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进行优化治疗的效果研究

2020-06-03陈崇高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脉压变异性乙组

陈崇高

(澄迈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海南 澄迈 571900)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指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后因曾经存在缺血和发生缺血后再灌注导致其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1]。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有学者认为,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进行优化治疗,可改善其神经功能。本研究主要是探讨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进行优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8 月至2018 年12 月在澄迈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 例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n=25)和乙组(n=25)。在甲组患者中,有男14 例,女11 例;其年龄为25 ~78 岁,平均年龄为(53.54±2.34)岁。在乙组患者中,有男15 例,女10 例;其年龄为26 ~77 岁,平均年龄为(53.35±2.1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甲组患者进行免疫治疗、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治疗。对乙组患者进行优化治疗,方法是:在患者复苏成功后的6 个小时内,对其进行补液治疗、输血治疗等早期治疗。在患者进入ICU 后,对其进行亚低温治疗,将其体温控制在33 ~35℃之间。进行亚低温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镇静治疗、脱水治疗等预防并发症治疗,以预防其发生抽搐、寒战等并发症。同时,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将其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27 ~30 mmHg 之间,将其血氧饱和度控制在95% ~98% 之间。对于血氧饱和度<95% 的患者,使用气管插管对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对于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对其进行降糖治疗,将其血糖的水平控制在6 ~8 mmol/L 之间。进行亚低温治疗24 个小时后(即亚低温治疗结束后),为患者升高体温,每1 个小时为其升高0.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脉压变异性、心指数、心输出量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使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将患者的神经功能分为1 级(患者的神经功能正常)、2 级(患者的神经功能存在轻度障碍)、3 级(患者的神经功能存在中度障碍)、4 级(患者的神经功能存在重度障碍)及5 级(患者死亡)五个等级。患者的神经功能若为1 ~2 级,表示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为良好;若为3 ~4 级,表示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为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脉压变异性、心指数及心输出量

治疗后,乙组患者的脉压变异性小于甲组患者,P <0.05 ;乙组患者的心指数大于甲组患者,P <0.05 ;乙组患者的心输出量多于甲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脉压变异性、心指数及心输出量(±s)

表1 两组患者的脉压变异性、心指数及心输出量(±s)

组别 例数 心指数 心输出量(L/min) 脉压变异性甲组 25 1.92±0.12 3.45±0.24 12.23±2.05乙组 25 3.02±0.63 5.93±0.29 7.96±1.24 t 值 3.267 4.472 5.628 P 值 0.002 0.008 0.012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治疗后,乙组患者中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级为1 级、2级患者的占比均高于甲组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乙组患者中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级为3 级、4 级及5 级患者的占比均低于甲组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 ;乙组患者中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为良好患者的占比高于甲组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 ;乙组患者中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为较差患者的占比低于甲组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n(%)]

3 讨论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指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后因曾经存在缺血和发生缺血后再灌注导致其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患者发生心脏骤停与其患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脓毒血症等疾病有关[2]。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可出现脑水肿、脑干死亡等脑组织损伤、心律失常、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等心肌损伤[3]。患有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是住ICU 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实践证实,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进行优化治疗,可抑制其脑细胞的死亡,预防其发生缺血性脑损伤,改善其神经功能[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乙组患者的脉压变异性小于甲组患者,P <0.05 ;乙组患者的心指数大于甲组患者,P <0.05 ;乙组患者的心输出量多于甲组患者,P <0.05 ;乙组患者中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级为1 级、2 级患者的占比均高于甲组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 ;乙组患者中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为良好患者的占比高于甲组患者中相应患者的占比,P <0.05。这说明,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进行优化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心功能及神经功能。

猜你喜欢

脉压变异性乙组
心率变异性和NT-proBNP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脉压异常需要治疗吗?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高压、低压和脉压,哪个异常更危险
高压、低压和压差,哪个更危险
测量血压时要注意“脉压”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阻止接球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