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氧化物酶染色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染色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0-05-28马勤芬吴伟林梁建英朱明清刘丹丹陈苏宁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单核百分比阳性率

朱 凤,马勤芬,吴伟林,梁建英,朱明清,刘丹丹,陈苏宁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 苏州 215006)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发生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因髓系白血病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而使骨髓正常造血受抑制[1]。髓过氧化物酶(MPO)为存在于髓系细胞中的一种过氧化氢酶,可利用H2O2为氧源氧化各种底物[2]。过氧化物酶(POX)染色是利用粒细胞及部分单核细胞含有POX,使H2O2的氧释放出来,将试剂中的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后者与亚硝基铁氰化钠结合成蓝色颗粒,定位于胞浆中,无颗粒出现者为阴性反应[3],为鉴别急淋和急非淋白血病的简便有效方法之一。为探讨AML患者骨髓POX的染色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对我院245 例初诊AML患者进行了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45 例AML均来自2011年7月—201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或病房的初诊患者,经MICM确诊,其中男148 例,女97 例,中位年龄48(10~87)岁,根据形态学分型M0 27 例,M1 43 例,M2 35 例,M3 29例,M4 41 例,M4E0 32 例,M5 38 例[4]。

1.2 方法 观察245 例骨髓POX染色标本中白血病细胞的POX染色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弱阳性率);并计算阳性病例数(阳性率≥1%即为阳性病例);总结AML各亚型的POX染色阳性特点;观察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各系列(粒系、红系、单核系、淋系等)各阶段细胞比例并分析与POX染色结果的相关性;其中87 例同时具有流式MPO检查的患者,对比POX染色阳性率与MPO阳性率的结果,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OX阳性率计数方法为观察100 个原幼细胞中阳性颗粒,阳性颗粒多而粗大为强阳性,阳性颗粒少而细小为弱阳性,两者相加为POX总阳性率,计数结果以百分比(%)表示。

1.3 统计学方法 相应的数据分析及处理软件为SPSS 18.0,相关性分析采用秩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OX染色在AML(除M6、M7)各亚型中的特点 M0中多为阴性且阳性率均<3%;在M1、M2中阳性率高且强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弱阳性比例;在M3中基本为100%强阳性;在M4、M5中阳性率较M1、M2低,且弱阳性比例高于强阳性。见表1、表2。

表1 AML(除M6、M7)各亚型中POX染色特点及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例

表2 急性粒系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系相关白血病中POX染色特点及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例

2.2 POX染色结果与骨髓各系统各阶段细胞比例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1可见早幼粒细胞、中晚幼粒细胞与POX染色阳性率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原幼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与POX染色阳性率存在负相关关系。

2.3 POX染色与流式MPO对比 在M0中POX染色阳性例数为25%(2/8;此两例病例阳性率分别为2%,1.5%,均<3%),而流式MPO阳性例数为100%(8/8);POX染色阳性百分比为0.44%(<3%),而流式MPO阳性百分比为5.38%(>3%)。在M1-M5中,除在M5中有2 例POX染色为100%阴性外,其余病例均为阳性,其POX阳性例数与MPO阳性例数基本相符;在M1-M5中POX染色阳性百分比均高于MPO阳性百分比,但差距越来越小。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见表3。

表3 POX染色与流式MPO对比

2.4 POX染色阳性百分比在粒系相关白血病及单核系相关白血病中的特点 粒系相关白血病(M1-M3)POX染色阳性程度较单核系相关白血病(M4、M5)高,超过50%病例阳性率>90%,尤其M2、M3的患者,80%以上的病例其原幼细胞的POX阳性百分比在90%以上。而单核系相关白血病(M4、M5)POX染色阳性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病例其阳性率多集中在10%~50%,仅M4E0的阳性百分比相对高一些,近一半的病例可达到50%~90%。而M5的病例达到>90%阳性率的病例很少,仅在5%左右。见表4。

表4 AML(除M6、M7)各亚型POX染色阳性强度特点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目前已趋完善,从最初的形态诊断分型(FAB标准)逐步过渡到结合形态、细胞免疫表型、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的MICM诊断分析体系[5]。形态学作为基础分类其POX染色是区分急性白血病类型的最主要的化学染色方法。由结果(表2、表4)可见,急性粒细胞相关白血病(M1、M2、M3)的POX染色无论阳性病例数还是阳性百分比均高于急性单核系相关白血病(M4、M5),且前者的强阳性比例更高,此结论与教材及相关文献相一致[6]。

目前,随着多种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白血病的MICM分型逐渐广泛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与既往单纯的形态学分类互相补充,使白血病的诊断分型更趋准确完善。流式细胞仪检测中的MPO抗原与形态学分型中的POX染色相对应。本文研究对比发现AML中除M0外POX染色阳性百分比均高于MPO阳性百分比且总体趋势一致,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两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3)。但是,值得注意的是M0中骨髓POX染色阳性率均<3%,这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有一定困难,主要靠检验者经验诊断,而流式MPO检测100%病例为阳性(且阳性率>3%),所以M0的诊断流式检测更为精准。

从表2可见红系、淋系细胞在急性粒系相关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系相关白血病大部分病例中比例均较低,呈现受到抑制的表现,且二者在此两类不同亚型的白血病中受抑制程度无明显差别。在此两类白血病中巨核系同样计数不高,增生受抑,但在急性粒系相关白血病中数量少于急性单核系相关白血病,说明急性粒系相关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系相关白血病相比,巨核系细胞受抑更明显。表2还可见成熟单核细胞在急性单核系相关白血病中比例明显高于急性粒系相关白血病中比例,由此可见成熟单核细胞比例增多易见,且其原幼细胞POX染色以弱阳性为主,二者结合对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具有一定程度的意义。在相关性分析中(表1),原幼细胞比例与POX染色呈负相关关系,分析可能是由于原幼细胞比例高的患者其细胞分化程度比较差,白血病细胞处于更早期的原始阶段,其POX尚未形成,活性较低,因此POX阳性率反而不高。而早幼粒细胞比例及中晚幼粒细胞比例与POX染色呈正相关关系,可能是因为这两类细胞比例越高,说明细胞分化程度较好,其原幼细胞POX活性也较高。单核系细胞中,由于部分单核细胞POX缺乏或活性较粒细胞中POX活性低,所以其比例越高POX阳性率反而越低,二者呈现了负相关关系。而红系与POX染色结果无相关性。

总之,POX染色作为白血病形态学诊断的必要补充,其在白血病分型中的辅助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每种不同亚型的AML其POX染色具有不同的特点。由此可见,在白血病的形态学诊断及分型中,可以不仅仅通过POX染色的阳性率,还可以细致分析其阳性百分比的高低、阳性强度,以及参考骨髓中的相应系列细胞的比例等,综合分析以达到对AML准确分类的目的。而结合MICM的整合分析使白血病分型更加准确及完善。

猜你喜欢

单核百分比阳性率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新疆野生阿魏菇原生质体的再生与单核菌株交配型测定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专业设计8核U哪家强?这款锐龙很无敌!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15W笔记本处理器性能排行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诊治进展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环保车型最多的美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