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脂谱及其与疾病活动关系

2020-05-28贺汝燕饶咏梅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血脂

贺汝燕,饶咏梅

(徐州市中心医院风湿科,江苏 徐州 221009)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 岁,高峰年龄为20~30 岁[1],近年来有研究[2]表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较正常人显著增高。为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脂谱、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影响,本文对徐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健康体检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脂谱、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了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风湿科住院的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3]的强直性脊柱炎40 例,其中男性33 例,女性7例;疾病活动者29 例,稳定者11 例;随机抽取我院体检中心同一时间段健康体检者40 名,其中男性26名,女性14 名。

1.2 研究方法 收集健康体检者及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脂谱[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ESR、CRP等资料,并比较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血脂谱、年龄、BMI;按国际脊柱关节炎评估协会2009年制定的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评分(ASDAS-CRP)[4]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活动组和稳定组(疾病活动度ASDAS-CRP<1.3无疾病活动和为稳定组;ASDAS-CRP≥1.3为活动组),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脂谱、ESR、CRP,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对疾病的影响。

1.3 统计方法 采用SAS V8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值变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两小样本均数比较,可选近似t检验。两组构成比或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两数值变量资料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两等级资料或不符合线性相关的数值变量资料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因素对某分类变量指标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强直性脊柱炎与健康体检者比较 因医院体检中心血脂检测仅包含TC、TG、HDL-C、LDL-C,对此四项血脂谱进行统计分析。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强直性脊柱炎的TC、HDL-C减低,年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P<0.0001,P=0.0191);TG、LDL-C、BMI、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强直性脊柱炎与健康体检者比较(±s)

表1 强直性脊柱炎与健康体检者比较(±s)

注:*为方差不齐,近似t检验。

项目 强直性脊柱炎(n=40) 健康体检者(n=40) t/χ2 P TC(mmol/L) 3.84±0.96 4.27±0.79 -2.21 0.0300*TG(mmol/L) 1.31±0.74 1.50±1.10 -0.87 0.3878 HDL-C(mmol/L) 0.99±0.19 1.23±0.16 -6.12 <0.0001*LDL-C(mmol/L) 2.57±0.69 2.58±0.64 -0.10 0.9240 BMI(kg/m2) 22.82±3.25 22.39±4.54 0.48 0.6314年龄(岁) 35.42±12.35 29.25±10.67 2.39 0.0191男/女 33/7 26/14 3.1638 0.0753

2.2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组与稳定组比较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组与稳定组相比,LP(a)、ESR、CRP增高(P=0.0059,P<0.0001,P=0.0005),TC、TG、HDL-C、LDL-C、apoA-Ⅰ、apoB、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组与稳定组比较(±s)

表2 强直性脊柱炎活动组与稳定组比较(±s)

注:*方差不齐,近似t检验。

指标 活动组(n=29) 稳定组(n=11) t P TC(mmol/L) 3.78±0.97 3.98±0.98 -0.58 0.5682 TG(mmol/L) 1.34±0.81 1.25±0.55 0.34 0.7361 HDL-C(mmol/L) 0.95±0.16 1.08±0.23 -1.95 0.0583 LDL-C(mmol/L) 2.59±0.67 2.52±0.79 0.29 0.7735 LP(a)(mg/L) 346.72±261.41 169.36±120.74 2.92 0.0059*apoA-Ⅰ(g/L) 1.07±0.23 1.23±0.21 -1.97 0.0560 apoB(g/L) 0.81±0.23 0.73±0.23 0.93 0.3570 ESR(mm/h) 40.21±35.84 5.55±5.13 5.07 <0.0001*CRP(mg/L) 48.04±58.50 5.38±2.80 3.91 0.0005*BMI(kg/m2) 22.73±3.28 23.03±3.31 -0.26 0.7990

2.3 LP(a)与疾病活动的相关关系分析 统计结果:秩相关系数rs=0.33228,P=0.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存在秩相关关系。

2.4 LP(a)、CRP对疾病活动的影响分析 据统计所得回归方程,在α=0.05的水平上,LP(a)的回归系数β=0.00373,OR=1.004,95%CI:0.997~1.011,P=0.2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P的回归系数β=0.2784,OR=1.321,95%CI:1.027~1.699,P=0.0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经过对收集的临床数据分析得,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TG、LDL-C、性别比、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大,TC、H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Mathieu等[5]研究是一致的,研究表示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TC和HDL-C显著降低,并提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梗的风险更高,可能是由于HDL-C水平低、系统性炎症。论著指出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TC增高,HDL-C减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6];HDL-C水平低的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大,HDL-C水平高的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小;LP(a)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重要独立危险因子[7],因此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该考虑在控制系统性炎症的同时控制血脂,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稳定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相比,活动期的患者LP(a)、ESR、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G、HDL-C、LDL-C、apoA-Ⅰ、apoB、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提示LP(a)、ESR、CRP与疾病活动有关。对疾病活动的关系及影响分析示LP(a)与疾病活动存在秩相关关系,但回归方程中LP(a)的回归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LP(a)与强直性脊柱炎活动相关,但不可通过LP(a)推测强直性脊柱炎的疾病活动,可能与其个体差异较大[7]有关。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血脂
调节血脂要靠有氧运动
晨僵、腰痛须警惕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核磁共振对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的鉴别价值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以生育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