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

2020-06-03韦秋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满意率偏瘫肢体

韦秋玲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广西 宾阳 530409)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此病的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肢体功能障碍,其日常生活可受到严重的影响[1]。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本文对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60 例纳入本研究。这些患者均被确诊患有脑卒中后偏瘫,且均无认知障碍。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康复组和比较组(30 例/ 组)。康复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12 例;其年龄为40 ~79 岁,平均年龄(63.73±8.28)岁;其中脑卒中的类型为脑出血的患者有10 例,为脑梗死的患者有20 例。比较组患者中有男17 例,女13 例;其年龄为42 ~80 岁,平均年龄(64.13±8.58)岁;其中脑卒中的类型为脑出血的患者有11 例,为脑梗死的患者有1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降血糖、降血压、降颅内压等常规治疗。在治疗期间,对比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对其进行用药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康复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方法是:1)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每2 h 协助患者进行1 次翻身,并嘱咐其在协助患者翻身时注意保持动作轻柔。2)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各关节的旋转、屈伸、内收、外展等被动活动训练,3 次/d[2]。待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醒后,指导其进行主动肢体活动训练。在患者的肌力达到3 级后,协助其进行站立、行走等训练。在其肌力达到4 级后,协助其进行上下台阶训练。3)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自身的病情。4)护理人员对患者患侧肢体上的曲池穴、少海穴、昆仑穴、照海穴等穴位进行按摩,2 次/d。5)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洗脸、刷牙、吃饭、如厕、穿脱衣服等日常生活训练,以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1)采用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3]评价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2)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4]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强。3)记录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处理,患者的FMA 评分、ADL 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对护理的满意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 评分和ADL 评分的比较

与接受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FMA 评分和ADL 评分均显著提高,P <0.05。接受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FMA 评分和ADL 评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 评分和ADL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FMA 评分和ADL 评分的比较(分,±s)

注:a 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FMA 评分 ADL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康复组 30 28.36±8.27 49.64±12.33a 35.64±7.93 72.65±13.93a比较组 30 28.94±7.59 40.68±10.82a 34.82±8.15 58.98±10.66a t 值 0.283 2.992 0.395 4.268 P 值 0.778 0.004 0.694 0.000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康复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比较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脑卒中主要是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血流灌注障碍引起的。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5]。笔者认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康复锻炼指导、穴位按摩和日常生活训练指导)具有以下作用:1)心理因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6]。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其对治护的配合度。2)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康复锻炼指导和穴位按摩可改善其血液循环,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3)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训练指导可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的FMA 评分〔(49.64±12.33)分〕、ADL 评分〔(72.65±13.93)分〕均高于比较组患者的FMA评 分〔(40.68±10.82) 分〕、ADL 评 分〔(58.98±10.66)分〕,P <0.05。这与杨金华等[7]的研究结果相符。这表明,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康复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96.67%)高于比较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80%),P <0.05。这表明,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较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满意率偏瘫肢体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漫画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