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研究
——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20-05-28郑迦元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法治化营商优化

郑迦元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党校,重庆 402360)

0 引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就强调 “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这一大背景下,当代中国的各大城市都竞相大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其中,北京和上海等地区,更是被列为全国复制推广的示范点。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有必要对北京、上海等推出的优秀改革措施、基本经验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以期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发展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1 从数据入手:分析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

从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中国排名跃居世界第46位,部分评价指数实现了飞跃式的提升,而这也是以北京和上海为蓝本的指标评价体现。

表1 《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为改革而培训》中国指标部分

从表1中的数据整理得出,我国的10个主要一级指标较去年相比,“开办企业”和“获得电力”两个指标的指标数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十大最佳改革经济体,也是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唯一一个范例。除此之外,北京和上海更是针对市场主体营商便利度的提升,聚焦“三减”——减时、减节和减钱,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形成了一系列举措,让两地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京沪两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使其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的示范城市,也是大力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所提出相关重要指示的集中体现,是系统深入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成果,是进一步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客观反映。

2 京、沪两地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上的经验与特色

9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的通知》,其中,涉及北京、上海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在全国即将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十三个举措,归纳总结相关经验与特色,主要在于打造生态、市场、法治和政务,四位一体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模式。

2.1 完善线上服务平台,营造便民亲民的生态环境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营商环境的优化也需要线上服务平台的介入和支持。因此,北京、上海两地为提供更好的线上服务生态环境:一是实现了开办企业网上受理,将开办企业中所涉及的执照申请、刻章复印、信息录入等烦琐流程,统统实现线上受理;二是大力宣传政务服务线上办,企业在开办事项处理完成后,可以直接凭电子营业执照,办理开办企业后需要办理的相关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模式,大大节约了开办成本。

2.2 落实简政放权手段,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发展也需深入推进。为进一步落实简政放权,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北京、上海等地,一是实行了客户用电的线上报装,其中线上业务咨询包括:办理进程、电费信息、评价服务等,让客户体验到了流程的透明化和使用的便利化。二是简化了印章刻制的服务办理流程,让市监局和公安局把公章刻制过程简化再整合,实现章、照一起办,统一发。

2.3 健全联动监管机制,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2019年2月,习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提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从而,为我国营商环境的优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上海和北京市针对优化营商环境中面临的公开口岸收费以及基本问题解决执行难,制定了各单位联动监管的机制。一是设立目录清单,让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每年的口岸基本费用进行评估分类,实现多元化的联动监管。二是建立多方联动的监管执行机制,让公检法司四大局联合起来,打击商业罪犯,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2.4 完善服务优化措施,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

政务服务环境的好坏,决定了政府职能的运作是否科学和市场运行是否高效。北京、上海针对营造透明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提出要完善营商服务措施、优化服务质量。一是推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简而言之,“一窗办理”改革,就是让当事人可以在一个服务窗口,办理完所有的业务流程,尤其是重点推进不动产登记和税收业务。二是着力打造纳税“最多跑一次”。上海市相继推出三类清单,让249项事物实现线上全程办,提供了企业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

3 关于构建新时代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发展的几点思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必须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对标先进水平,以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3.1 以“智”为引领,打造规范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在世界银行所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就曾指明,对市场高质量的监督管理不能是减少监管,而是要提高效率,智慧监管。利用新兴的科学技术,将“互联网+”与监管相结合,创造智慧监管的流程全覆盖,将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等公司的网络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政府监管中,能够使信用较低的企业,及时被归纳为相关监督部门管理的重点审查范围之内,形成失信联动惩治机制,把市场的活力激发出发,但又使其在安全有序中运行。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政府部门的风险预警监管能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控制食品、药品安全,降低危险爆发系数,实现了全流程的智慧监督管理。

3.2 以“严”为引领,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就是要树立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法治意识,让法律部门出台契合实际的法律法规,使政府部门的办事行为有法律依据,推动市场环境的稳定化和可预期发展。同时,完善个部门的执法程序,严厉查处企业的违规行为,建立公正严明的执法体系,使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在风清气正的氛围中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厘清责任清单,不仅要让触犯法律法规的市场主体承担相应责任,政府部门如果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也必须严惩不贷,这样一来,才能够以“严”字为引领,构建公平正义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3.3 以“优”为引领,打造亲商便民的国际化营商环境

打造亲商便民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在于优化服务大众的体系。从主体着手,就是要实现协同化的发展,让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类的组织机构,充分协助政府部门,一同构建国际化优质的服务体系。从技术着手,就是要让新兴技术运用于政府的服务之中,让“互联网+政务”“掌上办”和“政务App”成为为大众服务的各类平台,从而打通信息孤岛。从制度着手,要加大力度推广审批制度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让窗口变一,服务变多,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与国际接轨。

猜你喜欢

法治化营商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