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使用地佐辛预防其发生拔管期躁动的效果分析

2020-06-03李永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躁动全麻苏醒

李永平

(中化建集团医院 山西 太原 030021)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良性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施行该手术时,需通过肌内注射、静脉输注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以起到镇痛及镇静的效果。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进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在拔管期易出现躁动的现象。本次研究主要是探究为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使用地佐辛预防其发生拔管期躁动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4 月期间在中化建集团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被确诊为胆囊良性病变。2)患者符合接受全麻胆囊切除术的各项指征。3)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2)患者合并有呼吸系统疾病。3)患者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4)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5)患者对阿片类药物过敏。6)患者合并有严重的精神疾病。7)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将这72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36 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6 例;其年龄为20 ~62 岁,平均年龄为(40.23±5.62)岁;其中胆囊结石患者有12 例,胆囊息肉患者有14 例,胆囊腺肌症患者有10 例。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13 例;其年龄为22 ~65 岁,平均年龄为(41.05±5.46)岁;其中胆囊结石患者有13 例,胆囊息肉患者有16 例,胆囊腺肌症患者有7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获得了中化建集团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前,均为其使用0.05 μg/kg 的咪达唑仑、0.5 mg/kg 的阿托品、0.3 μg/kg 的舒芬太尼、0.2 mg/kg 的苯磺顺阿曲库铵及2 mg/kg 的中长链丙泊酚进行诱导麻醉。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均为两组患者使用4 ~8 mg/kg 的丙泊酚、5 ~10 μg 的舒芬太尼、0.05 ~0.1 mg/kg 的苯磺顺阿曲库铵及吸入浓度为1% ~2% 的七氟烷进行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 min,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浓度为0.9% 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对研究组患者使用0.1 mg/kg 的地佐辛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手术结束后,将两组患者均送至苏醒室进行观察。对两组患者进行机械正压通气,在其恢复自主呼吸后,为其拔出气管导管[1]。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术毕至拔管的时间、拔管时和拔管后30 min 两组患者VAS 的评分、RS 的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使用VAS 对患者拔管时(T1)及拔管后30 min(T2)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VAS 的总评分为10 分。1)0 分:术后,患者未出现疼痛感。2)1 ~3 分:术后,患者出现轻微疼痛感。3)4 ~6 分:术后,患者的疼痛感较重但不影响睡眠。4)7 ~10 分: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强烈且影响睡眠。使用RS对患者的躁动情况进行评分。1)0 分:苏醒后,患者未出现躁动情况。2)1 分:苏醒后,患者出现轻微的肢体躁动情况,其躁动持续的时间<5 min。3)2 分:苏醒后,患者出现全身性躁动,其躁动持续的时间为5 ~10 min。4)3 分:苏醒后,患者出现全身性躁动且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控制。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毕至苏醒及拔管时间的对比

接受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毕至苏醒的时间及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毕至苏醒及拔管的时间(min,±s)

表1 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毕至苏醒及拔管的时间(min,±s)

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对照组 36 4.57±0.64 6.16±0.89 5.72±1.46研究组 36 4.06±0.52 5.44±0.83 5.02±1.33组别 例数 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毕至苏醒的时间

2.2 拔管时和拔管后30min 两组患者VAS 的评分及RS 评分的对比

拔管时,对照组患者VAS 的评分为(4.03±0.87)分,研究组患者VAS 的评分为(1.86±0.72)分。拔管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VAS 的评分更低,t=11.529,P <0.05。拔 管 后30 min,对 照 组 患 者VAS 的 评 分 为(3.42±1.06)分,研究组患者VAS 的评分为(2.73±0.82)分。拔管后30 min,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VAS 的评分更低,t=3.089,P <0.05。拔管时,对照组患者RS 的评分为(2.34±0.57)分,研究组患者RS 的评分为(0.62±0.35)分。拔管时,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RS 的评分更低,t=15.428,P <0.05。拔管后30 min,对照组患者RS 的评分为(1.82±0.56)分,研究组患者RS 的评分为(0.74±0.32)分。拔管后30 min,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RS 的评分更低,t=10.046,P <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术后,在对照组的36 例患者中,出现恶心的患者有3例,出现轻微呼吸抑制的患者有3 例,出现眩晕的患者有2 例,其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22%;在研究组的36例患者中,出现恶心的患者有1 例,出现眩晕的患者有1例,其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在拔管期出现躁动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此类患者在拔管期出现躁动时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可出现手术切口出血、开裂及气管导管脱出等,严重影响其手术效果。目前,临床上常使用丙泊酚、芬太尼及曲马多等药物改善患者拔管期出现的躁动症状。但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后,易出现轻微呼吸抑制、延迟苏醒等情况。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在拔管期为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可预防其出现躁动的症状。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该药对人体中的μ 受体具有激动和拮抗的作用,因此,该药不会导致患者出现对镇痛药物成瘾的情况。同时,在手术结束前对患者使用地佐辛进行治疗,可改善其因麻醉引起的延迟苏醒及呼吸抑制等症状[2]。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为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使用地佐辛可预防其发生拔管期躁动,缓解其术后疼痛感,降低其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躁动全麻苏醒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植物人也能苏醒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绿野仙踪
道路躁动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