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05-28黄卿

读天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研究与分析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在现阶段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审辩式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小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一,并且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小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看重。但是人们对于审辩式思维能力还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有一部分的教师认为审辩式思维能力是学生对题目的自我思考与认知,能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并且能够做出合理性答案的能力。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锻炼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培养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养成,简单地来说,就是让学生敢于去质疑问题,并积极地进行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辩式思维;培养策略;研究与分析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并且通过引导性问题的应用促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并且结合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设计出与学生学习特点相符合的教学策略,从而进一步实现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成长的教学目标。

一、 创设开放学习氛围,提供“审辩”机会

审辩式思维培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就是学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一个数学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并且根据问题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知识点应用。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追求理论知识的应用,在学生学习之前会直接将问题进行阐明,通过例题方便学生理解,并且给出学生一套准确的答题模板方便学生进行套用。虽然该种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的正确率,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在现阶段应试教育大背景的影响下,教师过于追求学生的分数,加强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指导,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选择性忽视,这对于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埋下隐患。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有非常多的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学生进行审辩式思维学习的特点,给学生们打造一个轻松、开放的数学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发表自身看法的机会,将生本思想充分的应用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

举例来说:当课程进行到《生活中的数》这一课时时,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可能已经对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有很多学生对于0这个数有非常多的疑问,学生对于0的理解还不够透彻,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当积极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生活中见不到0,针对此种问题,教师应当向学生讲解0的意义,0是代表没有,所以它能够代表所有的绝大多數的事物,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地发现生活中的0。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处理,让学生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学生们讨论的重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根据本阶段教学的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审辩式思维能力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使用发散式的思维,并且引导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既能够殷高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还能够使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为学生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适当引入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应充分的应用教学资源,现阶段爱课堂教学中能够使用的手段与方法非常多。笔者在以往的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的养成。因为小学阶段的题型有限,特别是低年龄段,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基本不需要动脑思考,在这种情况,学生无法建立起思考的习惯,从而对学生身边事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负面影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应当进行开放性问题的使用,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根据学生所给出的答案进行讲解。举例来说,当课程进行到《加与减》时,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就是鸡兔同笼,笔者就本章节的特点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你在阅读本题目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有用的条件呢?②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不是不是都能够用得上呢?③你一共总结出几种计算方式呢?你觉得哪一种计算方式最简单?④你在思考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通过以上的开放性的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来,通过不断地思考完成最终学习目标,并且通过笔者对问题的设计,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向。除此之外,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所涉及的范围不能够超过学生的认知程度,保证学生爱思考的过程中不会进入死胡同,进一步提升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优化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现阶段的教学改革大背景下,依旧使用成绩的方式为学生们进行打分是无法适应现阶段教学要求的。在现如今新趋势之下,对评价标准进行优化与完善是大势所趋。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身边思维能力,不能够将成绩视为判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因为在考试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此种情况,作为教师应当积极的对教学评分以及评价标准进行创新与完善,从多角度分析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其中包含有学生成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进一步提升评价的综合性与客观性,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自信心,培养自身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对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 结语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开放的态度来看待数学问题,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良好的促进意义。社会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进一步拓展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徐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以“商不变的规律”进行案例解读[J].亚太教育,2019(9):122.

[2]王元春.数学教学中审辩式思维的培养[J].教学研究,2018,41(5):52-55.

[3]雷晶.小学数学审美化教学的价值追求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黄卿,浙江省东阳市,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新东小学。

猜你喜欢

研究与分析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关于资产评估风险分析及其防范探讨
加强失业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及就业档案管理的研究与分析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