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探讨地学博物馆发展之路

2020-06-01宋玉平宋宁郭二鹏周培培张伟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普博物馆

宋玉平 宋宁 郭二鹏 周培培 张伟

本文以我国地学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与问题,基于地学博物馆事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从通俗科普语言、增强感官体验、优化展陈动线、丰富科普活动、设计文创商品、发展主题产业链条等6个方面探讨地学博物馆发展之路。

引言

为一个馆,赴一座城。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节目到博物馆文创淘宝热,再到“博物馆里过大年”“夜游博物馆”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的推陈出新,博物馆已然掀起文旅产业的新浪潮,成为“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的重要形式。

地学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类型之一,在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从非专业化旅游者与青少年需求角度出发,以人为本,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建成多功能研学旅游综合体,是地学博物馆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地学博物馆发展历程

1916年7月14日,中国人自己培养的第一批毕业生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展出917件标本,成为我国地学博物馆的开端。此后至新中国成立前,涌现了大批依附于各地大学、地质调查机构的地质类陈列馆(室),纷纷举办地方性临时地质展览会,但它们的服务对象多为专业机构和学术人士,并未发挥地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社会服务性(彭健,2017)。

新中国成立后,地质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路先锋,得到举国上下的关注,地学博物馆发展也走向了新的篇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普委员会、青少年地学夏令营、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等相继成立(陈安泽,2016),反映了国民大众对地学科普、地学旅游的强烈需求。21世纪,地质公园、矿山公园的批准与建设,带动地学博物馆走向极速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9月,国家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内建设的地学博物馆数量已达300余处,成为我国地学博物馆的新生力量及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地学博物馆分类如表1所示(张亚钧,2013;王言,2016)。

二、地学博物馆发展现状与问题

信息时代,线上交易是市场大趋势,参考线上评价来规划旅行线路也成为国民常态。本文以携程网站“游友点评”内容为主,辅以同程、大众点评等网站评分/点评,共搜集55个“地学类博物馆”的线上评论3 421条,如表2所示。

根据线上数据,地学博物馆平均评分为4.26分,换算百分制为85.2分,属于“良好”级。其中,传统型地学博物馆市场反馈效果更好,应与建馆早、有支持资金、经历多次改造提升有关。但新型地学博物馆多在青山野外,与特殊的地学遗迹景观距离更近,未来可提升和发挥的空间更广。

线上评价在肯定我国地学博物馆工作的同时,也指出了三大主要问题。

(一)解说系统过于专业,超出公众接受水平

2018年,“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仅8.47%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而我国公众对地学知识的了解水平更是仅限于中小学阶段(黄静宁等,2017)。多数旅游者表示“解说文字单薄”“看不懂”,即使被某些展品所震撼,也只是觉得看个“热闹”。相比之下,小朋友们虽看不懂,但会更“感兴趣”“喜欢”。

(二)展陈古板,缺乏体验互动,科普教育效果不佳

亚里士多德曾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陈列给观众看”是博物馆最基本的职能,但多数地学博物馆以静态实物展陈为主,缺乏体验互动性项目,博物馆高品级资源价值与现实的生产价值完全不匹配,资源价值释放率低,有游客明确指出“展陈呆板”“教育效果一般”。静态的“教科书”般陈列方式已无法适应当代游客对博物馆艺术展陈的多元性需求。

(三)业态单一,缺乏更新,服务功能不完善

丰富的业态能为博物馆大量引流,持续更新能赋予博物馆永久生命力。但多数地学博物馆仅重视自身展陈,并不关注博物馆之间的展品交流以及科普活动设计、娱乐项目引入、文创商品开发、特色餐饮供应等其他业态,导致游客给出“看点有限”“门票好几十,进去五分钟”“隔好几年领孩子再去跟我学生时代一样”等评论。

三、地学博物馆发展思路

(一)使用通俗化、趣味化科普语言,提升公众接受自然科学的程度

科普不同于教学。科普的重点是通过趣味性启发,在游者心中埋下一颗求知的种子。如何将繁杂的专业知识进行提炼简化,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语言,并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从一个或几个点抓起,激发大众的兴趣,引导其自主探索,是地学博物馆科普工作的重任。

以“地学科普类”新媒体新星为例,他们的科普文案风格新奇,语言生动有趣,用词十分贴合年轻人的习惯,能让“地学大白者”看得爱不释手,深受大众欢迎。如某站UP主粉丝近百万人,以拟人的手法将古生物进化史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单个视频点击数可达200万之多。另有某乎大神、公众号大V、贴吧等地学科普者的文案也通俗易懂,虽然内容有不严谨之处,但风格可供地学博物馆解说系统借鉴。

(二)依托现代科技,虚拟与现实结合,增强游客体验感

红外体感交互技术、触摸感知技术、全息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相继出现,为地学文化的创新化、活态化体验提供了科技支撑。“欧巴宾海蝎”的长嘴、胸脊鲨的“熨衣板”、霸王龙的“小短手”、刃齿虎的“长牙齿”以及大陆分离、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宝石形成等诸多场景,都可通过新交互技术,打造成沉浸式的感官体验。让展品“动起来”,让地球历史“活起来”,从视觉、听觉、力觉、温觉、湿觉等多重感知出发,增强游客代入感,增强模拟场景的“真实性”,打造一场体验深刻的地学科普之旅,是现代科技带给地学博物馆的“新玩法”。

(三)优化展陈动线,以故事化脉络梳理博物馆展品,讲述地学文化故事

地学博物馆应是一件精美有内涵的艺术品,而不应是机械刻板的“仓库”。展陈理念要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展陈设计除涉及古生物学、岩石学、地史学等地学专业知识外,还需用到建筑、景观、美术、音乐、旅游等多学科知识。要明确博物馆主题,通过光、音、形的设计震撼游者感官,渲染浓郁的展示情感,把博物馆打造成“一篇记叙文”,有开端、有引入、有升华、有转折、有余韵,让游者不自觉地被展品吸引,然后怀着满满的好奇去探索展品背后的世界,完成一场有节奏感、序列性的精神之旅。

(四)丰富科普活动,提升科普效能,赋予博物馆持久的生命力

地学博物馆在资金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可先以投资少、效果好、性价比高的科普活动为先导。活动展厅可采用“3W1H”的策划理念,结合时代热点,确定活动宗旨(why)、主题内容(what)、参与群体(who)、体验方式(how),例如,举办化石挖掘修补、古生物创意拼图、火山喷发实验模拟、与恐龙赛跑、博物馆寻宝等活动,以丰富的活动提升科普趣味,提升地学博物馆的软实力。

(五)塑造地学文化IP,探索市场化合作运营模式,打造地学博物馆发展新动力

根据馆藏情况,选择独特地质景观或有代表性的地质构造、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等元素,塑造地学博物馆的文化IP。通过馆政、馆企、馆校、馆馆之间的创新合作,激发全社会的创意力量,利用地学文化的本质内涵,进行IP的商品化转化和制造,如:开发益智网络游戏、开展文创设计赛事、制作旅游纪念商品等。同时,加强运营管理和营銷宣传,以市场化运作,扩大社会影响力,促进中国地学文化发展,打造地学文化博物馆新格局。

(六)丰富功能,创新业态,激活博物馆产业链条,释放地学文化产业活力

重视现代人们在审美、求知、休闲中的需求,在博物馆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地学知识,叠加特色“吃住行娱购”功能。以标本特质为依托,开发相应的美食、美宿、美娱、美物产品,如:“大裂谷牛排、恐龙化石饼干”等特色餐饮,“盗蛋龙蛋屋、紫水晶洞屋、钟乳石穴居”等非标住宿,“海百合书签、镜铁矿项链、页岩笔记本”等文创手办。通过多元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场馆价值,助力祖国实现伟大中国梦。

四、结语

以人文本,以高品级藏品为依托,让科普内容由“枯燥乏味”转为“生动有趣”,让展陈方式由“静态陈列”转为“动态互动”,让展线设计由“古板分类”转为“故事化脉络场景”,让游览方式由“死板观光”转为“活化体验”,让功能业态由“单一展览”转为“复合业态”,期待地学博物馆由“奇珍异宝仓库”转为“地学文化网红”。

(作者单位:北京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科普博物馆
科普达人养成记
博物馆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露天博物馆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