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的推进策略

2020-05-28曾新华

新媒体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贫困幼儿发展传播

曾新华

摘  要  新媒体是一种借助网络传播技术向大众传递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有效传播,同时新媒体也是移动终端实现信息流通的重要工具。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的局限性存在诸多征候,信息与知识的缺乏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媒体对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的推进作用表现在促进个体幼儿的感统发展,提升幼儿养育人的理念与能力,增进幼儿语言及思维能力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  幼儿发展;新媒体;传播;贫困

1  新媒体的功能分析

新媒体是由技术革新而引发的一种新形态的传播媒介。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催生新的信息传播途径,如移动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型载体所引发对社会生活模式的重新洗牌,信息传播的方式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

1.1  新媒体信息传递全过程更趋便捷

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递过程经历的介质传递更加迅速,信息从发出者到接收者的过程更加直接。传播学之父威尔伯·L·施拉姆认为传播的三要素包括“信源、讯息、信宿”,对比传统的传播方式,信源的始发,讯息的传递方式及信宿的落地在新媒体技术的参与下其全过程都更加迅捷;信息的发送方式与接收方式不受时间与空间影响,而信息的组成内容也更趋简介,比如社会生活新闻的文字表达从一开始的长篇幅到微博的转变,从简单文字图片报道到图片动画的信息元素的形式变化等,在“讯息”的“信源”和“信宿”上都更加便捷快速。

1.2  新媒体的教育属性

新媒体是信息技术进步发展的产物,与教育发展在本质上并无关联,而新媒体及网络技术对社会的深入融合下,“互联网+”时代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与改革,当新媒体与教育行业融合后,其教育属性则与之形成。新媒体的教育属性一方面在于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过程,从书本知识及课堂定位的教学方式到数字化移动终端的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和融合从根本上引起了教育的改革;另一方面新媒体同时促进教育行业的快速有效发展,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信息的高效流通对所属物形成的品牌建设及质量提升,教育行业融入新媒体各项功能,则从内部质量到外部品牌建设都有了新的思路。

1.3  新媒体促进幼儿教育的大数据统计分析

新媒体进入个人媒体阶段后,便为数据形成提供了支撑点,通过运行使用的相关幼儿教育产品以及幼儿教育开展过程中的数据累积,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提供一定的幼儿教育政策指導。在贫困地区,信息资源会相对滞后,但新媒体背景下,贫困地区的信息资源同频重要,在统计分析中能提供更多指导意见。

2  贫困地区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短板

贫困地区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两个方面,一个是养育质量,一个是教育质量;贫困地区的幼儿在教育公平上有明显的劣势,与城镇及经济发达地区幼儿性比,养育及教育资源都呈现极大的不公。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一村一园:山村幼儿园计划”研究表明,幼儿发展的养育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则可以更有效的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

2.1  贫困地区幼儿养育质量不高

养育是幼儿在0~3岁发展过程中养护人的养育质量。贫困地区的幼儿养护人大都为祖父祖母,年轻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即便在家的父母在养育质量上也会因各方面的受限而制约幼儿的养育质量;年迈的祖父母在隔代育儿上则只能保证幼儿的基本饮食。同时因养育知识的欠缺,在婴幼儿的健康营养搭配上基本不重视或者因主观原因无法重视;养育方法和对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处理上也同样盲目。

2.2  贫困地区幼儿教育质量不高

随着我国“一村一园”计划的实施,对3~6岁幼儿来讲,幼儿在教育质量上应该说得到了普遍的提升。幼儿的养育一方面包括“养”,一方面包括“育”。进入幼儿园阶段的教育质量有所提升,但是在家庭内部的教育质量同样还处在短板期。同时,山村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相比城市幼儿园的情况在教育资源上也还呈现一定劣势。贫困地区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山区的生活物质条件相对较弱,山村幼儿园的班级规模呈混班拼班模式,教学质量及师生比例匹配度相对薄弱。

3  新媒体促进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的应用策略

新媒体与教育的融合重构教育改革的方向,贫困地区因自然环境在经济、物资上的局限使得幼儿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依托新媒体的发展能带动新的发展,对促进贫困地区幼儿发展能有质的改观。如何运用好新媒体打造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的应用策略是推进幼儿发展的重中之重。

3.1  建立新媒体平台,打造适合贫困地区幼儿养育人能完全理解的媒介内容

贫困地区幼儿养育人的提升工程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一步,0~3岁幼儿的扶养人以母亲,祖母为主;在满1周岁后,幼儿的养育大多以祖母甚至曾祖母为主。针对贫困地区幼儿养育人的基本情况,建立符合抚养人能接受的并能理解应用的新媒体媒介平台及内容的传递是重要的环节。以现在的媒体公众号为例,科学育儿比较权威的公众号有“丁香医生”“丁香妈妈”“崔玉涛育学园”等,但是这些公众号针对的都是普通大众,物资和教育医疗资源都相对较强,对贫困地区养育人并不合适。贫困地区育儿公众号和App的开发必须完全建立在贫困地区养育情况的基础上,育儿内容以先进科学育儿知识为基础,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可以更多的使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譬如视频操作等,让养育人能够完全理解并完成;同时涵盖定位,数据分析等接入贫困地区研究领域的开发。

3.2  集结“网络村”,构建促进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的教育体系

贫困地区育儿公众号的建立或App平台的开发是开展提升工程的内容基础,集结“网络村”,以“村”为单位建立村平台,类似微信班级群,易班等网络群落。“网络村”的建立以幼儿为主体,但参与人主要为幼儿养护人,养护人通过网络村的平台同时集结线下的交流,形成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共享。“网络村”同时需要“村长”类似微信班级群的班长,网络村村长由“一村一园”的幼儿教师担任,在第一阶段搭建平台媒介的激活和使用方法,结合贫困地区养护人对新媒体电子设备的使用能力,逐一解决平台到户的基础铺设;形成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网络教育体系,将幼儿养育工程与教育紧密结合,为贫困地区0~6岁一体化幼儿发展体系提供基础。

3.3  依托平台建设,加强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自身能力

“一村一园”工程的建立使得贫困地区的幼儿教育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改观,山村幼儿教师的作用不可估量,但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相比城市幼儿的发展还非常薄弱,农村幼儿教师在各方面的提升空间依旧很大,幼儿教师在教育理念、专业技能、新媒体素养等方面都还很脱节。在形成贫困地区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也是当地幼儿教师进步的过程。当下,网络铺设基本到位,为App资源及公众号等的开发和传输提供了可行空间,为贫困地区幼儿教师建立合适的学习平台,结合当地幼儿养育与教育的实际开发内容,加强幼儿教师对幼儿保健、幼儿疾病、幼儿行为、幼儿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传递,打造“多能型”山村幼儿教师。同时,在平台上建立对贫困地区的幼儿教师帮扶结对,及时有效帮助和支持幼儿教师处理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3.4  开发平台资源,打造适合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的软件资源

新媒体与教育的结合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贫困地区幼儿发展的质量包括养育和教育两方面。根据网络计算机终端的健康使用规则,电子产品对幼儿的影响是把双刃刀,一方面能带来新的有意义的知识,一方面长时间的电子产品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3~6岁儿童发展的电子产品在现阶段已经呈井喷式发展,各类融合知识的游戏视频、互动软件、真人玩具秀等海量资源可供选择。但贫困地区同样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开发与大自然的零接触平台项目的建设,融合已有幼儿学习与游戏软件资源,打造适合贫困地区幼儿适用的全平台是提升幼儿发展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蓓.新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8):220-221.

[2]李璐.新媒体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2019(1):545-546.

猜你喜欢

贫困幼儿发展传播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攀爬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研究
废旧创美活动的实施与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