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0-06-03马信奎蒋维维周雪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吸烟史家族史抗病毒

马信奎,余 鹏,蒋维维,周雪敏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简阳 641400)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是指由乙型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在所有类型的肝硬化(如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等)患者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所占的比例最高。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若持续进展,可发生原发性肝癌[1]。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分析导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期间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 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与50 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等得到确诊,且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排除患有肝转移癌、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及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这100 例患者的年龄为45 ~70 岁,平均年龄为(55.59±2.12)岁。将其中50 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50 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设为观察组。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年龄、性别、是否有乙型肝炎家族史、肝癌家族史、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是否合并有脂肪肝、糖尿病、是否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及其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是否呈阳性等〕进行对比研究,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总结导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所占的比例、有肝癌家族史患者所占的比例、有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患者所占的比例、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所占的比例、有吸烟史患者所占的比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患者所占的比例、HBV-DNA 呈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中此类患者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中有乙型肝炎家族史患者所占的比例、合并有脂肪肝患者所占的比例及有饮酒史患者所占的比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

2.2 对导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

对导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为男性、有肝癌家族史、有其他恶性肿瘤家族史、合并有糖尿病、有吸烟史、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HBV-DNA 呈阳性)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合并有糖尿病、有吸烟史、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及HBV-DNA呈阳性是导致其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详见表2。

表2 对导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此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患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2]。临床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主要与患者患有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及遗传因素等有关。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一种常见类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若持续进展,可发生原发性肝癌。本次研究中,对导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合并有糖尿病、有吸烟史、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及HBV-DNA 呈阳性是导致其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这郝婷婷等[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导致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其合并有糖尿病、有吸烟史、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及其HBV-DNA 呈阳性。临床上应重点对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吸烟史家族史抗病毒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携带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的新生儿母系家族史分析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吸烟可能增加发生抑郁的风险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有家族史与无家族史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表现异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