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鼻窦炎患者接受手术后其鼻腔黏膜组织形态学和生理功能的变化情况

2020-06-03林世军陈章雄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纤毛内窥镜鼻窦炎

林世军,陈章雄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四川 大竹 635100)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临床上将鼻窦炎分为慢性鼻窦炎和急性鼻窦炎,其中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1]。鼻窦炎患者主要有头痛、流涕等临床症状[2]。有研究表明,鼻窦的解剖位置较深,在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其面颅骨和重要的神经血管等,进而导致其鼻腔黏膜组织形态学和生理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3]。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鼻窦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鼻腔黏膜组织形态学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 月期间在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4 例鼻窦炎患者和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 例体检者。将其中进行手术治疗的60 例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其中进行健康体检的60 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4 例,女26 例;其平均年龄为(36.14±6.56)岁。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35 例,女29 例;其平均年龄为(35.82±6.2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 术式进行治疗。分别在术中、术后的第3 个月和术后的第6 个月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和细胞因子检测,并分别在术后的第3个月和术后的第6 个月对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体检者进行糖精试验。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的方法是:将内窥镜置入患者的鼻腔内,观察其是否有鼻黏膜水肿、肉芽、囊泡、病理性腺体等情况。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细胞因子检测的方法是: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对检测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后提取血清,然后检测血清中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阳性表达数。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糖精试验的方法是:将糖精置于研究对象鼻甲的内侧,记录其在吞咽时感觉到甜味的时间[4]。

1.3 观察指标

检查后,观察研究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3 个月和术后的6 个月进行内窥镜检查的结果,并观察研究组患者术后的3 个月和术后的6 个月和对照组体检者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的速度和各项细胞因子的阳性表达数。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结果的比较

经检查,与术中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3 个月和术后的6 个月时其鼻黏膜病理性腺体、水肿、肉芽、粘连、囊泡的发生率均更低,P <0.05 ;与术后的6 个月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3 个月其鼻黏膜病理性腺体、水肿、肉芽、碾压、囊泡的发生率均更高,P <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结果的比较[n(%)]

2.2 两组研究对象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速度的比较

经检查,与对照组体检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3个月其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的速度更慢,P <0.05 ;与术后的6 个月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3 个月其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的速度更慢,P <0.05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6 个月其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的速度与对照组体检者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的速度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速度的比较(mm/min,±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速度的比较(mm/min,±s)

注:# 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鼻黏膜黏液纤毛传输的平均速度研究组 术后的3 个月 64 1.95±0.73#术后的6 个月 64 4.49±1.08对照组 60 4.63±1.15

2.3 两组研究对象细胞因子阳性细胞表达数的比较

经检查,与对照组体检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3个月其血清IL-2 和TNF-α 的阳性表达数均更高,P <0.05;与术后的6 个月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3 个月其血清IL-2 和TNF-α 的阳性表达数均更高,P <0.05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的6 个月其血清IL-2 和TNF-α 的阳性表达数与对照组体检者血清IL-2 和TNF-α 的阳性表达数相比,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细胞因子阳性细胞表达数的比较(个/高倍视野,±s)

表3 两组研究对象细胞因子阳性细胞表达数的比较(个/高倍视野,±s)

注:# 与对照组相比,P <0.05 ;* 与研究组术后6 个月相比,P <0.05。

血清TNF-α 的平均表达数研究组 术后的3 个月 64 19.86±2.45#* 27.23±3.39#*术后的6 个月 64 7.39±1.46# 4.27±0.92#对照组 60 5.18±1.25 3.78±1.33组别 时间 例数 血清IL-2 的平均表达数

3 讨论

鼻窦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科疾病[5]。近年来,鼻窦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导致鼻窦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鼻黏膜的结构受到损伤[6]。鼻窦炎患者在发病后,炎症介质可导致其鼻黏膜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7]。目前,临床上对鼻窦炎患者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有研究表明,在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会损伤其鼻部的黏膜组织和鼻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促进其血清IL-2 和血清TNF-α 的阳性表达,这可能与术中为其清除病灶组织时引起的创伤性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是由T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细胞因子的参与有关[8]。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鼻窦炎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鼻腔黏膜的组织形态学和生理功能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此变化可随着其康复逐渐复原。

猜你喜欢

纤毛内窥镜鼻窦炎
舒适护理在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填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脏异位合并先天性心脏病中纤毛相关变异研究进展
初级纤毛与自噬的关系研究进展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以小鼠肾小管IMCD3细胞株探讨纤毛生成和上皮细胞极化的关系
电离辐射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初级纤毛发生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