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成福教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学术思想临床研究

2020-06-01杨传英周琼许佳丽

婚育与健康 2020年3期

杨传英 周琼 许佳丽

[摘要]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门成福教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1]的医案,总结、分析、探讨门成福教授防治胎漏、胎动不安的学术思想,从而促进中医临床的学术思想研究更加客观化、科学化,使其宝贵的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为防治这一妇女多发病、常见病提供更好的诊治技术,造福于广大的患者[2]。

[关键词] 门成福;胎漏胎动不安;孕前预防;孕后必保;学术思想研究

门成福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中原门氏妇科学术流派第三代传承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门成福教授名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3]。门老在学术上遵古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使中原门氏妇科从理论到临床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原门氏妇科的代表人物。门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六十余年,勤奋好学,兢兢业业,精诚务实,中西互补,法古纳新。在临床上,主攻妇科经、带、胎、产、杂等疑难杂症,且精通男科,旁及内科、儿科。尤其擅长治疗不孕症、痛经、崩漏、滑胎、胎漏、胎動不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后病、外阴白斑、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炎等,尤其在辨证论治、配方用药方面,有其独到的家传和创新研究,临床应用效若桴鼓,疗效神奇。

一、古现代医学家对胎漏、胎动不安的认识

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称为胎漏,若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称为胎动不安[4]。 但因两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转归、预后等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历代医家都是一并讨论。胎漏、胎动不安属于现代医学的先兆流产范畴,其发病率非常高,在孕早期自然流产中达80%以上[5]。胎漏、胎动不安如能及时治疗,可继续妊娠,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则可导致流产。因此对胎漏、胎动不安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现代医学主张大量补充黄体酮等激素治疗,但是张春莲[6]研究显示,黄体酮的长期大量使用会导致妊娠者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轻者妊娠反应加重,严重时会导致畸形流产。所以中医的传统保守治疗对于此病更具有独特的优势[6]。胎漏的病名首见于《脉经》,而《诸病源候论》确立了胎动不安的病名,并初度提示了母病和子病的病因;而防治复发性流产的补肾安胎法是由宋代的《女科百问》初创的;明代的《妇人规》初度论述的“腹痛、下血、腰酸、下坠”胎动不安的四大主要临床症状,对后世影响深远;王清任提倡巧疲保胎的治法,叶天士认为绝欲是保胎的第一要策,而张锡纯所创制的寿胎丸依然是当代临床上保胎的首选方子,门老常遵照张锡纯之意寿选寿胎丸加减应用;《傅青主女科》认为肾虚为胎漏、胎动不安的基本病机,同时顾及脾虚以及气虚血热,虚实夹杂,辨证论治创制了安奠二天汤及助气补漏汤,疗效显著[7]。

二、古代医学家对胎漏、胎动不安的病机思想认识

中医认为孕期冲任损伤,胎元失固是引起胎漏、胎动不安的主要病机[8]。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中指出:“妊娠忽然下血,其证有四:或因火热迫血妄行;或郁怒气逆则动血;或因损触胎气,胞宫受伤而下血;或因脾肾气陷,命门不固而脱血。”指出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归结起来有四。一是肾气虚弱。肾为冲任之本,胞胎主于任而系于肾,如禀赋素弱,先天不足,肾气虚弱;或孕后不慎房事,损伤肾气,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以至胎元不固,而成胎漏、胎动不安。二是气血虚弱。清代傅山《傅青主女科》:“盖脾统血,肺主气,胎非血不荫,非气不生,脾健则血旺而荫胎,肺清则气旺而生子。”气以载胎,血以养胎,气虚不摄,血虚失养,胎气不固,以致胎漏、胎动不安。三是血热妄行。外感热邪,素体阳盛,七情郁结化热或阴虚发热,热扰冲任,损伤胎气,以致胎漏、胎动不安。四是跌打损伤,冲任受损,气血失和,致伤动胎气。

三、门成福教授关于胎漏胎动不安的学术思想

(一)防治结合,治疗妊娠诸病

门教授提出胎漏、胎动不安多属脾肾两虚,应注重孕前调理,培补先后天为己任,孕后保胎至3个月以上。已孕妇女仍需重视防治,即安胎与治病并举。孕后血聚养胎,阴血偏虚,阴虚生热,热甚则血不循经;胎失所养,或惹扰胎元,使其不安,滋阴清热能使血液循环,其胎得养。安胎当以补肾培脾,清热养血为主。补肾是固胎之本,培脾为养血之源,本固血充则胎自安。临证多以补肾安胎的寿胎丸为主,配伍辨证分型的方药,其效显著。门教授强调治疗妊娠病要抓住一个“安”子,安即安胎,即在辨证施治上的基础必用安胎之药[9]。

重视先天,培补后天,善养气血:门教授将女性一生分为四期:幼年期、生育期、绝经期、老年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分别重视调补肝肾脾。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经水出诸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肾互为滋养;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为女子之先天,与肾乙癸同源,精血互化;女子以血为主,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故而气血调畅为女子之本。因而肝、脾、肾和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肝脾肾功能正常、气血调和是维持女性特殊生理的必要条件[9]。总结门老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学术渊源,收集有效医案及处方,凝练出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辩证要点,归纳出门教授诊治胎漏、胎动不安的学术思想[10]。门成福教授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胎系于肾,肾为孕育之本。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女科经纶》:‘女之肾脏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所赖也。”胞宫能孕育和系胎,依赖于肾气之盛衰,肾虚则冲任不固不能系胎,不能滋养胞胎而致胎漏胎动不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为孕育之源。如《傅青主女科》:“精满则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皆有子之道。”脾气虚弱气血运化不足,冲任胞胎失养而致胚胎不安。肾功能正常,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冲任气血充足,才能够有效维持正常的妊娠,确保胎儿保持良好的发育。患者的肾气不足,脾失健运,气血虚弱造成的冲任不固,无法充分摄血固胎养胎[11]。因此素体虚弱、房劳、思虑过度、七情内伤等病因最终导致脾肾亏虚,影响冲任胞宫功能而致胚胎不安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二)门成福教授关于胎漏胎动不安的辨证论治

胎漏与胎动不安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基本相同,主要着眼于停经后少量阴道流血和下腹痛、腰痛、下坠感等四大症。胎漏仅见阴道出血;胎动不安则可见二、三症并存。注意腰腹疼痛的性质、程度;阴道流血的量、色、质等征象;全身症状与舌脉,进行综合分析,指导治疗[9]。

本病的治疗以安胎为主,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固肾健脾,补气养血,清热凉血等法。根据临床观察,门教授临床以固肾健脾安胎为主,佐以清热凉血止血之品。以寿胎丸为基础进行加减治疗。寿胎丸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用菟丝子、桑寄生、续断、阿胶。方中菟丝子补肾益精,固摄冲任,肾旺自能荫胎,故重用菟丝子为君;桑寄生、续断补益肝肾,养血安胎为臣; 阿胶补血为佐使[12]。根据门老临床经验,分型论治:

1. 肾虚型[13] 妊娠期间腰酸腹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少量流血,色暗淡,头晕耳鸣;两膝酸软,小便频数,或曾屡有堕胎。舌淡,苔白,脉沉细而滑。

代表方: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子衍宗丸等。

处方:菟丝子30克,桑寄生30克,续断30克,阿胶10克,覆盆子15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15克,车前子30克等。

2. 气血虚弱型[13] 妊娠期间腰酸腹痛,小腹空坠,阴道少量流血,色淡质稀,头晕眼花,精神倦怠,气短懒言,心悸失眠,面色□白。舌淡,苔薄,脉缓滑。

代表方:胎元饮(《景岳全书》)、四物汤、四君子汤等。

处方:党参30克,当归10克,杜仲30克,白芍15克,熟地黄25克,白术15克,陈皮10克,炙甘草8克。

3. 血瘀型 妊娠期间跌仆闪挫,继而腰腹疼痛,胎动下坠,或伴阴道流血,精神倦怠。脉滑无力。

代表方:加味圣愈汤(《医宗金鉴》)。

处方:当归10克,白芍15克,川芎6克,熟地黄9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杜仲15克,续断20克,砂仁6克。

4. 外伤型 孕后跌扑损伤、房劳过渡,致孕后阴道不时少量下血,色红或暗红,胸腹胀满,少腹拘急,甚则腰酸,胎动下坠。舌暗红或边尖有瘀斑,苔白,脉沉弦或沉涩。

代表方: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子衍宗丸加杜仲炭。

处方:菟丝子30克、覆盆子15克、枸杞子15克、五味子15克、阿胶珠15克、续断15克,桑寄生25克、杜仲炭15克。

5. 血热型[13] 妊娠期阴道下血,血色紫红或鲜红,腰酸腹痛,胎动下坠,心烦少寐,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代表方:保阴煎。

处方: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黄芩15克,黄柏12克,白芍15克,山药15克,续断20克,甘草6克。

(三)门教授关于胎漏胎动不安学术思想:未病先防,已孕必保

门成福教授认为本病属中医经典治“未病”范畴,遵循中医未病先防理论,总结“未孕先防,已孕必保”八字方针。即未孕之时治疗母病,以补肾益精、健脾养血为主,以期土地肥沃、种子优良的目的。流产后治3-6个月方可再孕,孕后以“安胎”为要[14],即从确认怀孕之时起至上次发生流产周数后两周以上方可停药,旨在调节女性的孕育基础防止胚胎停育、减少胚胎停育再发生,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四)门教授关于胎漏胎动不安临床研究

1. 未孕之时治疗母病

未孕之时根据脾肾亏虚病机,制定调经助孕汤治疗为主。

调经助孕汤组成:熟地黄、白芍、当归、熟地、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山药、茯苓、紫河车、淫羊霍、丹参、二花、川续断。

方义:紫河车为血肉有情之品,大补元气元阴;淫羊霍、菟丝子、川续断补肾滋肾、调理冲任;熟地黄、枸杞子、五味子补肾养阴;山药、茯苓健脾理气养血,金银花清热燥湿;丹参、当归、白芍养血活血行血中之滞静中有动。纵观全方诸药共奏补肾益精、健脾理气、养血活血之功。

加减变化:若有感染因素存在,调经助孕汤加二花25g加蒲公英、黄芩、野菊花等清热解毒治疗;对于血型不合或免疫抗体阳性者,固肾汤加龙胆草、菌陈、大黄、栀子、黄柏等。

2. 已孕之后安胎为要

妊娠期间阴血下注养胎机体处于阴血偏虚,阳气偏旺的特殊生理状态,易致热扰胎动而出现各种流产先兆,病因主要为脾肾亏虚,热扰胎动,自拟安胎汤治疗。方药由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片、阿胶、太子参、白术、黄芩、黄芪、陈皮、砂仁、麦冬组成。

方义:其中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片补肝肾、固冲任,太子参、黄芪、麦冬益气养阴;阿胶滋养阴血,白术、陈皮、砂仁健脾理气安胎,黄芩清热养阴,共达清热养阴、固肾安胎。

加减变化:若同时出血量多,上方加用炭剂:乌贼骨、茜草炭、黑荆芥、杜仲炭、藕节炭等,同时配合西药黄体酮和HCG治疗,则保胎的成功率更高。

3. 重视调摄情志以促受孕和保胎成功

门成福教授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调节情志。许多患者出现胎漏胎动不安的前来就诊时,情绪都比较激动、紧张,一旦怀孕就有深深的忧虑与恐惧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心理开导避免精神紧张,必要时给予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解释,使其充满信心,减轻心理负担,使其成功率大大提高,《慎斋遗书》:“欲补肾者顺宁心,使心得降,肾始实”对于精神紧张者酌加炒枣仁、莲子心、获神、炙远志等安神之品。门老同时强调饮食调摄,劝患者忌辛辣甘肥生冷多食蔬菜、水果之品这样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五)验方验案

病案1:林某,女,26岁,工人。初诊日期:2013年6月15日,现病史:怀孕2个月余,在孕46天时,因出门骑车不慎摔倒,随即阴道出血少量,淋漓不断,迄今月余,尿妊娠试验(+),近日来阴道血红,量多有块,烦热口渴,纳呆神疲。超声:宫内孕50毫米×63毫米,有胎心胎芽,可見胎心搏动,舌暗偏红,舌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胎漏。辨证:属于外伤动胎,热扰冲任。治法:补脾补肾,清热止血安胎。处方:生地炭25克,黄芩15克,黄柏12克,白术炭15克,地榆炭15克,血余炭15克,玉竹115克,续断15克,藕节炭25克。3剂,水煎服,日一付。

二诊(6月18日):服药后下血仍多,腰疼腹胀,心烦口渴,内热未清,治宜清热固摄。处方:生地炭25克,黄芩15克,黄柏12克,黄连3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当归炭10克,升麻炭6克,陈皮12克,藕节炭25克。2剂,水煎服,日一付。

三诊(6月20日):血下已少,稍有血块,头晕腰疼,小便频数,孕中失血,胎虽不堕,究属气血受损,宜清热培补并重。处方:黄芪15克,党参25克,生地15克,阿胶珠10克,白术10克,黄芩15克,黄柏12克,地榆炭12克,海螵蛸15克,杜仲炭30克,藕节炭30克,陈皮12克,姜半夏12克。2剂,水煎服,日一付。

四诊(6月22日):胎漏渐止,胸闷腹胀,舌苔薄黄,脉细,症已好转,治宜肾养安胎为主。处方:菟丝子30克,当归炭10克,阿胶珠15克,白术15克,生地15克,黄芩15克,杜仲炭30克,桑寄生25克,藕节25克,黄连3克。5剂,水煎服,日一付。上药共服8剂,漏红之症痊愈。

按语:胎漏病为堕胎、滑胎、小产之先兆,此病人素体有热,外伤后采用一般补肾安胎法效果不明显,根据舌苔脉象一派热像虽然伤及胎元,但是清内热是关键;并认为腹痛与漏红程度与预后关系相当密切,腹痛甚,流血多而持续,一般难保,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胚胎缺陷较重,属自然淘汰范畴。腹痛轻,流血量少,安胎较易。宋·陈素阉《陈素阉妇科补解》曰:“妊娠胎动不安,大抵冲任二经血虚,胎门子户受胎不实也。”“漏胎与下血不同,或因久病气血两亏渐积而至,或因男女多欲所致,但妊娠全赖诸经血以养胎,漏而不已,胎必受损,母亦致病,……”《妇科经纶》曰:“凡胎前病,总以养血、健脾、清热、疏气为主。”本案为阴虚内热之典型病例,治疗应以清热摄血,养阴补气为主,如其流血已停而身体衰弱者,又宜培元固本,以善其后,其胎安然无恙。

病案2:吴某,女,25岁,已婚。2016年3月8日初诊。现病史:14岁初潮,经期4~5天,周期30天,末次月经2016年1月31日。平素少腹两侧胀痛时作,经仍未行,基础体温升而不降,尿hCG阳性,4天来腰酸,头晕乏力,今晨下红少许,色淡。舌质偏红,脉细数。诊断:胎动不安。辨证属于气血虚弱型。

治法:健脾安固。方药:党参30克,炒白术20克,炒杜仲30克,續断30克,桑寄生30克,煨木香12克,炒茯苓20克,白芍15克,苏梗15克,桑葚30克,海螵蛸30克,杜仲炭30克。5剂,水煎服,日1剂。嘱其休息,痛甚急诊。

二诊:5剂药后下红即止,再以前方加减益气安和。之后,病情又有反复,略有烦恶,两腿酸楚,少腹两侧隐痛,偶有少腹痛,带下黄水,略见咖啡色,痛即瘥。2006年3月27日B超示:宫内早孕,右侧附件囊性结构(源于卵巢可能)。又以原方出入26剂后,诸症皆除。

按语:《格致余论·胎自堕论》云:“血气虚损,不足荣养,其胎升堕。”《女科经纶·引妇科集略》曰:“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气血不足,冲任匮乏,不能固摄胎元,则胎元不固;肾虚冲任损伤,则胎元失固,均可见胎漏。故治宜健脾益气,固肾安胎,首诊方中炒潞党参、炒白术健脾调中,使气旺以载胎;炒杜仲、续断、桑寄生、桑葚补肾固冲;煨木香理气和胃,以防补之过滞;炒茯苓清热泻胎火;白芍补血养肝;苏梗理气安胎;苎麻根清热止血安胎。全方共奏补益脾肾,养血安胎之功。后几诊,虽有所加减,但万变不离其宗。

参考文献:

[1]骆春.化瘀止血,补肾健脾法治疗胎漏和胎动不安体会[J].中医杂志,2017,58(2):164-166.

[2]余知影.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论治妊娠病学术经验整理研究[D].广西: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1-11.

[3]毛常峰.门成福教授中医药助孕女性再生育经验[J].中医研究,2018,31(4):41-43.

[4]贾娟娟,般聪然.李颖教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7):97-98.

[5]康欣,何贵翔.中医治疗早期胎漏、胎动不安的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2):363-364.

[6]张春莲.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126-127.

[7]刘丽春,王淑敏.胎漏、胎动不安中医证型与体质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3(4):105-107.

[8]冯欣,沈庆波,魏绍斌.《傅青主女科》论治先兆流产刍议[J].国医论坛,2016,31(1):59-69.

[9]杨传英 .名老中医门成福中医妇科临证经验继承心悟.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6 ISBN-B-5189-4619-8.

[10]杨传英 .门成福教授治疗滑胎、胎漏、胎动不安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研究.2016ZY2014.

[11]薛晓丹,胡俊攀,杨琦.傅金英教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经验介绍[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2):99-100.

[12]宋艳玲,王东梅.寿胎丸加味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临床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74-75.

[13]傅萍,楼毅云,刘晓荣等.598例先兆流产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3):492-494.

[14]杨传英,门成福中医妇科学术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1):221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