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

2020-06-01陈飞琴

财会学习 2020年14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高校

陈飞琴

摘要:随着社会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大规模的数据信息管理与处理工作对财务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逐步推广与应用的过程中,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财务管理作为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高校教学任务、科研工作以及后勤管理等,在信息化的应用下不仅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提升了财务管理的质量,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探讨高校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数字化时代高校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伴随着高校经济活动多样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不仅渗透到了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中,还转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高校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不仅能够提升财务工作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财务管理的成本投入[1]。具体来说,数字化时代,高校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在数字化背景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以高校数字化校园作为大数据平台,打破具体业务单一处理的模式,将财会业务全部纳入信息平台上进行信息化处理,并联通其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2)提升财务透明化管理。充分利用财务辅助软件能够快速采集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还能够满足信息披露制度,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性。同时,财务辅助软件的使用可以将财会人员从基础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工作中分离出来,减少人工操作失误,为高校的经营决策、资源配置等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3)提升资金运行能力。高校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各项结算收费的集中管理,通过现金的结算方式不仅能够实时了解收费情况,还能对各项费用进行统一结算和监督,减少现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从而提升资金使用效率;4)优化管理流程。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下,高校需要不断更新財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操作规范,提升内部治理质量。

二、数字化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

当前,国家为了规范财务管理颁布了相关会计准则,但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会计领域发展的新兴事物,在管理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使用的标准依据依旧是2007年颁布的《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会计科目设置、记账凭证管理以及会计报表格式三部分内容进行规范管理,但在互联网利用及输送方面还处于空白[2]。另外,一些高校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由于信息化建设本身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高校仅仅只是购置了相关的硬件设备,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提出系统化的操作规范,既无法实现数字校园,也不能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关键作用。

(二)信息化平台搭建存在风险

网络平台本身具有互通性和共享性,因此,高校在借助信息技术优势的同时,也不得不承担着网络应用的风险。高校内部虽然已经在各个网络出口安装了防火墙设置以及基础的加密技术,但在会计信息和财务数据的传输过程中,无论是区域网还是内存卡,信息输送媒介和共享关卡都是网络风险发生的关键节点,一旦出现病毒感染或系统攻击等现象,不仅会造成系统瘫痪,影响正常的财务工作,还可能会造成信息数据被恶意篡改或丢失,给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系统集成性有待完善

部分高校在当前已经搭建了基础的业务信息数据集成管理平台,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各系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造成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也影响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在信息化平台应用过程中,由于各个系统或功能模块之间缺乏统一的信息接口,信息传递渠道受阻,造成了信息孤岛现状;另一方面,在信息平台搭建之前,高校没有针对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进行统筹规划,信息编码缺失、信息采集和处理口径不一致,也是造成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的主要原因。例如:高校在信息登记过程中,由于教务处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管理系统尚未进行端口对接,教务处管理学生登记信息,而财务处只负责统计收费情况,一旦出现信息登记与缴费同时进行,学员信息与缴费信息的不对接会加大财务处理的工作量,也难免会影响缴费信息的准确性。

三、数字化时代高校优化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范性

首先,高校管理层人员要创新财务管理理念,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将信息化建设项目纳入预算管理中,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的配置投入;其次,在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前,高校要立足于自身的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制定系统构建目标,并将各项目标分解到实施过程中,基于外部信息技术开发商的参与研究下,确定最终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方案,以保证系统的实际操作性;最后,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高校还要依据相关法规政策,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度,例如:信息化硬件管理制度、信息化软件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化岗位责任、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规范信息化应用的操作程序,并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3]。

(二)有效防范网络风险

为了给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营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这需要高校提升安全防范技术,提高对财务系统的管控能力,有效避免网络环境不稳定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因此,高校要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病毒查杀,采用防火墙或信息加密手段对网络、通信平台以及操作平台进行安全防护,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其次,高校也要建立完善的分级授权制度,即网络系统的登录需要口令密码、声音、指纹等识别信号才能顺利进入,并通过对不同级别的人员实行用户权限限制等手段加强人员管理;最后,高校还需要建立健全财务信息资料备份制度,在系统中设置自动备份功能,保证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避免信息流失问题,有效防范内部信息管理风险。

(三)发挥信息系统集成效应

对于高校来说,信息集中管理能够对各项财务活动与业务活动进行梳理再造,打破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壁垒,在财务共享平台下不断推进业财融合。基于这一管理理念,高校要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成立系统维护小组,落实硬件与软件定期维护及更新工作,落实网络系统管理职能和责任,提升信息系统运行效率;同时,将教学管理系统、科研成果系统、学员信息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费用收缴系统、预算收支系统、资金结算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以及工会管理系统等进行对接,设置统一的会计处理口径,保证内部信息的有效对流。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报销系统、影像管理技术等,在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下,将高校的财务协调、税务申报、档案管理、发票交接、资金调配、信息分析、会计处理等基础性工作统一纳入共享中心进行处理,不仅能够强化内部监管,还能够提升高校的管理水平。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要想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成效,就必须要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通过开展专业化培训、外派人员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同时,高校也要提升财务人员招聘门槛,要求财会人员既要具备基础的财务管理知识,还要有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处理经验,减少工作人员操作风险,更好的适应当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化时代,高校不断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并通过信息系统对接、网络风险防范以及人才培养等方式,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供环境基础,有效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吴珍.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18 (1):60-61.

[2]张蕾.关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举措探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 (7):163-163.

[3]吕君,叶康荣.基于大数据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研究[J].当代会计,2019 (2X):59-61.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高校
工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的几点探讨
数字化时代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数字化时代二次文献的应用及开发探究
医药制造业的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信息化
我国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发展路径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