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2020-06-01耿慧茹

南方农业·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经济互联网

耿慧茹

摘 要 互联网的兴起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是为农业经济改革提供了条件和强有力的支持。基于此,总结了“互联网+”的涵义并对“互联网+农业”进行概述,分析了“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农业经济;改革;发展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互联网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不断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逐步扩大互联网的影响力。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我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不仅保障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在我国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农业经济发展一直落后于其他经济产业发展,气候、土壤条件以及植物病虫害等因素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进步。因此,促进农业经济高效快速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艰巨使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农民种植农作物以及销售农产品提供了诸多便利,互联网中的很多开放性信息被农民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为我国农业经济改革提供了明确方向。

1 “互联网+”涵义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是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把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到传统行业中去,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技术性产业。“互联网+”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新的经济模式。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行业过去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各个产业稳步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我国经济又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个领域都在引用互联网高新技术来不断优化自身生产过程,减少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增加自身利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互联网不仅对现代社会的已有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还带动了一批新兴产业,例如农村电商、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捷[1-3]。

2 “互联网+农业”概述

“互联网+农业”就是把互联网技术和农业高度结合,通过在农业产业中运用互联网技术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气候、土壤条件、水质、空气等进行检测,事先防范天气情况等不利条件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在农产品加工销售过程中形成产销一体的体系,减少农产品积压等情况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以便进一步分析计算农产品投入成本和产量的定量关系。

“互联网+农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把农业和其他领域紧密融合,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使农业的生产销售模式信息化,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率,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农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关系到我国的民生大计,所以“互联网+”和农业的融合创新也备受瞩目。农业发展过程中有较多因素都不能进行人为控制,所以每年农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变动,农民的生活质量也不能得到稳定保证。互联网出现以后,很多高新技术被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互联网+农业”可以对农产品价格以及农产品生产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可控因素,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精确控制;对于不可控因素,通过大数据预测分析,尽量减小各种因素对农业经济的不利影响。“互联网+农业”的经济模式提升了农业经济的信息化水平,将会引领农业经济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促使我国农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4]。

3 “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互联网浪潮在各行各业中掀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早在2016年政府就提出现代农业需求,要求积极建立“互联网+农业”模式,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被广泛應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了农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但“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3.1 农村基础设施和技术缺乏

目前,许多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仍然很低,基础互联网设施缺乏,技术较为落后,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也不完善,信息更新滞后,农民不能及时获取行业最新消息。同时,许多农村经营者基础设施落后,软件更新速度缓慢,无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此外,在很多农村比较常见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和技术配置不匹配,影响了农业信息化发展。

3.2 农民观念落后

我国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在农业的技术化生产中,农民大都不会使用高科技设备,并且不理解工作原理,不能很好掌握机器使用方法。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农民的创新意识不强,没有较好的农作物保护方法,大多延续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农村通常地处偏僻区域,信息流通不畅,农民不能及时获取市场变化情况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量,也无法有效应用新型科学技术。当前,互联网技术在农村只是简单应用于通信方面,极少会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其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而且农民也不愿意接受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推广,导致农业生产信息化程度较低。

3.3 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

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程度对“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很多农村地区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完善,农民无法从平台上得到有效信息,导致很多农户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农业信息化平台没有专业人员管理,信息更新速度慢,浪费了许多国家行政资金;部分区域信息化平台甚至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定位不精确,适用范围比较狭窄,同时对信息化平台建设后期重视程度也不够,出现了后期无人打理甚至荒废的局面[5]。

3.4 农业信息技术设计存在缺陷

要想发展农业经济,必须依赖良好的农业信息技术,实现我国农业模式的改革创新,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但是目前来看,我国多数地区农业信息技术设计还存在缺陷,没有引进先进技术,平台功能不完善,无法支撑“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打击了农户的信心,给基层工作者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阻碍了“互联网+农业”经济模式的快速发展。

3.5 专业性人才缺乏

现代农业发展频繁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农业技术性人才缺乏。由于缺乏农业技术性人才,导致农业生产中不能准确掌握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具体应用,难以满足农户的需求,无法准确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生产,不能较好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进行精确测算,以提前防范自然环境给农产品带来的不利影响,造成农作物减产。此外,专业性人才缺乏还会导致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无法打造完整的农产品产销体系,阻碍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

4 改善“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互联网时代为农业经济改革提供了契机,其迅猛发展促使农业与信息化产生了融合,使传统农业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自我优化,重新打造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使传统农业向技术型农业转变,有效提升了农业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完善“互联网+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4.1 加强农村互联网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

互联网是“互联网+农业”新常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其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我国各个地区农村条件差异较大,所以科研人员应该加快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研究,研发出适用于每个农村条件的互联网系统,加大实施力度,尽量实现农村互联网全覆盖,推进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农民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能够及时获取外界信息。同时还应在每个地区都建立互联网管理系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互联网设施建设完善后,可以有效改善農村信息阻塞且信息传递较慢的情况,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缩小农村与大城市之间的信息水平差别。同时,互联网覆盖可以让农民自主寻找农产品需求量较多的企业,与企业形成直接合作关系,促进农产品销售,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水平[6]。

4.2 向农民普及互联网知识,培养智能化思维

互联网要想在农业中发挥作用,仅仅做到农村全覆盖还是不行的,农户会利用互联网才是关键。农业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政府可以定期对农户开展互联网知识培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打造虚拟网络学习平台,让农民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交流,有利于农户之间进行经验分享以及多个农户达成合作,以促进农产品大规模经营体系的形成。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培养农户的智能化思维,为培养新型农业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4.3 加强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农业信息化平台是农户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农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互联网+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加强对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相关领域人才对信息化建设平台进行管理。地方政府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资金支持,确保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或热线服务等方式加强和农户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可以及时反映问题,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例如济宁市兖州区就通过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向农户公布国家农业经济政策,有利于农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互联网+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要对相关技术人员展开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加强其业务水平,积极完善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7]。

4.4 加强农业信息技术顶层设计

要想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强农业信息技术顶层设计。依据农业自身特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来改造农业。1)完善3S技术,即完善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促使3种技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以满足“互联网+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2)完善IT功能,基层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共享等功能获取多方面信息,有效推广农业技术,提升工作效率。

4.5 培养农业专业性人才

农业经济要想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其主力军只有农民必然是不行的,必须为农业主体注入新鲜血液,鼓励农村大学生回村进行农业创新,加大奖励政策实施力度,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对农户进行技术性指导。农村种植农作物的农民大多以中老年为主,通过培训只能让他们对互联网有大致了解并且自愿接受互联网带来的新变化,要求每个人都掌握甚至精通互联网技术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针对村里领导干部、种植大户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带动所在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户的生产水平,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打造绿色农业、智能化农业。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任务,必须加快农村互联网设施建设,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兴起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诸多机遇,因此,要准确把握住这些机会,不断优化农业生产链条,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维勇.“互联网+”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0):16.

[2] 严海莲.“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3):135,137.

[3] 王政洋,王国富,高树新.浅析农业经济发展[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9(4):37.

[4] 刘锋.“互联网+”时代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7):246.

[5] 余劲松.“互联网+”时代中的农业经济发展探究[J].种子科技,2019,37(16):128-129.

[6] 朱浩,唐义军,杨文伟,等.盐城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20(1):39-40,210.

[7] 徐鹏.浅谈济宁市兖州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通讯,2017(3):25-27.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农业经济互联网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