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贫血相关指标的水平与其病情活动性关系的分析

2020-06-03李美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补体系统性

李美荣

(徐州市中心医院风湿科,江苏 徐州 221009)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患者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可受累。血液系统疾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较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贫血是并发血液系统疾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发生贫血的该病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水平、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可出现异常[1]。有研究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贫血相关指标的水平与其病情的活动性存在相关性。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贫血相关指标的水平与其病情活动性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6 年4 月至2019 年2 月期间徐州市中心医院风湿科收治的68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 例,女性患者43 例;其年龄为31 ~58 岁,平均年龄为(40.5±7.4)岁;其病程为1 ~13年,平均病程为(4.2±2.6)岁。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诊断标准;2)其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合并有其他类型的免疫系统疾病;2)其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3)其对治疗的配合度低。按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的评分标准,将这些患者分为活动组(n=56,SLEDAI 的评分≥5 分)和非活动组(n=12,SLEDAI 的评分≤4 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采集其5 ml 的空腹静脉血。将采集到的静脉血标本放到加有肝素钠的抗凝试管中。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标本中WBC、Hb、PLT、补体C3 的水平,计算其红细胞沉降率(ESR)。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Hb、WBC、PLT 的水平,分析活动组患者WBC、Hb、PLT 的水平与其SLEDAI 的评分及ESR、血补体C3 水平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b、WBC、PLT 水平的比较

活动组患者血液中的WBC、PLT 均少于非活动组患者,P <0.05 ;其Hb、血补体的水平均低于非活动组患者,P <0.05;其ESR 快于非活动组患者,P <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Hb、WBC、PLT 水平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Hb、WBC、PLT 水平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Hb(g/L) WBC(×109 个/L) PLT(×109 个/L) 补体C3(g/L) ESR(mm/h)活动组 56 82.68±13.82 2.62±0.67 77.85±26.56 0.26±0.07 70.85±6.09非活动组 12 97.65±16.24 6.04±0.52 142.51±52.20 0.96±0.02 47.85±6.50 t 值 7.624 9.158 14.627 12.627 10.128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活动组患者的WBC、Hb、PLT 与其SLEDAI 的评分、ESR、补体C3 的相关性

活动组患者血液中的WBC、PLT 及Hb 的水平与其SLEDAI 的评分均呈负相关,r=-0.397、-0.643、-0.582,P <0.05。活动组患者血液中的WBC、PLT 及Hb 的水平与其ESR 均呈负相关,r=-0.502、-0.643、-0.504,P <0.05。活动组患者血液中的WBC、PLT 及Hb 的水平与其血补体C3 的水平均呈正相关,r=0.332、0.461、0.332,P <0.05。详情见表2。

表2 活动组患者的WBC、Hb、PLT 与其SLEDAI 的评分、ESR、补体C3 的相关性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免疫失衡等因素密切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可沉积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其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可明显升高,其体内多个脏器的功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血液系统损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类并发症的发生可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情的活动性增强。贫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血液系统受损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研究结果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贫血各项指标的水平可发生异常变化。贫血相关指标的异常变化提示该病患者病情的活动性不断加强[2],是临床上为该病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3]。

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 是临床上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重要指标[4-5]。但是用抗核抗体检测法诊断早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较低,且用抗核抗体指标评估该病患者病情的活动性存在较大的滞后性。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病情处于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ESR 的水平可明显升高,其血补体C3 的水平可明显降低。这与余士银等[6]的研究结果相符。临床上可将ESR、补体C3 作为辅助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指标。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WBC、Hb、PLT 的水平与其SLEDAI 的评分、ESR 的水平呈负相关,与其血补体C3 的水平呈正相关。临床上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治疗时,应重点监测其各项贫血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其进行对症治疗,以确保其治疗的效果。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补体系统性
IL-17、IL-35联合补体C3、C4在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补体系统表达的影响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祛毒汤联合醋酸泼尼松对狼疮样大鼠IL—6、IFN—γ的影响分析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
肺纤维化抗补体活性道地药材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