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材料特性优化实验教学

2020-05-26朱建英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2期
关键词:金属棒温度计油墨

朱建英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依据实验设计开展探究性实验,在此过程中势必要考虑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怎样有效使用这些材料的问题。学生把握好材料的特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开展实验。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材料特性,优化实验教学呢?下面以《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探讨。

温度计的选择

《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用一根浸在热水中的铜棒来导入新课,聚焦“露在外面的铜棒是怎么热起来的”“热在铜棒上是怎么传递的”等问题。接着,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让“看不见”的热传递过程“可视化”,并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抽象概括,建构热传导概念。但笔者观察几位教师多次执教本课后,发现大多数学生设计教科书上要求做的实验时,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用常规的、玻璃制成的温度计去测一测在一端加热的铜棒不同部位的温度,通过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来“看见”热的传递。究其原因,是因为热与温度计联系紧密,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温度计的特性比较熟悉,很容易想到用它来测量。但是,这种常规的温度计有它的局限性,这个实验使用常规温度计显然是不合适的。

有位教师在执教《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时,当学生提出用温度计测量时,他没有马上告诉学生为什么不可以用常规温度计,而是顺着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思考、讨论应当如何测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最后再引导他们观察常规温度计的特点,发现它存在显示滞后、读数慢、测量位置不方便、温度计液泡不宜接触加热的金属棒等问题,当学生感觉这种温度计不方便使用而不知所措时,教师顺势出示数显温度计传感器(如图1),并介绍了它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解决了他们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如何使用数显温度计测量并观察热传导现象呢?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数显温度计的特性,进行了以下探讨:

师:用数显温度计测量金属棒的哪个位置?

生:中间位置。

生:用一个温度计看不出传导现象,最好多用几个。

师:要几个?怎么放?

生:4个可不可以?排列在金属棒上。

师:对这4个温度计还有其他要求吗?

生:间隔的距离要一样。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板书:在金属棒上画上温度计,并为温度计标上名称。)

师:准备什么时候测温度?

生:过几分钟。

师:刚开始加热的金属棒,前端变热比较快。

生:过几分钟看,热早就传过去了,还是时间短一点吧。

生:半分钟差不多了。

生:多测几次,就可以看到热是怎么变化的。

生:我觉得加热前就应该测一下,这样与加热后就有比较了。

以上教学,教师没有打断学生的思维,保证了学生设计实验时思维的连续性,让他们认识到设计实验时了解实验材料特性的重要性。

温变油墨的运用

许多学校没有数显温度计,那么设计什么样的实验可以让热传导现象外显出来,方便学生观察、认知呢?教学中常见的实验方法有:用凡士林把火柴等距离地粘在铁条上,加热铁条的一端,观察火柴掉落的顺序;将蜡油等距离地滴在金属汤匙柄的前端、中间和末端,用酒精灯分别在汤匙前端、中端和末端加热,观察不同位置上蜡融化的情形。但从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实验在具体操作时暴露出诸多弊端:学生用凡士林粘火柴或滴蜡油时往往控制不好,实验过程复杂且耗时长,容易使学生产生热是呈阶段性、跳跃式向外传递的错觉,不能直观观察到热的连续传递过程,不利于学生有效建构热传导概念。

有些教师在设计热传导实验时,选用了温变油墨。温变油墨又称热变色油墨、热敏油墨,它可以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迅速改变颜色,从而使被着色物体具有动态变化的色彩效果。有位教师执教《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温变油墨的性質,在后面设计“看得见”的热传递实验装置时尝试使用这种材料,设计了以下活动:

教师准备了一个黑色的陶瓷杯子,拿起热水壶说:“老师给大家表演个魔术,要睁大眼睛,看看谁能解密。”此时,一双双小眼睛都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教师慢慢地往杯子里倒上热水,杯子表面的黑色从下而上慢慢褪去,展现出里面的图案。看到这种神奇的现象,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跃跃欲试地想说说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杯子外面有一层特殊的、神奇的材料,遇到热会发生变化。虽然学生不知道这种材料的名字,但是他们认识到这种材料的神秘特性将在设计实验时发挥重要作用。

教师用魔术、游戏、动画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实验材料的性能,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没有简单、直白地介绍温变油墨,而是采用魔术的方式揭开温变油墨神秘的面纱,既充满了趣味性,又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温变油墨的特殊性能。

当学生熟悉了新材料的特性后,教师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设计实验: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让我们看到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各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分小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将这种特殊的材料涂在金属棒上,放进热水里就可以看见了。

生:放进热水里的部分涂上,上面不需要涂。

生:我觉得浸到水里的部分可以不涂,只涂上面。

生:应该整根都涂,这样一进到水里就会从下面开始变色。

生:把特殊材料换成温度计测量也可以知道热量有没有传过来。

生:温度计不好固定在金属棒上。

学生紧紧围绕着主题展开讨论,既有与他人思维的对比,也有对自己思维的审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因为熟悉了材料的性能,材料对他们的思维具有引领作用,他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实验目的更加明确,设计更加合理,他们的科学思维在讨论、质疑、辨析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金属棒温度计油墨
自制温度计
对一道电磁感应高考题的科学性探究
温度计为什么 能测温度?
日本油墨出口下降
小学科学热的传导实验反思与改进
温度计的制作原理
落伍的图标
余怒(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