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探究

2020-05-28杨旭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农畜产品安全控制

摘 要 现阶段,畜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其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都在大幅度提升。然而社会因素、行业因素以及大环境方面的因素都会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及产品的综合效用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分析了影响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提出了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中图分类号:S851.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5.048

1 影响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

1.1 农药使用比例较大

从客观角度分析,要提升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药使用比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当前,很多农产品都需要农药的辅助作用来完成生产,但是由于农药本身含有的毒素较多,因此在长期渗透作用后,必定会直接影响农畜产品的安全性。而且,部分地区对农药的监督、管控方面薄弱,很容易导致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受到影响。

1.2 收购与批发监管不严格

影响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还包括农畜产品收购与批发监管不严格。该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并且造成的潜在损失、破坏等都非常严重。1)部分区域领导为了提升政绩,在监管工作的实施层面完全按照流程化、表面化的模式执行,并没有深入检测和调研,会对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造成影响,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容易产生社会舆论压力,由此造成难以弥补的潜在性损失。2)收购与批发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多方面工作的合理部署都缺乏改进,大部分情况下都完全按照固定的理念和流程来落实,存在安全隐患[1]。

1.3 加工技术水平较低

我国农畜产品存在加工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1)部分农民在日常工作中,对于产品的加工和生产过分注重效率,影响到了最终的产品质量,而且此类产品流入市场以后,对于购买者、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2)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提升,在于对产品的加工技术不断更新,需要站在更高的技术层面、设备层面来优化。但是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很多农畜产品的加工都在农村小作坊进行,加工模式粗放,表面上拥有健全完善的流程,但实际上的杀菌与消毒工作、产品检测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自我要求等都没有按照较高的标准来落实,直接影响到农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3)在加工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各类判定指标根本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生产出来的农畜产品往往质量不合格[2]。

2 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控制措施

2.1 加强对农药的把控

新时代,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提升已经成为了硬性要求,如果在該方面的工作实施层面上没有作出良好调整,不仅会由此产生非常恶劣的后果,更会导致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存在更多隐患。而农药方面的把控是保证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基础组成部分。1)所有的农药应用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审批,而且对于农药的具体应用对象、应用标准、应用范畴等都要进行规范,不能造成任何的偏差与不足。此外,在农业管理过程中,还要调整农药配方,对农药使用进行持续优化,有效减少农药对产品造成的影响,合理改善农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2)在农药的把控和处置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区域的农药应用情况进行审查与监督,针对私自更改农药使用方式或者是应用浓度过高农药的现象,要加大惩罚力度,为保障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2.2 加强收购和批发管理

当前,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多关注,如果在具体的收购和批发方面继续按照粗放的模式来落实,不仅无法得到良好的成果,还会由此产生更多的疏漏。在农畜产品收购和批发管理方面,应从不同的角度来把控和优化,以提升农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1)严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要制定相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标准,全面开展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环境监测,采取切实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净化措施,保证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符合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2)要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

2.3 完善加工体系

我国一直高度关注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而且在近几年也采用了一些强制性手段与方法来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整体上获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应继续加强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健全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1)要提升农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就要坚持完善农畜产品的加工设备和技术,采用高端杀菌消毒模式,保证农畜产品安全。2)相关企业或者机构要对农畜产品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发现任何不足都要及时弥补,提高农畜产品得质量与安全性[3]。

2.4 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

为了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应构建以地方规范、政府规划以及国际标准为基础的农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使得农畜产品的生产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还应尽可能细化相关标准,使得农畜产品的品种、生产、包装等均有相关标准可遵循。要落实制订的相关标准,实现对农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并贯穿于农畜产品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全过程,加强农畜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生产环境的生态化,保障农畜产品优质、安全。应加大技术人员对先进生产技术的研究力度,并积极转化研究成果,将其推广给农户,使其形成现实生产力,从而促进农户高效生产,提升农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4]。

2.5 加大执法力度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联合其他部门,加强对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执法力度,并做到严格执法,秉公执法,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例如由农牧部门检疫动物活体及未加工熟制品,卫生部门和质检部门检疫进出口食品。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利用资源,有效提高执法效果。与此同时,还应建成农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组建专业的执法队伍,对农畜产品进行全面检测,保证农畜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另外,应加强对农畜产品生产者的技术培训,由当地政府以及农业部门等组织培训,培训对象主要包括种植者、养殖者以及农产品加工者,强化他们的法律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且严格遵循技术操作规范,使得农畜产品生产规范化,减少人为因素不利影响,从而有效提升农畜产品的生产水平。

3 结语

现如今,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而且很多隐患问题得到了解决,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未来,要在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创新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对农畜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农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农畜产品生产水平,提升农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从而为国家农畜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桑宗.影响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畜禽业,2019,30(10):63.

[2] 刘强.影响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7,37(8):116.

[3] 董花,党武吉.影响农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兽医学杂志,2014(10):85.

[4] 马苍,王树青,马玉珍.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及控制措施[J].畜牧兽医杂志,2013,32(5):46,49.

(责任编辑:赵中正)

收稿日期:2020-01-12

作者简介:杨旭(1981—),男,藏族,甘肃卓尼人,大专,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E-mail: zhccfhl@163.com。

猜你喜欢

农畜产品安全控制
影响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研讨
浅谈农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降低农畜产品物流成本 稳定农畜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