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内容开发研究—以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仓储管理实务》为例

2020-06-02周宁武

物流技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核心目标

周宁武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1 高职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思政内容开发的研究背景与综述

1.1 高职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的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此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一系列有关于“课程思政”的重要文件,要求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大格局,持续推进“课程思政”,从而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一般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实践课等,其中,专业核心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时数占比往往达到30%以上。本文之所以选择专业核心课作为“课程思政”思政内容开发研究的突破点,主要基于如下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专业核心课是某一专业之所以被称为专业的核心要素,是学生今后就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二是因为专业核心课是高职专业教师投入最多、研究最深、基础最扎实的,在课堂教学的各方面都具有充分的代表性,也是最容易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并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三是专业核心课的承担者主要是专业教师,他们不但是高校教师队伍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承担者,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直接责任人。

1.2 高职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的研究综述

1.2.1 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关于“课程思政”,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邱伟光认为“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以各学科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为契入点、以课堂实施为基本途径的育人实践活动”[2];高德毅等认为“课程思政实质是一种课程观,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类似的观点还有很多。由于课程思政仍处于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目前也并不急于统一定义。一般意义上讲,“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可以肯定的是,课程思政绝不是让专业课老师在课堂上讲思政,也不是让专业课变成思政课,而是专业教师作为“为人师者”履行“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的应有之义,也是回答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标准答案”。

1.2.2 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提升方面。南京医科大学的何源从认知维度的融合与转化、教学手段的综合与尝试以及教学氛围的创设与维护等方面提出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的培育路径[3]。华东理工大学的何天雄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提升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对策,即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督导功能,搭建育德平台,制定教学指南;高校应构建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开展教师育德能力培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应提升职业修养,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4]。

1.2.3 某门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路径方面。这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研究对象几乎覆盖了从文科、工科,甚至农科、医科等各个专业的课程,也产生了许多成果,但相对于高职院校已开专业课的总数量而言,相应的研究还是偏少。这里,我们仅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研究。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邢伟、郭晓彤以《公共关系》课为例提出了高职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方法[5];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的卜兆等以《酒店前厅管理》课程思政改革为例,从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做好“思政元素”的规划设计、结合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强化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等两个方面做了探索[6]。唐山学院的王莉以《物流信息管理》课程为例,重新拟定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以此为基准,对物流信息管理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挖掘蕴含在相关知识点中的德育元素,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7]。

此外,还有部分研究,如董颖的《论如何有效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鲍春一乐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发挥思政育人功能的实践研究》等,主要论及专业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上述研究无论是对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内涵的界定、内容开发的角度、具体实践等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既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对于高职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问题,即对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内容开发方法方面的研究,或论述不全,或不具有一般性、可扩展性和可借鉴性,或未能系统考虑,这些也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本文将以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仓储管理实务》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2 高职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思政内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开发深度把握不到位

高职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内容开发深度不到位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开发过度,以思政内容为体系,梳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讲授思政内容的过程中,穿插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显然是混淆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界限,把专业课程变成了思政课程;二是“课程思政”内容开发不足,形式主义,将思政内容生搬硬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过程中,甚至以直接提出“思政观点”、“讲授思政案例”等方式,将“显性思政”取代“潜移默化”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方法。“太过”与“不足”都容易导致“课程思政”产生教学效果的偏差。

2.2 缺少适当的工具和方法

专业教师往往缺乏开发“课程思政”思政教学内容的工具方法。认真一些的教师,往往是在关注平时生活的过程中,以纸介质、新闻视频等,采用随机性、碰运气的方式积累所讲授课程的思政元素;在课程教学中,往往不是靠扎实的课前准备来进行教学,而是借助教学机智,以想到哪里算哪里的方式,进行“随机性”教学,甚至对于自己所讲案例不求甚解,缺少实证,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工匠精神”无从体现。如此以来,讲授效果不可避免的要打折扣。

2.3 欠缺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专业核心课是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子系统,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内容有其学理上的架构,但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果仅是依据上述架构,将零零星星的思政内容穿插进去,采取若有则用、能容则容、能不容则不容等消极应对策略,则会使得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思政”丧失系统化的话语权,降低“课程思政”育人的实际成效。

3 高职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思政内容开发路径

众所周知,高职专业核心课普遍具有专业性、实践性、技能型等特性,以物流管理专业的《仓储管理实务》这一专业核心课程为例,无论是在入库、在库、出库三大基本业务部分,还是在库存管理、仓储管理技术、仓储业务创新等方面,都能体现出上述特性,要在这些学习任务中实施“课程思政”,首先就要面对“课程思政”内容开发的问题。

根据目前“课程思政”思政内容的普遍要求,一般至少应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课堂教学过程[2],仅是这三项主要内容,其范围之广、内容之多、意蕴之深,已经足够专业教师深入探讨,要将这些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并在课堂上加以灵活、有效的应用,就必须明确课程的目标、思政元素的开发、思政元素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承载形式,更重要的是,要确定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表现形式及教学方式,最终才可能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其具体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内容开发逻辑图

3.1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专业核心课的教学目标及其“课程思政”目标

3.1.1 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目标。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各门专业课程的支撑,各门专业核心课程所形成的总目标,成就了某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都可以定位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和接班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能够胜任物流行业一线管理岗位并有一定职业发展空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体到《仓储管理实务》这门课程,就是能够胜任仓储行业一线管理岗位并有一定职业发展空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这类人才的一般要求是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一定的团队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节约意识、风险意识、规则意识、系统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等,有一定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等,这也就成为《仓储管理实务》一个核心价值观、两种精神、十个意识的“课程思政”目标。

3.1.2“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每门课的发展历程不同,所处的开发阶段也不一样,此时,不宜用统一的、较高的要求,以及同样的建设程度和进度来设定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应实事求是的根据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将课程思政目标分为若干个层次,由课程负责人分阶段、逐步性的确定并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一是课程思政的理念层目标。课程思政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这也是最顶层的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到当前实践,可以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来设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理念层目标。就笔者所负责的《仓储管理实务》这门课而言,这门课先后被立项为浙江省“十一五”省级精品课程、浙江省“十三五”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时间久,教学资源丰富,实践教学条件优越,因此,在设定该课程的理念层“课程思政”目标时,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该课程“课程思政”的总纲,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行合一”思想,明确该课程的“课程思政”理念层目标为,培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备“知行合一”思想,服务于社会主义仓储行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课程思政应用层目标。应用层的课程思政目标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课程后,能够具备一定的职业精神和素养,使用先进理念、先进方法、先进工艺、先进流程等,开展具体的岗位工作。对于《仓储管理实务》而言,则是上述团队意识、成本意识等十项意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这种应用可以具体体现课程的十一项教学内容中,见表1。

表1《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思政目标及层次

3.2 融合专业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及其呈现

从内容表达上看,“课程思政”元素有基本理论、会议精神、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社会热点等;从载体形式上看,有音视频、图片、文字等;从来源上看,有知识积累、新闻报道、新媒体、电影电视、人际交流等。每位专业老师都可以从自己所承担课程“课程思政”需要的角度搜集整理上述元素。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思政”元素的开发过程中,就通过新闻报道找到了中华优秀传统仓储技术的典型代表,即隋唐时期的“含嘉仓”的视频资料,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重要论述的文字材料,还通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找了仓储行业叉车技术能手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典型实例图片和视频。

对于共通性的、基础性的思政元素,也可以由相关部门组织整理,供全体老师共用,当前的“学习强国”即为这样的公共平台;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可以由专业全体教师共同努力,构建本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供各专业教师共同调取和使用。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对每个开发出的课程思政元素都应设定若干标签,方便查找及使用,并便于应用一定的技术手段统计该元素的使用频率及使用效果,为今后的“课程思政”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3.3 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

3.3.1 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的基本要求。“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添加点“思政元素”,而是要以“课程思政”为契机,做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如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同时[8],教师是否认真打磨了“教案”、“课件”,是否精心设计了整个教学过程,是否以身作则,示范了教师的“工匠精神”。具体有如下两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在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即从形式上将思政元素添加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但并未考虑其内在联系,生搬硬套的结果带给学生一种“盐是盐、汤是汤”的感觉,越是教学水平高的老师,反倒越把学生弄“糊涂”了,不知道在上专业课还是在上思政课。这种显性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显然起不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所谓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有机融合,需要专业教师深入把握所讲授的知识与技能中所蕴含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如在《仓储管理实务》的“仓储合同管理”中,结合真实的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仓储业务的提供方诚信履行合同与不诚信履行合同的不同结果,从而将“诚信意识”有机融入课程教学。

二是思政元素与教学方式方法的有机融合。要让学生有效接受“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宜采用“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形式,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要确定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相融合的思政元素的教学方式。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可选的教学方式已经从原来的课堂讲授、课上讨论、实践教学等,扩展到了基于网络的MOOC、SPOC等,“翻转课堂”、“体验式课堂”也已经进入了多数高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笔者所承担的《仓储管理实务》申请立项了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面向本校及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开放,将授课视频,以及大量的资料、案例等上传到课程平台,要求学生尽可能的用课余的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而在线下课堂,则主要采用创新性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仓储营销部分,应用翻转课堂,引导学生课上进行讨论和分析,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经济发展变化,竖立“四个自信”,对于入库、出库业务操作,则使用体验式教学,设置实践教学条件,安排实践性课程,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知行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3.2 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的路径。专业核心课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的尝试、积累,才能逐步完善,即便是经过“课程思政”专家指点和指导,获得“真传”,但由于每个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的校情、师资、教学环境、教学传统等都存在种种差异,从而无法照搬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因此,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大胆尝试,形成适合本校、本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方案。结合《仓储管理实务》走过的弯路,借鉴众多同行、专家所积累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的成功经验,我们提出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整体设计路径,即设定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思路设计→思政元素开发→思政元素匹配专业知识和技能→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实施反馈→课程思政改进措施→优化课程思政目标→课程思政设计思路优化→……,由此,进入新的螺旋上升式循环,如图2所示。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教育理念。基于专业核心课强大的师资力量、深厚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首先从专业核心课入手,以取得示范性、带动性的教学改革效果。专业核心课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注重“课程思政”内容的开发,这是关系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本文从“课程思政”目标设定、思政元素开发及其呈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等三个方面,以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仓储管理实务》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同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所助益。

图2 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的螺旋式优化路径

猜你喜欢

思政核心目标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