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的发展新路径

2020-05-29匡叶青

美与时代·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故宫博物院博物馆

摘  要:利用新媒体进行数字化改革成为我国许多博物馆新的发展路径。数字化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达到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和保护文物的效果,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对观众的局限,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地参观博物馆,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故宫博物院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其文化传播和展示方式的新途径之中,缩小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其形象更加亲切和趣味。“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文化传播新路径,为新媒体语境下博物馆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创新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博物馆“以物为本”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被受众所接受,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将数字媒体技术融于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展示方式的变革之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宝库的作用,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愿望。

关键词:博物馆;数字技术;故宫博物院

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它的兴起与衰落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播能力与承载能力。近年来,由于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意识到單一的物品展示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纷纷加入到到新媒体时代的博物馆发展新途径的开发与探索中来,希望利用新型的数字技术解除人们与物质文化遗产的羁绊。但由于大部分博物馆起步晚,受传统观念局限,创新意识不足,技术运用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其数字化转型并不成功。本文将探究当代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及其困境,并分析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如何顺应时代特征,创新发展,达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与博物馆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新媒体通常是指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新媒体时代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的时代。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我们能接触到的新媒体大多以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为主。而新媒体时代的主要特征有:

1.时效性

在新媒体时代,多元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快速的传播速度使信息具有十分明显的时效性。在浩大的网络世界,一个信息如果不能快速被人们接收和传播,将迅速被新的信息所取代,就失去了信息的传播价值。

2.互动性

平台与用户永远处在信息互动与交流之中,这是新媒体时代最显著优势。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喜爱的信息内容,也可以主动参与信息的传播,而平台则根据大众数据做出用户可接受的内容,并实时对用户的反映进行更新。

3.多元性

信息传播的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同一信息可以被不同的媒介传播,而同一信息的内容与形式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播媒介特点而发生变化,让用户获取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样化的体验。

4.针对性

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制作专属的信息模块,使信息更有价值也更加有效地传播,使受众方便快捷地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

5.便捷性

互联网信息技术产生出各种方便快捷的移动产品与应用,而移动互联网和产品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的界限,使人们能更加便捷快速、随时随地接收信息和发送信息。

(二)数字博物馆发展现状

我国几千年的发展与变迁为我们遗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们被收藏在各个博物馆中,但由于场地和空间受限,许多文物都只能收藏在库房之中不被人所知晓。此外,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拥有自己本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但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往往建立在偏远地区,游客们难以到达实地进行参观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利用新媒体进行数字化改革成为我国许多博物馆新的发展路径,数字化的展示方式既可以达到节约人力物力等资源和保护文物的效果,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对观众的局限,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参观博物馆,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我国的博物馆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初期阶段,且很不成熟。许多博物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公众号和微博等在线方式,但管理和运营方面还有待加强,界面设计较为粗糙,主题不鲜明,内容太过严肃,用户对此并不买账。而在这种情况下,故宫博物院作为我国最大的公益性博物馆,率先打破传统思维,迎合时代潮流,将年轻、趣味的理念融入数字博物馆的设计之中,利用售票网络化、藏品拟人化、博物馆虚拟化等方式,创造出了值得我国其他博物馆参考的改革新模式。

二、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转型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最大的文化遗产宝藏库,收藏着来自我国几千年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开始摆脱以往庄重严肃的气氛,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潮流,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其文化传播和展示方式的新途径之中,缩小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其形象更加亲切,并富有趣味。

故宫的藏品品类丰富,藏品已达到180余万件,包含25大类,其中一级藏品8000余件。但其中绝大部分的藏品由于空间有限,并不能被公众所观赏,为了能让躺在库房的文物重见天日,为了能让更大面积的故宫向公众开放,故宫博物院的历任院长都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尤其是在现任院长单霁翔的带领下,故宫博物院在数字化转型中做了许多成功的实践。

目前,故宫博物院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注册了官方淘宝账号,也在多家社交媒体注册了官方账号,比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还建立了数字展馆,并研发了多款APP、在线游戏、故宫动漫等,通过互联网环境的影响,改变了博物馆自上而下的传递式教育模式,使平等交流、平等互动的理念融入到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传播之中,让受众主动参与、主动选择和主动融入。不仅如此,故宫博物院还通过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文创产品的研发、营销和宣传之中,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社交媒体

故宫博物院目前的微博粉丝量己经达到869万,微博为博物馆和公众搭建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通过微博主要进行日常藏品知识教育和特殊展览等的宜传,宣传博物馆的藏品知识,比如将藏品制作成每日故宫的日历对照页面,以日历的方式每天介绍一个藏品,这些内容被编辑为一个具体的话题叫做“让我们一起来读日历”。

利用社交媒体展示图片和文字的方式使藏品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大众也更主动参与互动,达到双赢效果。除了微博,还有如抖音、微信等主流社交平台,博物馆在社交平台中扮演了新的角色,实现了与公众进行讨论和互动的双向传播。

(二)网络平台

故宫博物院网站中的每个模块、每个页面所介绍的内容都与其他内容有所联系,相互之间进行衔接。公众还能打开网站进行网上售票,简化了购票流程,网站的票务系统精确地显示每日余票,让公众对出行更放心,不用担心过早购票与行程不符,也不用担心买不到票。

故宫的官方网站还是一个数字记录平台,它将博物馆的内容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进行记载,不仅将博物馆内的文物进行数字收藏,使公众不用亲临故宫,在家就能参观相关文物,搜寻相关信息;还将博物馆的展览、专馆等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整理,使公众提前了解相关信息,做好准备。

(三)移动客户端

移动客户端的开发,为故宫博物院带来了新的变化,它们可以像图书一样解说博物馆的藏品故事,也可以像游戏一样带人们走进历史文化体验旅程,还可以作为导航,为参观进行导览。它相对于网络平台的更加具有针对性,据统计,故宫目前已经开发了数十款APP,有故宫陶瓷馆、故宫展览、紫禁城600等,以不同的形式對不同的内容进行应用开发。针对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APP打造,既有为成年观众准备的专业展示应用,也有为孩童准备的童话式应用;既有为专业学者打造的知识型应用,也有为业余爱好者设计的美学应用。

(四)数字化展示

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数字博物馆,展现数字文物,与古建筑和文物进行互动,获得比访问真实实物更加有趣的体验。故宫博物院专门的数字馆是一处可以让参观者亲身体验的数字展馆,这里不仅有VR带你走进文物故事,还有高清文物展示以及趣味VR小游戏等。例如高清文物展示就是在原有真实古文物的基础上,进行高精度的文物复原,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展示,实现古今结合,让游客全方位了解文物构造和其历史。

三、结语

当下的人们在快速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希望得到高效和轻松的信息提取方式,而新媒体技术在立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的基础上,为博物馆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样化和有趣的传播方式,更受大众所喜爱。过去博物馆更多的关注点在于“以物为本”,新媒体时代兴起以后,博物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如何吸引公众,有效传播文化上来,这就增强了博物馆关注受众“体验”的需要。新媒体技术不仅给博物馆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更为博物馆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博物馆和公众之间建立起交流的桥梁,使其平等的对话,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杜盛楠.论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的传播策略[J].视听,2019(7):215-216.

[2]李馨雨.基于4P理论在新媒体时代下故宫博物院营销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9(22):244.

[3]冯苏杭.“网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20):272+274.

[4]冯炫淇.新媒体时代老字号品牌更新的成功之道——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1):80-82.

[5]童芳.“口袋博物馆”的用户体验要素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3):126-133.

[6]王萍.文遗主题类APP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6(8):63-66.

[7]蔡欣怡.互联网环境下博物馆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作者简介:匡叶青,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媒体应用设计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故宫博物院博物馆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博物馆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