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台+实体”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2020-05-28向红梅莫绍强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集团化职教产教

胡 敏,向红梅,莫绍强,明 伟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 404704)

0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要求“科学规划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完善现有职业教育集团的治理结构、发展机制”;《关于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教职成[2015]4号),对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现形式、保障机制等进行了科学部署;《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教职成[2015]9 号),要求集团化办学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人才需求,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鼓励跨行跨区跨界组建政行园企校产教融合联盟。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多措并举,促电商类、新零售类、智慧金融类、新一代电子信息类跨界融合,基于共投共建共享共生原则建立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培养大国工匠、电商跨境工匠。

重庆电子信息职教集团积极贯彻落实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产教融合的国家系列文件政策,服务国家“科教兴国”“创新驱动”“人才强国”“精准扶贫”“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1],瞄准重庆智能产业“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创新构建基于相互需求、产权介入与效益分享的“平台+实体”职教集团治理机制,形成“行企园所校”命运共同体。

1 构建“平台+实体”职教集团运行机制

重庆电子信息职教集团设立 “创新创业工作委员会”“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委员会”等管理平台,建立“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重庆通信行业校企联盟”等专业平台,建设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学院、VR+数字创意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打造ICT产业链产教融合创新实训基地、智能工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实体,创新构建“平台+实体”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实体”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

集团采取政府指导、地区高职名校牵头,“行企园所校”多方参与的组建方式,与电子、物联网等行业,华为、长安等领军企业,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等园区、信息安全应用等科研院所多主体密切合作,通过需求融合、组织融合、资源融合、文化融合,形成电子信息类校企互融、共生、共享、共赢新生态,推动集团化办学实体化运作。

2 与新零售、智能物流等行业龙头企业及新行业共建产业学院

依托职教集团和“行企园所校”命运共同体,多主体、多模式共建数字建造产业学院、医养康产业学院、VR+数字创意产业学院等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重点建设智慧商贸产业学院、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深化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合作,实质推进协同育人。

2.1 打造共生型的“产权介入”智慧商贸产业学院

共生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存在方式。[2]共生理念促进学校积极与办学环境加强联系,增强学校与外界的共生能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切性。共生理念推动行业和企业逐渐增强对人才的重视和投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3]对接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与京东、阿里巴巴等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资本、设备等“产权介入”方式,共建“产学研用创”一体的智慧商贸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实行股份制实体运营,设立产权视角下的现代治理结构,试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智慧零售、智能物流、数字金融、跨境电商四个实体运行事业中心。产业学院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培育团队开发课程教材、1+X证书标准,培养卓越工匠和技术能手。

2.2 基于智能制造、新零售人才需求,共建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技术融入”的方式,参与共建重电—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构建技术交流、师资共用、资源共享的立体化育人平台,并在全国职业院校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重电—长安模式品牌产业学院。双方形成“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研发”的技术融入机制,共同参与1+X证书标准制定、开发培训标准体系和课程,建立长安维修技师培训管理平台,培训长安欧尚汽车维修技师、新能源汽车维修技师、凯程汽车维修技师和国际汽车维修技师,服务于机器新时代智能制造新零售全产业链的电商、新零售等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行业、企业、园区、社区。

3 创新“行企园所校”紧密对接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面向先进制造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行企园所校”共建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市场化运作高质量开展职业培训。

3.1 建设“一地多点”华为ICT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携手华为、泰克教育集团,以重电为中心,在重庆永川、涪陵、万盛、渝北和英国雷丁大学等地,通过华为产教融合云平台,整合10 000家产业链生态伙伴资源,构建集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创新孵化、1+X认证培训于一体的“一地多点、线上线下共享”的华为ICT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力争建成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示。基地采用多元投入、标准化建设、实体化运作、公司化管理、区域化共享的方式,以泰克为主体推进运营管理。

3.2 建设“四中心一平台”数字贸易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对接数字贸易产业链,联合阿里巴巴、直通物流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共享“四中心一平台”数字贸易服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一是高水平建设客户体验、第三方电商运营、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货运代理等4个运营实训中心,通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实施和教学团队与基地企业运营业务融合,产教协同培养数字贸易服务复合型人才;二是以管理咨询、职业培训和双创工作室为载体共建数字贸易社会服务平台,面向重庆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和社会开展技术服务、1+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和认证、双创培训与孵化。

3.3 建设“三共三享”智能工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紧贴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需要,联合海尔数字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构建工业互联网虚拟仿真实训联盟;校企共同投入、共同建设、共同管理、互享资源、互享人才、互享成果,“三共三享”构建智能工业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实训基地采用先进的云平台进行管理,以实训教学、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为载体,开发“任务驱动式”的项目化教材及配套的资源库,育训智能制造卓越工匠和能工巧匠,开展1+X职业技能等级培训及证书发放,承办面向重庆电子信息职教集团和企业的职业技能竞赛。

猜你喜欢

集团化职教产教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甘南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打造集团化医疗航母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集团化 分级诊疗的催化剂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