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观察

2020-06-03徐建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补阳汤加减后遗症

徐建娟

(盐城市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 盐城 224021)

中风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的血流出现循环障碍,使其脑细胞在短时间内发生缺血性坏死所致。目前,临床上对此病患者常进行溶栓、抗凝等常规治疗,但治疗后患者较易发生意识不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1]。有研究资料显示,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为了观察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笔者对盐城市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2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 年3 月至2019 年6 月期间盐城市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52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经中西医联合检查符合中风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面瘫、语謇及肢体功能障碍。2)其本人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1)在参与本次研究前接受过类似治疗。2)合并有心、肝、肾等器官的功能异常。3)合并有免疫性疾病。4)合并有其他炎症性疾病。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16 例,女10 例;其年龄为58 ~79 岁,平均年龄为(68.6±11.4)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7 例,女9 例;其年龄为57 ~77 岁,平均年龄为(67.2±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盐城市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营养支持、抗凝及溶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实施治疗。补阳还五汤加减方的药物组成为:黄芪60 g,葛根30 g,丹参、川牛膝、当归各15 g,川芎、地龙、赤芍、桃仁各10 g。若患者出现沟通障碍,在方中加入远志15 g 及石菖蒲10 g;若患者出现下肢运动障碍,在方中加入桑寄生15 g、川续断10 g 及木瓜10 g ;若患者出现上肢运动障碍,在方中加入桑枝15 g、桂枝10 g 及姜黄10 g。将上述中药用适量的清水煎煮,每天服用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Barthel 评分及NIHSS评分。1)用Barthel 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总评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其日常生活能力越好。2)用NIHSS 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总评分为42 分,评分越高表示其神经功能越差。用显效、有效及无效评估患者的疗效。显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不存在语言表达障碍,其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其语言表达障碍及肌力均有所改善。无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语言表达障碍及肌力均未改善或在加重[2-3]。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参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9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

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 总例数×100%。

2.2 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及Barthel 评分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 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其Barthel 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及Barthel 评分(分,±s)

表2 两组患者的NIHSS 评分及Barthel 评分(分,±s)

组别 例数 NIHSS 评分 Barthel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参照组 26 30.83±8.35 16.42±3.57 49.33±9.25 65.48±16.61观察组 26 31.06±9.54 10.06±2.35 49.50±10.41 78.78±20.21 t 值 0.093 7.588 0.062 2.592 P 值 0.927 0.000 0.951 0.013

3 讨论

中风患者若接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有研究资料显示,在我国,中风的致死率在所有疾病致死率中排在前三[4]。中风患者的病情较难治愈,经系统的治疗仍会发生多种后遗症。目前,临床上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常采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5]。中医认为,中风后遗症属于“偏风”和“偏枯”的范畴。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此病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意识不清、言语不清、四肢无力及半身不遂等。补阳还五汤是中医治疗气虚血瘀的常用汤剂。补阳还五汤具有益气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中当归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芪具有健脾胃、活血化瘀、通络的作用;川芎、赤芍及桃仁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提高当归及黄芪的药效;远志及石菖蒲具有化痰宣窍、改善患者语言功能的作用;桑寄生、木瓜及川续断具有强健骨骼、滋养肝肾、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桂枝、桑枝及姜黄具有温通经络、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作用[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Barthel 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其NIHSS 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P <0.05。

综上所述,在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其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可改善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补阳汤加减后遗症
补阳还五汤通过NLRP3/caspase–1调控大鼠髓核细胞退变的机制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春天的“后遗症”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