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20-05-28吴丽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产教市场营销课程体系

吴丽芳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620)

1 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经教育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定位于服务中国崛起的信息产业商学院,以“完整的人”为培养目标,基于“商科教育+完满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为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一门专业,更需要结合地方企业需求,将产业和教学结合,形成校企一体的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对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1.1 有助于提高学生市场营销综合应用能力

产教融合是将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等不同的环境资源、教学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将产业和教学有机结合,将学校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形成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和实践充分结合,提高其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1.2 有助于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借助于产教融合模式,可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可借助企业相关资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项目创始人等)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尤其是创业交流,让学生真正接触实践经验、前沿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营销规律等。

因此,产教融合模式对于学校人才的有效输出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该模式刚刚起步,各高校在进行产教融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问题,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淬炼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也一直在进行相应的改革,现就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依据提出产教融合改革的建议。

2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2.1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起来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一共有八门课程,如表1所示。

表1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2.2 基于学校双体系平台——“双体系”模式,即以“软件技术实战+职场关键能力”两套系统并行培养

引企入教,学院除高薪聘请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职软件开发技术人员和具备职场关键能力的企业业务人员作为“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外,还通过与中科软等著名企业开设定制班,让企业充分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全过程,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效对接;送教入企,在满足师生实训实习的同时,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目前“双体系”已与省内外50多家IT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已培训12期学员,共计上千名学生,全部高质量就业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合称 BAT)、今日头条、美团、滴滴(合称 TMD)、小米、京东、中科软、航天科技等著名IT企业。

2.3 校企合作开始发展起来,意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2019年,本专业学生前往山西省晋中市晋中城市规划展示馆、太矿电气公司、太谷县荣欣堂食品有限公司、晋中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山西孝义市鹏飞实业集团进行参观学习。通过此次活动,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了学生对学习的紧迫感,同学们纷纷表示:“不学习,当工人的资格都不够。”

3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实践课程体系中缺少创新创业课程

从以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可以看出缺少创新创业课程模块。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创中学、学中创,实现与专业教学无缝对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因此,紧跟时代潮流,有必要增设1到2门的创新创业课程。

3.2 市场营销专业“双师型教师”缺乏,师资力量较薄弱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目前一共10名专业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1人,所占比率还是比较低的。师资是产教融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双师型教师比较了解企业对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可以引导学生升入企业从事和市场营销专业相关的企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企业岗位需求更匹配。而且双师型教师也可以为缺乏企业经验的专业教师或年轻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的师资水平。

3.3 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校企合作虽已初步成效,达成的合作企业增加,合作项目和合作协议也在增加,学生参与人数增多,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机制还不完善,校企合作方式主要是认知实习、企业顶岗实习、实训基地共建等,形式比较局限,其实在内涵发展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需要进一步探讨校企合作的创新形式、增设相应的实践模块,真真正正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来深化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做到专业知识有效转化。

4 产教融合视角下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为改进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更适合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结合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问题,从产教融合视角下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的一些新思路。

4.1 建设基于职业岗位及核心职业能力的实践课程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于实践课程体系来实现,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能力目标实现的关键。专业调查结果表明,市场营销专业的就业岗位群主要有业务型类、策划类、门店零售类、服务类、网络营销类五类岗位群,其对应的工作任务和能力目标及实践课程体系如下图1所示。

图1中实践课程体系由五大模块构成,如图中所示,专业认知实习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真实需求,明确学习目标,专项技能训练即课程内训,主要培养学生履行特定岗位职责所需技能,综合实训主要培养专业综合能力,前三个模块主要是从单项技能到岗位能力再到专业能力去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再通过企业跟岗实习和毕业定岗实习两大模块的岗位锻炼,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五大模块具体的课程内容见图2所示。

图1 市场营销专业岗位能力图

图2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模块图

4.2 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基地

以上通过对市场营销岗位群所需工作能力的分析,提出五大实践教学体系模块,这五个模块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依托于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因此为更好地落实于实践教学模块的实施效果,提出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基地,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产教融合的市场营销递进式实训基地模型

4.2.1 构建训练学生单项技能的模拟实训室

为实现图2所提出的专业技能实训和综合实训课程教学,需要建立ERP实训室、市场营销模拟综合实训室等,借助于市场营销专业的相关实训软件,模拟真实企业营销运营过程,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角色的参与来深化理论知识,全面了解市场营销的应用实践情况,提升学生市场赢下意识。

4.2.2 构建基于校内资源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为提升学生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可借助校内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目前2016级市场营销专业已有学生在校期间就在学校建立了小米授权店。学校可以给市场营销专业提供类似的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或者可以和现有的由学生创业的小米授权店合作,依托于这种校内经营性实训基地,教师根据课程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店实训,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角色设计不同的工作任务,由实训学生担任,例如针对师生可开展消费者需求调查、促销策划活动(根据不同节日需求)、销售目标及业绩等等。

另外由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主办、淬炼商学院承办的“创意杯”招生简章创意大赛,让学生自主设计学校的招生简章,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可以在此基础上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来共同指导学生完成营销调研、营销策划、营销预算等实践过程,提升师生实战营销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校企合作的比赛指导来培养和选拔公司需要的营销人才。

4.2.3 构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校外实习基地

目前,学校已组织学生前往山西省晋中市晋中城市规划展示馆、太矿电气公司、太谷县荣欣堂食品有限公司、晋中伊利乳业有限公司、山西孝义市鹏飞实业集团进行参观学习。并与山西孝义市鹏飞实业集团签下合作协议,学校可进一步借助学校合作企业平台推进工学结合班模式,即建立短期的如2-3个月的工学结合班,学生带着课程任务,到企业中边做边学,工学交替,在企业负责人和专业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企业的工作任务。比如,企业调研或企业销售,这种方式可以非常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战营销能力和职业能力。

5 结语

总之,通过本文对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市场营销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研究表明,市场营销实践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来依托于校企合作平台来深化理论学习,进一步依托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全面深入提升学生的单项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实战技能,为山西地方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市场营销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