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

2020-06-03肖洁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胃脘病程甘草

肖洁文

(凉山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 凉山 615000)

胃脘痛是指发生在上腹胃脘处接近心窝部位的疼痛。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反酸及恶心呕吐等[1]。本研究主要探讨对胃脘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期间凉山州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80 例胃脘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胃脘痛的临床诊断标准。2)其存在不同程度的胃痛、呕吐、胃胀及腹泻等临床症状,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存在轻度水肿、充血等炎症性改变。3)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恶性肿瘤。2)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3)合并有胃黏膜重度不典型增生。4)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5)合并有严重的精神疾病。6)属于过敏体质。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8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8 例,女性12 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4 岁,年龄最大的为60 岁,平均年龄为(36.8±4.29)岁;其中病程最短的为3 个月,病程最长的为10 年,平均病程为(5.6±0.2)年。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26 例,女性14 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5 岁,年龄最大的为62 岁,平均年龄为(36.0±4.30)岁;其中病程最短的为3 个月,病程最长的为11 年,平均病程为(5.5±0.4)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 >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2]。具体的治疗方法为:让患者嚼服铝碳酸镁咀嚼片,每日服3 次,每次服1 g。让患者口服奥美拉唑,每日服2 次,每次服20 mg。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依据患者病情的具体证型对其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1)治疗寒邪客胃型胃脘痛的方法。采用香苏散与良附丸加减方对该型患者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为:高良姜15 g,吴茱萸、木香及乌药各10 g,紫苏叶、防风各8 g,炙甘草、陈皮各6 g,香附12 g。患者若伴有呕吐、胸脘痞闷及胃纳呆滞等症状,在上述的组方中加入制半夏、枳实、鸡内金、神曲及生姜。2)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方法。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对该型患者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为:陈皮、柴胡12 g,川芎、佛手、芍药、郁金、枳壳、香附各9 g,甘草6 g。3)治疗湿热中阻型胃脘痛的方法。采用清中汤加减方对该型患者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方为:陈皮、茯苓各9 g,甘草、草豆蔻、制半夏各6 g,黄连、炒栀子各12 g。4)治疗胃阴亏虚型胃脘痛的方法。采用芍药汤加减方对该型患者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为:北沙参、麦冬、当归各10 g,川楝子5 g,甘草6 g,枸杞子12 g,芍药20 g,生地黄30 g。5)脾胃虚寒型。采用黄芪健中汤加减方对该型患者进行治疗。该方的药物组成为:甘草6 g,黄芪20 g,大枣2 枚,桂枝、当归、生姜、白芍各10 g,饴糖15 g。将上述组方中的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药液,每日服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3]。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指导其保持科学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确保睡眠充足,禁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并适当地进行运动。

1.3 观察指标

治疗28 d 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4]。治愈:治疗后,患者胃痛、呕吐、胃胀及腹泻等症状完全消失,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恢复正常。好转:治疗后,患者胃痛、呕吐、胃胀及腹泻等症状基本消失,对其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胃黏膜仍存在轻度水肿、充血等炎症性改变。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发生改变,其病情甚至在加重。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3 讨论

胃脘痛也叫胃痛,因疼痛部位位于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而得名。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脾胃虚亏、气血不足、外感风寒、内伤情志,导致气滞血瘀、脏腑功能失调等有关。该病多由患者饮食不洁、过饥或过饱等所致。中医将该病分为寒邪客胃型、肝气犯胃型、湿热中阻型、胃阴亏虚型及脾胃虚寒型等多种证型。临床研究证实,对胃脘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良好的疗效[5]。需要注意的是,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故在用中药对脾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用药应轻灵平淡,待其病情缓解后应重视对其进行饮食调理,以巩固其治疗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胃脘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猜你喜欢

胃脘病程甘草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A Skopos Theory-based Study of Translation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s
甘草,多种药物的“调味品”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让人笑翻的实习医生病程记录
甘草混合蜂蜜可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