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0-06-03吕东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修补术乙组甲组

吕东亮

(昆明谭智医院,云南 昆明 650605)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指以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1]。胃、十二指肠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发生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进行开腹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等特征。有学者认为,使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2]。本研究主要是探讨使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在昆明谭智医院进行治疗的20 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胃镜检查、B 超检查等辅助检查后被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其未患有器质性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或恶性肿瘤。在这些患者中,有男12 例,女8 例;其年龄为23 ~64 岁,平均年龄为(41.70±8.39)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甲组(n=10)和乙组(n=1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使用开腹穿孔修补术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为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上腹部的正中部位做一个纵向的手术切口,逐层切开其皮下组织等。充分暴露患者的腹腔,探查其胃壁、十二指肠上的穿孔情况。对患者胃壁、十二指肠上的穿孔进行间断性缝合,将其大网膜覆盖在其穿孔的缝合处。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止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其腹腔。为患者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为患者留置胃管,对其进行持续性胃肠减压。让患者禁食,对其进行补液、镇痛及抗感染等治疗。使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为患者取平卧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在患者脐部的下方做一个长1 cm 的手术切口,通过此手术切口为其建立CO2人工气腹,将其人工气腹的压力控制在12 ~14 mmHg 之间。向患者的腹腔内置入腹腔镜,探查其胃壁、十二指肠上的穿孔情况。在患者左侧锁骨中线与肋下缘相交处的下方2 cm 处和右侧腋前线与肋下缘相交处的下方2 cm 处各做一个手术切口,通过此手术切口将手术器械置入患者的腹腔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腹腔,吸出其腹腔内的渗出液、胃内容物等液体。对患者胃壁、十二指肠上的穿孔进行常规消毒后,对其进行间断性缝合。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止血,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其腹腔。为患者留置引流管,依次缝合其手术切口。为患者留置胃管,对其进行持续性胃肠减压。让患者禁食,对其进行补液、镇痛及抗感染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及肠粘连、肠梗阻、吻合口出血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使用语言分级评分法评定患者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将其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分为不存在疼痛、存在轻度疼痛、存在中度疼痛及存在重度疼痛四个等级[3]。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

乙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甲组患者,P <0.05 ;乙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甲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

乙组患者与甲组患者中手术切口存在轻度疼痛患者的占比相比,P >0.05 ;乙组患者中手术切口不存在疼痛和存在中度疼痛患者的占比均高于甲组患者中的此类患者,P <0.05 ;乙组患者中手术切口存在重度疼痛患者的占比低于甲组患者中的此类患者,P <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s)

住院的时间(d)分组 例数 进行手术的时间(min)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h)术中的出血量(ml)甲组 10 65.20±6.47 67.30±7.26 9.80±1.37 20.40±1.71乙组 10 42.30±7.15 50.20±6.18 6.50±1.39 9.30±1.5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的疼痛程度[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甲组患者,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指以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病情存在周期性发作的特征,其病情处于活动期时其胃壁、十二指肠上的溃疡组织向深处侵蚀,最终可形成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进行开腹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及住院的时间较长等特征[4]。进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具有手术切口较小、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及术后患者康复较快等优点。临床实践证实,使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可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进行手术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其较快地康复。我院认为,进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的优点有以下几点:1)进行穿孔修补前,使用腹腔镜探查患者的腹腔,可发现其腹腔内的病变情况。2)进行穿孔修补后,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冲洗患者的腹腔,可降低其膈下脓肿、盆腔脓肿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进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的手术切口较小,可降低其切口疝、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进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的创伤较小,可降低其肠粘连、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5]。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治疗,可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修补术乙组甲组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19例临床分析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