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现状研究

2020-05-26丁鹏

青年生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发展现状

丁鹏

摘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推进的工作,是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之间的技术,是竞争前技术,具有潜在商业价值,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位根据研究共性技术理论知识,定义了产业共性技术,通过资料收集研究,阐述了我国共性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共性技术;竞争前技术;发展现状

1.产业共性技术的提出

(1)科学发展与技术发展的一体化

在科技时代到来之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分支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和技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趋势愈加明显,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时代逐渐显现。科学是无国界的,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也是政府最为重要的领域,研究者还发现,在复杂的技术体系中,有一类基础性的通用的技术,也具有準公共物品的性质,而且需要政府的干预。这类技术就是共性技术。也就是说,科学与技术的特征基本相似,所以大可不必进行特定的划分。有一个现象表明,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的周期越来越短。从20世纪初期的30年,到20世纪中叶的5年,其周期变化速度十分明显。科学研发与技术发明已是密切相关,无法分割。

(2)研究开发的分层化增强

科学研发与技术发明一体化的趋势,尤其是产业技术一体化的趋势,也就是说,许多基础性技术在某个产业里是可以共用的,并为这个产业带来可观的效益。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个企业在开展技术开发活动过程中,都会感到单独的个体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是十分困难的,能力有限,无法完成从基础科学到专有技术的一些列创新研发工作,由此产生了许多研发工作外包的情况。一方面,产业共性技术处于政府和企业为了获利而需要这种技术为关注点的中间地带。产业共性技术既不是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也不具有商品性的独占性,研发成本高,风险大,政府不愿意一手包办,企业也不愿意提供技术分享,因此很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

2.产业共性技术的概念

产业共性技术与共性技术在概念上不做区分,两者可共同称为共性技术。一般国外的叫法多为共性技术,而国内多为产业共性技术。共性技术最早在我国提出的时间是1983年,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就有一项政策目标:支持共性技术研究。随后,在‘九五和‘十五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中,以及部委的计划中都有提到过共性技术的发展。但在政府文件中,并未对共性技术的概念作出确定的解释,也就是说,目前在我国还没有确定共性技术的定义。

我国虽然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关于共性技术的研究是比较广泛的。天津大学彭赓等从应用范围和对社会产生的广泛影响的角度提出了‘通用技术的说法。清华大学的李纪珍认为,共性技术是可以在多个领域内已经或未来产生广泛影响,其R&D成功可以共享,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具有推动作用。国务院发展中心的马名杰认为共性技术的概念来自政府政策的实践总结,而并非理论分析的结果,从政策角度来看,马名杰对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判标准进行了阐述,认为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产业发挥作用的技术,是一种竞争前技术。

3.产业共性技术的特征

根据国内外共性技术的文献研究以及我国关于共性技术的发展情况,认为产业共性技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性。产业共性技术是后续技术开发基础,能够为特定的、专有的技术提供指导、技术手段的基础性技术。

(2)通用性。产业共性技术可以为一个产业的多个企业共同享有,也可以说是多个产业的技术平台。产业共性技术的通用性表明了共性技术的非排他性和非完全竞争性,可以从知识和技术两个方向产生外溢效果。

(3)风险性。由于某些产业的复杂性,研究共性技术大多会涉及多个领域,而开发共性技术的周期比较长,预期收益又难以预测,因此,共性技术的开发就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投出资金去研究共性技术,都要具备强大的技术预见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

4.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现状

(1)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市场失灵

从共性技术的特性来看,共性技术处于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中间位置,明显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再者,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具有开放性,除研发机构以外,其他企业可以无消费的将共性技术的研发成果拿来使用,这会为研发机构造成巨大的损失。我国大部分企业都会将自己的大部分收益用来研发快速提高竞争性的专有技术,只有一小部分经费研发共性技术,而研发共性技术的成本和风险都很高,因此,企业大多单独研发,不会将技术共享,市场上也就没有共性技术可以供给。一般情况,政府应主导共性技术的研发,因为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能为国家发展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但由于资金庞大,政府也不愿一手包办,共性技术的研发搁置不理,最终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无法供给共性技术,导致市场供给失灵。

(2)共性技术研发组织模式不牢靠

目前我过大部分研发机构都是由企业与研究所、高效之间进行合作,在高效建立研发小组,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而研发小组里的成员大多都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在研发工作的同时还要担任课程任务。共性技术的研发耗时耗钱,也有可能因为某一环节的错误,导致研发失败。一方面,共性技术的研发需要持续投入资金,中间也会产生失败,如果企业不再继续投入资金,那么研发将会中断,研发成果也会被埋没,浪费了小组成员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许多研发小组都会招进自己的学生进行实习,所以还要考虑研发的任务是否符合教学规定等等,所以,这种合作式的研发小组不愿意接受高难度的研发任务,共性技术的研发也就迟迟无人执行,造成组织失灵。

5.结论

基于以上的研究论述,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现状有两点:一是没有‘领导者,由于共性技术的商业价值无法确定,政府和企业都不愿意主导共性技术的研发,导致市场没有共性技术的供给;二是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目前大多数的研发机构没有能力胜任共性技术的研发,所以,也迟迟没有可能供研发的机构。因此,针对我国的共性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关键就是打破现在的僵局,政府主导,多产业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工作。

参考文献:

[1]莫天生.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述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0):129-130.

[2]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概念、分类与制度供给[J].中国科技坛,2006(03):45-47+55.

[3]郑月龙,杨柏,王琳.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行为演化及多重失灵研究[J].科研管理,2019,40(05):164-174.

[4]魏春艳,李兆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研究述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3(02):16-22.

[5]方明.企业成长的动态分层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62-68.

猜你喜欢

发展现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电力变压器绕组轴向振动稳定性分析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