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2020-06-03袁小又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6期
关键词:双歧乙组甲组

袁小又

(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崇州 611200)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此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等[1]。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药。此药具有调节肠道内菌群的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内致病菌的作用[2]。相关的文献指出,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本文对崇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6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崇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8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96 例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其临床表现符合《新生儿科诊疗手册》中关于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2)其家长知情并同意让其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严重的肺炎;2)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3)存在肢体残缺;4)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或存在进行蓝光照射的禁忌证。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儿中有男性25 例,女性23 例;其日龄为1 ~28 d, 平均日龄(12.3±5.7)d。实验组患儿中有男性26 例,女性22 例;其日龄为1 ~29 d, 平均日龄(12.8±5.4)d。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为两组患儿均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由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80004,规格:500 mg/片)的用法是:将1 片药片碾碎后溶于温牛奶中服用,2次/d。在此基础上,为甲组患儿采用持续性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脱掉患儿的衣物,用黑布遮住其眼睛、肛门、会阴等部位后,将其置入蓝光治疗箱中。将治疗波长设置为440 ~450 nm,将治疗箱内的温度设置为28 ~30℃。持续照射16 h,每天治疗1 次。为乙组患儿采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每天治疗3 次,每次照射5 h(两次治疗之间应间隔3 h)。两组患儿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将患儿的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治疗后,患儿皮肤、巩膜黄染的症状完全消失,其血清TBIL 的水平恢复正常)、缓解(治疗后,患儿皮肤、巩膜黄染的症状有所减轻,其血清TBIL 的水平明显降低)和无效(治疗后,患儿皮肤、巩膜黄染的症状未减轻,其血清TBIL 的水平未降低)。2)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TBIL、直接胆红素(DBIL)、转铁蛋白(TRF)的水平。3)统计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发热、皮疹、皮肤损伤、食欲减退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血清TBIL、DBIL、TRF的水平等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甲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5.83%)与乙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7.92%)相比,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TBIL、DBIL、TRF 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TBIL、DBIL、TRF 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BIL、DBIL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血清TRF 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 ;两组患儿血清TBIL、DBIL、TRF 的水平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TBIL、DBIL、TRF 水平的对比(±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TBIL、DBIL、TRF 水平的对比(±s)

组别 例数 TBIL(μmol/L) DBIL(μmol/L) TRF(mg/d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甲组 48 26.56±3.25 12.36±1.35 8.73±0.24 2.21±0.25 124.27±11.98 179.63±15.44乙组 48 27.88±2.61 13.27±1.50 8.39±0.67 2.86±0.83 123.87±12.15 181.01±16.57 t 值 0.373 0.536 0.309 0.574 0.162 0.422 P 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在治疗期间,甲组患儿中有2 例患儿(占4.17%)发生腹泻,有3 例患儿(占6.25%)出现发热的症状,有7 例患儿(占14.58%)发生皮疹,有1 例患儿(占2.08%)发生皮肤损伤,有4 例患儿(占8.33%)发生食欲减退,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5.42%;乙组患儿中有1 例患儿(占2.08%)发生腹泻,有2 例患儿(占4.17%)出现发热的症状,有2 例患儿(占4.17%)发生皮疹,有2 例患儿(占4.17%)发生食欲减退,其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4.58%。乙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甲组患儿,χ²=6.184,P <0.05。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患儿会因胆红素大量沉积于皮肤表面而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的症状。此病患儿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会持续升高,从而可损伤其神经系统,导致其发生胆红素脑病,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3]。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的主要成分为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4]。有研究指出,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以下作用:1)可调节患儿肠道内菌群的平衡,促进其肠道内短链脂肪酸(包括乙酸、乳酸、丙酸、异丁酸、丁酸等)的生成,抑制并清除其肠道内的致病菌;2)可加快患儿肠道的蠕动,促进其胆汁的排泄;3)可促进患儿血液中的白蛋白与胆红素相结合,减少其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4)可调节患儿的内分泌,增强其机体的免疫力[5-6]。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相关的文献指出,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为了进一步探讨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笔者对崇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18 年1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96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分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甲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5.83%)与乙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7.92%)相比,P >0.05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BIL、DBIL、TRF 的水平相比,P >0.05 ;乙组患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低于甲组患儿,P <0.05。

综上所述,用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法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双歧乙组甲组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双歧杆菌与肠道疾病及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