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下建筑火灾消防安全现状及设施优化应用分析

2020-05-26车耀

今日消防 2020年1期
关键词:消防栓控制室消防设施

车耀

摘要:地下建筑的火灾消防设施状况,影响着地下建筑的应急和疏散能力,因此也直接关系着公众的生命安全。本论文以地下建筑的火灾消防安全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理论对地下建筑火灾特点、地下建筑火灾消防安全现状、地下建筑火灾设施的优化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本论文对地下建筑的火灾特点进行阐述,包括火灾中伴随着有毒气体和大量烟雾、火灾中人员疏散困难、火势蔓延速度快,扑救困难以及对建筑物的破坏能力强等。其次,对我国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与阐述,主要包括三点,即消防设施投入不足,设施维护不善、地下建筑中人员防火安全意识不高、消防监督设备落后等。最后,本论文对地下建筑火灾消防设施的优化应用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优化供给水管和消防栓设置、提高消防控制室使用率、健全火灾自动警报设置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地下建筑;火灾消防安全;设施优化应用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中的建筑空间也不断被优化应用,从之前的地上建筑空间使用,到当前的地上建筑空间与地下建筑空间并用,建筑空间开发趋向立体化。当前我国对地下建筑空间的使用,主要包括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储物室等,在当前的建筑中,几乎每一栋写字楼、居住区、商业区都将地下建筑进行开发与使用。本质上地下建筑空间的使用,能够为居民提供便利、降低商户的生意成本以及提高地产开发商的盈利空间。但是,由于地下建筑本身的特性以及地下建筑管理上的落后,在地下建筑所带来的便利性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火灾安全隐患,不仅威胁着地下建筑中人群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也威胁着地下建筑以上的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为地下建筑作为建筑的基础层,其爆发火灾极易导致整栋建筑的安全问题。因此,对地下建筑火灾安全设施的优化应用,有着极端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日常火灾安全防范中的重点内容,更是为地下建筑构建安全保障的主要构成。

2地下建筑火灾特点

2.1烟雾中伴有有毒气体,能见度低

在地下建筑中发生火灾事故,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火灾的烟雾中,有一些有毒气体,导致火灾区域范围内会产生大量烟雾,降低火灾区域范围的能见度,为火灾的扑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干扰。地下建筑中火灾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

首先,地下建筑相对于地上建筑,密封性比较强,在火灾发生过程中,由于空气流通性比较差,会导致燃烧过程中不充分燃烧的程度比较高,加上与地下建筑中一些物品的接触,或在火灾中释放出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为扑救工作带来困难。与此同时,由于地下建筑中空气流通性比较差,有毒气体无法快速排出,也威胁到了火灾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其次,地下建筑火灾发生过程中,由于建筑空间内氧气含量比较低,导致燃烧的不充分,加上地下建筑中的空气湿度比较大,以及燃烧中遇到一些水分含量较高的物品,会导致其释放大量的烟雾,降低了火灾区域范围内的能见度,为扑救工作带来挑战。

2.2火灾中人员疏散困难

对于地下建筑中的火灾来说,人员疏散困难也是其一个主要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地下建筑中的亮度比较低,自然照明的能力不足,只能依靠灯光等进行照明。但是在火灾发生以后,为了避免火势的扩大以及产生爆炸或者对整体电路的影响,一般都会先切断电源,这就造成了在地下建筑中发生火灾以后,只能依靠应急照明进行照亮,而一般应急照明灯的数量较小,亮度也相对较弱,在缺乏可见度的情况下,人员疏散就显得比较困难。

其次,地下建筑中的疏散渠道比较少,并且渠道比较固定,疏散距离比较远。相对来说,—般地下建筑物的面积都比较大,空间范围比较广,而地下建筑一般疏散渠道和应急渠道比较少,与空间范围的距离也比较远,导致在火灾发生以后,因为人员疏散时的拥挤问题,不能尽快对人员进行疏散。

最后,在一些地下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建筑中,遇到火灾以后人员疏散量比较大。地下商场在遇到火灾以后,如果和其经营时间段重合,一般来说人群量比较大,在进行疏散的时候,人群数量与疏散渠道不成比例,造成疏散过程的困难。

2.3火势蔓延迅速,扑救难度大

在地下建筑中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也是其特点之一,这也提高了消防人员扑救工作的难度。一方面,地下商场建筑、地下车库中物品的可燃度比较高,在地下商场中,一些衣服、小食品等本身就具备可燃性,如果遇到烟头以及电路老化带来的燃烧等,火势会迅速蔓延起來,地下车库中由于停放大量车辆,在高温的情况下会导致车辆油箱爆炸,成为火势蔓延的助力。另一方面,由于火势蔓延比较迅速,加上地下建筑中可见度比较低,消防扑救人员难以迅速确定火势的位置,并且针对性扑救困难比较高,由此带来扑救工作的困难。

2.4对建筑物破坏度强

地下建筑由于密封性比较强,导致在火灾过程中建筑空间的温度迅速升高,在高温的情况下一方面会为火势的推进提供条件,甚至带来一些物品的自燃,另一方面高温炽热也会对建筑物本身造成冲击,导致建筑物出现崩塌、裂纹等质量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地面建筑物的安全。

3地下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3.1消防设施投入不足,消防设施维护不善

随着我国在消防制度方面的不断完善,以及监管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地下建筑在消防基础设施设置上日趋完善。但是这其中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即部分开发商考虑到经济效益,在对消防设施购置、防火装置安装等流程中,存在着购置质量较差的消防器材,导致火灾事故发生以后,自身的消防器材可用能力较差。另外,由于开发商自身在地下消防设施的监管能力较差,很多消防制度执行能力较弱,尤其是在地下建筑中严禁堆放杂物、禁止吸烟等规定形同虚设,进一步提升了消防安全隐患。同时,在较大的地下建筑空间中,消防设施与空间面积不成比例也是一个明显的问题,这不仅是在房产开发与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在地下建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消防设施在装置以后,多数地下建筑负责方不能够对消防设施进行及时质量检查,对有问题的消防设施进行及时维护与修缮,导致消防设施在应用过程中的质量不能保证。

3.2地下建筑中人员防火安全意识不高

对于我国的地下建筑消防安全来说,地下建筑中人员防火安全意识不高也是其中存在着的一个主要现状。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即是地下建筑中的流动人员、安保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三个方面。

首先,地下建筑中的流动人员主要包括消费者、居民等人群,这类人群由于自身对消防安全的意识比较薄弱,在购物或者停车的过程中,不能够良好的按照地下建筑管理方的要求进行禁烟等行为,在地下建筑中出现明火以后,很有可能会导致地下车库的起火,进而导致火灾的发生。

其次,我国地下建筑中的安保人员也存在着自身素养不高、年龄较大的现状,其在日常工作中担负着地下建筑消防制度的执行工作,直接影响着消防安全隐患的存在和扩大。地下建筑中的安保人员在消防安全意识上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自身不能贯彻消防制度的要求,缺乏禁烟、检查安全装置等意识。其次对流动人员的管理上也不到位。

最后,我国地下建筑中的管理人员自身消防安全意识也相对薄弱,导致在对日常消防防护工作中出现监督缺位的现象,相关消防安全制度形同虚设。并且地下建筑管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还体现在缺乏对流动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缺少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活动。

3.3消防监督设备和技术落后

现代消防要求在建筑中的防火灭火装置要达到现代化、消防防护体系达到现代化以及消防监督设备和技术达到现代化,随着我国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消防灭火装置以及消防防护体系上都有不断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凸显出了消防监督设备和技术的落后。在地下建筑中消防监督设备主要包括烟雾报警器等装置,消防监督技术主要包括对消防设施的监督技术、对建筑空间内线路等消防安全隐患的监督技术等。但是我国当前大多数地下建筑管理方在消防监督设备与技术方面,还停留在“被动性”的落后层面上,消防监督与报警体系不完善(如自动报警系统与灭火系统之间缺乏联动能力),相关消防检查与监督技术落后(如缺乏对相关灭火设施的定期检查,导致一些灭火设施“带病工作”),导致一些消防仪器设备出现问题,从而降低了整体的消防应急能力。

4地下建筑火灾消防设施优化应用

4.1優化供给水管、消防栓设置

给水管、消防栓以及消防灭火器等是地下建筑中常见的消防灭火设施,也是对控制火情最为有效的设施。对给水管、消防栓以及消防灭火器进行优化布局设置,能够直接提高地下建筑的消防安全保障能力。

在供给水管的布局中,应当结合消防栓的布置点,进行室内给水点设计以及地下建筑使用空间以外的给水点设计,要确保在火灾控制的过程中,能够有机给水点的存在。在室内给水点布局上,要按照地下建筑的空间和使用面积,进行合理布局,保证给水点能够兼顾所在区域范围,在室外给水点的布局上,应该设置四个给水管相对较粗的给水点,在室内给水点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保证消防用水的布局,同时要对给水管进行定期检查,防止因给水管断裂等造成的给水问题。

在消防栓和消防灭火器的布置上,也要根据地下建筑空间的具体使用情况,设置适合数量的消防栓以及消防灭火器安置点,同时地下建筑管理方也要后备一定数量的消防灭火器,提高应急灭火能力。此外,在消防栓布置的过程中,一定要安装测压装置,确保消防栓水压制在0.1-0.14MPa之间,防止消防栓水压过大,造成消防灭火过程中的次生故障,扩大人员伤亡。在消防栓的布置上,要充分结合建筑空间的使用情况以及建筑空间的大小,按照与建筑空间的使用比例进行设置,确保水枪、水带、报警按钮和消火栓箱的正常,并在设置完成以后,进行安全检测。

4.2提高消防控制室使用率

消防控制室在消防灭火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在日常的消防设施运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灭火过程中,消防控制室主要的作用在于火灾警报系统、灭火控制设备、报警信号接收和处理等,因此,在地下建筑火灾的消防设置应用中,一定要提高消防控制室的使用率,从而来对其他设施的运行进行优化和监督。

首先,提高消防控制室对消防设施、工作人员的监督能力,在此过程中消防控制室要与安保部门、后勤部门保持联系,在遇到建筑空间内的消防隐患信息以后,及时进行联动处理,并且要对消防控制室专门安排有关人员进行值班,保证其正常运行。

其次,消防控制室的设置和布局上也要进行优化,这是其使用效果发挥的关键。根据地下建筑的空间大小,保证消防控制室的数量,如在地下商场中要保证消防控制室数量在两个以上,在消防控制室的布局上,尽量具有地下建筑的靠墙位置,并要距离安全出口较近,能够保证火灾发生过程中充分发挥消防控制室的作用。

最后,发挥消防控制室的神经中枢作用,要确保消防控制室对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广播设施、消防应急设施等的控制,并在该控制室的控制过程中,保证将上述消防控制设置进行体系化运转,对消防系统的运行进行远程控制。

4.3健全火灾自动报警设置

在地下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包括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区域报警系统,具体来说包括烟雾报警器、自动喷淋系统等。在地下建筑火灾消防设施的布置中,要加强消防控制室中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区域报警系统的使用,并对这三种报警系统进行优化与联动,将这三种报警系统与自动喷淋系统等进行联动处理,能够在警报信息发生以后,进行自动喷淋等简易性的灭火处理。此外,还应该在三种报警系统中引入应急广播控制等,并建立起这三种报警系统之间的联系,提高消防控制室的应急能力。

5结语

地下建筑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优化空间使用的一种拓展,在对其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地下建筑的特点,进行消防灭火设施和应急处理设施的强化,地下建筑的火灾相比地上建筑的火灾更具有破坏力,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整栋大楼的安全性,对其进行消防设施的优化布置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消防设施的布置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地下建筑的使用来进行,做到对火灾的“消”与“防”。

猜你喜欢

消防栓控制室消防设施
消防控制室 “假人”值班被处罚
生活中常见固定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基于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问题的有关思考
浅析多消防控制室合并联网改造
超高消防栓(大家拍世界)
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结构设计探讨
浅谈建筑消防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论如何加强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
一种消防栓
流泪的消防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