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2020-06-03郑国卿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误诊率原发性螺旋

郑国卿

(晋中市第四人民医院CT 室,山西 晋中 030600)

原发性肝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者多为30 ~60岁的男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肝掌、黄疸、右上腹疼痛等。尽早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近年来,螺旋CT 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较好的效果[2]。本文对在晋中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120 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期间在晋中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存在进行螺旋CT 检查的适应证;2)存在肝区肿块及疼痛、轻中度黄疸等临床表现。其排除标准是:1)患有严重的心、肺、肾等器官的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疾病;2)患有精神疾病或无法正常地与他人进行沟通。这120 例患者中有男62 例,女58 例;其年龄在51 ~75岁之间,平均年龄(61.2±3.57)岁;其病程在0.5 ~10年之间,平均病程(3.32±0.26)年。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本研究经山西省晋中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螺旋CT 检查。方法是:在进行检查前8 h,告知患者禁食。在进行检查前30 min,让患者饮水800 ~1000 ml。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协助其取仰卧位。使用SOMATOM Spirit 双层螺旋CT 机对患者的肝脏区域进行平扫。然后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的肘静脉为其团注80 ~100 mL 的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注射的速度为2.5 ~3.0 mL/s)。完成造影剂的注射后,对患者的肝脏区域进行常规的增强扫描。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方法是:进行检查前准备、肝脏区域平扫及注射造影剂的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在完成造影剂的注射后20 ~25 s,对患者的肝脏区域进行动脉期增强扫描(扫描的时间为15 ~20 s)。完成动脉期增强扫描后20 ~25 s,对患者进行门脉期增强扫描。检查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病理检查。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结节性肝癌、巨块型肝癌、小肝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2)比较用螺旋CT 检查对两组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和误诊率。3)观察用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试验组患者病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中的数据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结节性肝癌、巨块型肝癌、小肝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检出情况的比较

试验组患者结节性肝癌、巨块型肝癌、小肝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结节性肝癌、巨块型肝癌、小肝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检出情况的比较[n(%)]

2.2 试验组患者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

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中有39 例患者(占65%)的检查结果为阳性,有21 例患者(占35%)的检查结果为阴性。进行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的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中有46 例患者(占76.67%)的检查结果为阳性,有14 例患者(占23.33%)的检查结果为阴性。详见表2。

表2 试验组患者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比较[n(%)]

2.3 观察用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试验组患者病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经病理检查证实,用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试验组患者病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36/39)、78.57%(11/14)。

2.4 比较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和误诊率

经病理检查证实,用螺旋CT 检查对试验组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和误诊率分别为78.33%(47/60)、21.67%(13/60),用螺旋CT 检查对对照组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和误诊率分别为63.33%(38/60)、36.67%(22/60);用螺旋CT 检查对试验组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年来,此病的发生率呈不断增高的趋势[3]。尽早对此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并及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显现出较好的效果[4]。有研究指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可显著提高其肿瘤的检出率,明确其肿瘤的具体位置及形态[5-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用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诊断试验组患者病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1%(36/39)、78.57%(11/14);用螺旋CT检查对试验组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病情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这与郑国卿[7]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螺旋CT 双期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误诊率原发性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AFP、CEA、CA-199、CA-125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