定目标值 将本次QCC 活动的目标值设为:到2018 年12 月底,将我科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由37.5%提升至74.14%,改善幅度达到89.71%。设定该目标值的理由是:根据圈员的工作年限、学历及品管经验值计算其圈能力。本次QCC 活动中圈员的圈能力为67.4%。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37.5%+(1-37.5%)×79.85%×67.4%=71.14%。改善幅度=(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37.5%-71.14%)/37.5%=89.71%。

1.2.5 要因解析 全体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着手绘制鱼骨图,进行要因分析。本次QCC活动中共分析和总结出六大要因:1)患者缺乏注射胰岛素的相关知识。2)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形式单一。3)胰岛素笔上的剂量刻度小、患者看不清。4)缺少帮助患者科学轮换注射部位的工具。5)护士的监管力度不足。6)患者缺乏同伴的支持。详见表2。通过对上述要因进行真因验证并根据80/20 法则,将胰岛素笔上的剂量刻度小、患者看不清、缺少帮助患者科学轮换注射部位的工具、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形式单一及患者缺乏注射胰岛素的相关知识作为导致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不正确的真因。

表2 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不正确的真因查检表(%)

1.2.6 对策拟定及落实 全体圈员集思广益,制定出针对上述真因的解决对策。对每条对策的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等进行分析,并根据80/20 法则提炼出以下可行的对策:1)针对患者缺乏注射胰岛素的相关知识所拟定的对策。建立“糖尿病健康知识分享微信群”,在病房内张贴该微信群的二维码,责任护士主动邀请患者入群。在微信群中,内分泌科的医生或专科护士要24 小时在线,并及时解答患者在群中提出的疑问。2)针对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的形式单一所拟定的对策。为患者开设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举办胰岛素注射知识有奖竞答,并在每周四的下午开设胰岛素注射体验课,在课上通过示教及反示教的形式对患者进行体验式教学。为患者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在患者出院后,对其进行追踪随访,及时帮助其解决在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针对胰岛素笔上的剂量刻度小、患者看不清所拟定的对策。制作胰岛素笔剂量放大镜,将放大镜发放给患者,并采用示教与反示教的形式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放大镜放大胰岛素笔上的剂量刻度。4)针对缺少帮助患者科学轮换注射部位的工具所拟定的对策。全体圈员进行集体讨论并查阅相关的文献,发明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仪(专利号ZL201721418172.6)。将该仪器发放给患者,教会其使用该仪器帮助其轮换胰岛素注射部位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开展本次QCC 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评价本次QCC 活动有形成果的方法是:开展QCC 活动后,对40 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统计其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及本次QCC 活动的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开展本次QCC 活动的有形成果

开展本次QCC 活动前,40 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为37.5%。开展本次QCC 活动后,40 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为73.81%。开展本次QCC 活动后,40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高于开展本次QCC 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次QCC 活动的目标达成率为107.94%,进步率为96.83%。

2.2 开展本次QCC 活动的无形成果

通过开展本次QCC 活动,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沟通能力、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品管手法、创新精神等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详见图3。

3 讨论

QCC 是指由在同一工作场所或相似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全体成员精诚协作、集思广益,并按照一定的活动流程,利用科学的统计工具与品管方法来处理工作中各种问题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本次QCC 活动的圈员均为我院内分泌科的护士。在开展本次QCC 活动时,通过成立QCC、确定圈名、圈徽和活动主题、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值、对策拟定及落实等品管手法的实施,规范了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流程,提高了其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

综上所述,开展QCC 活动能显著提升住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的正确率,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目标值内分泌科正确率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ML的迭代学习过程
挖掘“小专业”赢得大市场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
生意
生意
内分泌专科与非专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管理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