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

2020-06-02吴茜

上海商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区域人才

吴茜

一、引言

长期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人口向城市单向流动,人力资源的不断流失导致农村地区发展动力不足,而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又进一步阻碍了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加剧了城市和农村的不平衡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系统的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强有力的发展动力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出发,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构建策略,以期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

人是社会的主要构成体系背后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科技与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各国间的利益竞争有一部分直接体现在对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同样,只有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国家才有能力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城市与农村的发展,缺乏优质人才对乡村的建设是我国农村经济水平落后的一个因素,而城市正是在人才经济协同发展的前提下才越走越好。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打造一批优良的人才建设队伍和强大的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推动力。我国农村自然、人文资源丰富,占地面积广且劳动力充足,但由于人才向大城市流失问题严重,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针对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可有效缓解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拉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各类事物的发展是一项联动的整体,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能解决关于政治、经济、民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有效缓解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最大限度开发各类资源从而拉动内需,推动社会产业链的高速运行,带动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

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条件,经济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对人才的发掘和价值体现。我国每年有大批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才涌入城市,但城市在长期的人员饱和情况下,巨大的竞争难以为他们挑选合适的就业岗位,加之住房、父母养老、子女上学等社会问题的影响,由农村走向城市的人会面临更严峻的现实挑战,同时也不利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国始终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中,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民生。加强对农村的经济建设和财政投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为更多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也能更好的带动国家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现状和问题

1.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且经济水平落后

教育和发展水平的落后,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我国农村整体经济的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依然存在很多文盲及半文盲现象,加上农村的基础教育设施不足,每年都有大量的初高中毕业生辍学进入社会打工,学历水平的限制导致他们并不能为农村的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落后经济水平难以吸引专业的教师团队及技术人才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为给子女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每年涌入城市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2.客观环境较差,人才外流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人才培养与发展在财政投入上各有不同。一些偏远乡村存在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点布局不合理,信息网设施建设不足等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多外出务工人员想要回乡创业,但苦于缺乏专业技能和经验,加上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在此方面仍存在一定工作欠缺和服务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导致个体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水平较低。此外,目前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人才外出上学或者打工,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居多,经济发展存在主体结构缺失等问题,这就难以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

3.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农村发展第一产业占据比重较大,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很多农民由于缺乏技术、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渠道,不愿意向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导致农业产业结构缺乏新的增长点、层次较低,难以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效益。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并加以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训体系支撑,农村的人力资源数量和人才素质必将提升,这也是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4.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的农村建设在个别地方还存在一些误区,一些基层决策者认为,经济发展只有猛抓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才能更快出政绩,却忽视了农业的基础作用,或者一味地重视经济建设,把经济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种意识违背了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全面发展观,在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下,单纯抓经济,带来的只是眼前的短暂效益,并不利于农村的持久发展。同时,由于其他方面的薄弱,也导致了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另外,在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地区政府过于重视城镇化的发展而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过少,在人力和经济各方面,导致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并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全面发展,且仅有的财政投入也只是用在支援农村的生产支出方面,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支出较少。

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构建

1.加强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政策扶持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产业形式以及政府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首先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基层干部,在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经济策略部署方面从专业化的角度加以指导,带领农民参与到其中。针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自然风景好的地方实行旅游开发,带领居民发展旅游业,让村民在家也有收入。同时,政府应加以一定的经济扶持和技术指导,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增收。此外,有些农村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但由于地处偏僻,缺乏销售渠道,导致农民收入不高,要积极引入电商平台,培训村民接触网络销售,带领村民打开电商领域,同时加强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养,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共同发展。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农村人口众多,主要是以种地为主,农村的土地收成供养着整个社会的日常基础生活所需。目前我国的耕种方式,还是以传统的人力劳动居多,而发达国家耕作方式是借用机器耕种,以减少人工成本。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丰富,但农民工作量大且收入较低,很多农民因此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的土地闲置,也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地方政府在农村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构建过程中,要培养技术型职业农民,对农民进行专业性的技术指导,改变以前的耕种方式,加强职业性、技能性培训,确保农民在土地耕种中有利可寻。指导农民采用先进技术,以节约人工、时间和成本获得更大收益,这也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方式,争取让每个劳动者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3.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可以吸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技术、市场、管理经验,使其具备物质基础和市场经验后返乡成为创业领头人,通过提高经营者的素质来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验模式的改变。目前的转移就业工作中出现农村转移劳动力缺乏城市经验,在社会转型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定位,因而一直没有稳定性的工作。要深刻认识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提供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做好外出就业的信息服务工作,提高其在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在外务工的合法权益。

4.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培育的多元化教育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一批优质化人才。时代在进步,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存在很大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今社会是一个包容创新的社会,面对多种形态的人文环境和发展形势,也需要对教育进行多元化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要发展,教育就一定要跟上。根据农村发展的不同需求,培养一批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争取做到人尽其职。对农民更要加强基础教育,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校里的学子,当今社会的发展,是要树立终身教育观,社会各行各业要始终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学习和创新。加强对农村的这种多元化教育,也是为了适应多元化市场的需要,为区域经济的拓展提供更多发展前景。

五、结语

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关乎社会整体发展,关乎国家建设的重点工作。无论将来处在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都应放在首要位置,从而搭建社会沟通的桥梁,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体制。国家未来的发展,要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协同发展,为经济全面发展释放巨大的增长潜力。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区域人才
人才云
分割区域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区域发展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