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的一生》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2020-05-26尚秀芬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2期
关键词:蚕蛹本课研讨

尚秀芬

《动物的一生》单元的前身是2007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动物的生命周期》。与原单元比较,增加了“认识其他动物的卵”“动物的繁殖”,将原来的“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和“我们的生命周期”两课合并为“动物的一生”。本单元内容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关于蚕个体的”,从蚕卵孵化到蚕蛾死亡,最后總结蚕的一生;另一条是由蚕的研究引申出来的对其他动物的认识,包括其他动物的卵、其他动物的繁殖、其他动物的一生。

本单元共8课。每课都由聚焦、探索、研讨、拓展四个板块组成,遵循学习周期理论,构成每课的主体学习活动。课文中还有一些插入的小板块,包括科学词汇、资料、提示、对话框、记录表、活动手册等,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提供实践操作和思维发展的“脚手架”。

单元设计思路

1.课题的提出

本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以课程标准中生命科学领域3~4年级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秉承了教科版《科学》教材基于儿童的立场和基于科学的立场的教材设计理念,传承了养蚕的传统内容。调查表明,养蚕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科学实践活动。本单元通过引领学生亲历养蚕的科学实践活动,使其了解蚕的一生及其生命活动,由此拓展到对更多动物的繁殖及其一生的认识,初步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期望达到课程标准中3~4年级生命科学领域“知道动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学段目标和“举例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的学习目标的要求。

单元题目确定为《动物的一生》,是因为“一生”一词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普适、亲切,通过观察动物的一生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更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本单元的价值追求是:用饲养蚕与观察研究蚕的科学实践活动,承载科学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思维的发展、科学态度的形成, 建立科学与人类生活联系紧密的认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2.内容选择

本单元内容的选择基于教材的顶层设计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动物的一生》单元与一年级《动物》单元相关联,是基于一年级对动物的学习,是对多种多样的动物、动物的生命需求、动物的特征等认识的进一步发展。还与后面的《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相关联,共同构建“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的学段目标。

3.内容组织

本单元以饲养和观察蚕为主体活动。第1、3、4、5、6课以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为主要线索,其中第4、5、6课的拓展活动,由对蚕的认识拓展到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第2、7、8课分别由第1课蚕卵延伸到对其他动物卵的认识;由第5课蚕蛾的繁殖延伸到对其他动物繁殖方式的认识;由第6课对蚕的一生延伸到对更多动物的一生的认识。整个单元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动物在每个发展阶段身体的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用于满足其生长、生存的需要;尽管动物多种多样,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同之处。在构建这些认识的过程中达成相关科学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认识其他动物的卵、繁殖和生长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初步帮助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第1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本课作为单元的起始课,需要为蚕宝宝的到来及长期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做好必要的准备。蚕卵是蚕一生的起始阶段,观察蚕的一生应该从观察蚕卵开始。本课包括“观察蚕卵”“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做观察计划”三个主要活动。

1.聚焦

聚焦部分包括三个问题。“你养过蚕吗?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是教师对学生养蚕经历及关于蚕的已有认知的了解,也可以说是本单元学习的前概念测查,意在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找到教学的起点。“蚕卵是什么样的?怎样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变化呢”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研究蚕的一生应该从研究蚕卵开始。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是一个长期观察的过程,需要基于真实观察来获取信息、构建认知。养好蚕和做好观察计划是本单元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2.探索

活动一是观察蚕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刚产出的蚕卵一般为黄色或淡黄色,之后会变成灰绿色或紫褐色的。蚕卵大多数为长1毫米、厚0.5毫米左右,呈中间内凹的圆饼形。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蚕卵活动的时候,应指导他们:

(1)将蚕卵放在白色A4纸上进行观察;

(2)保护好蚕卵,不要让蚕卵受到损伤;

(3)先用肉眼观察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组内交流描述蚕卵的形态特征;

(4)再使用放大镜和尺子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5)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用恰当的语言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活动二是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教学时要提醒学生:

(1)在纸盒上扎一些孔,并把纸盒放在通风的环境中。及时清理蚕房,保持干净的环境。

(2)适宜蚕宝宝生长的温度是20~25℃,要将它们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并确保它们的安全,不能与蚂蚁、蟑螂等动物接触。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指导学生用透明塑料盒作为蚕房,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蚕。最好在蚕房中放一个温度计,及时了解温度是否适宜。

活动三是制订观察计划。教材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观察计划。观察计划应包括:饲养时间和地点、选择的食物、观察记录方法、观察记录内容。观察记录内容应包括:时间、温度、体长、吃食情况、排便情况、活动情况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独立完成这样一个长期观察计划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一个范本,让他们参照制订本组的观察计划。

3.研讨

研讨中的三个问题基于探索活动的思维加工过程,可以嵌入3个探索活动中进行。“蚕卵是什么样的”可在探索活动一后进行。“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可在探索活动二时进行。“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应基于探索活动二、三进行,不仅包括做好观察计划,还包括养好蚕。

4.拓展

本课的拓展活动要在课后进行,重点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及孵化出蚁蚕的过程,提醒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下来。

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本课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认识更多动物的卵。通过观察鸡卵的内部结构,推测鸡卵各部分的作用,帮助学生构建卵的结构模型,进一步理解卵中孕育着新生命,卵内有可供新生命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学习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认识世界。

1.聚焦

本课聚焦的话题是“认识动物的卵”,包括观察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及卵的内部结构,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

2.探索

活动一是观察不同动物的卵。这里主要是观察卵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目的是感悟动物卵是多种多样的,从另一个侧面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世界。教科书上提供了6种动物和它们卵的图片,其中蛇、鸡、龟卵外面都有钙质的硬壳;鱼、蛙、蚂蚁卵的卵壳相对较软。教材要求确定一个标准给动物卵分类,意在引领学生学习用分类的方法研究纷繁复杂的生命世界。执教本环节时,教师要提前收集一些典型动物的卵,包括有钙质卵壳的卵和没有钙质卵壳、相对较软的卵。之后,再补充更多动物卵的照片或视频,指导学生确定标准给动物卵分类。可以按是否有硬壳,也可以按大小、所在的环境等分类。

活动二是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鸡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物卵,相对于生鸡蛋,三年级的学生对熟鸡蛋内部的样子更为熟悉。教科书上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印象中鸡蛋内部的样子,以激发他们研究鸡蛋内部结构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切开的熟鸡蛋,这样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但熟鸡蛋中不容易观察到胚盘部分。最后观察生鸡蛋,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关于鸡蛋内部结构的认识。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观察到的鸡蛋的内部结构时,要求他们主要体现出卵壳、卵白、卵黄、气室、胚盘等结构,无须刻意要求画熟鸡蛋还是生鸡蛋。

3.研讨

研讨的两个问题是基于探索活动提出的。关于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功能,教师可以在学生观察活动结束后,引领他们进行推测,领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再辅以视频资料,帮助他们建立认识。

4.拓展

本课的拓展活动需要在课后进行,重点观察记录蚕幼虫阶段的生长变化及生命活动现象。选择一只蚕进行重点观察,目的是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将一枚硬币放在中间,可以直观地看到蚕身体大小的变化,为学生描述提供了参照物。课堂上,教师应做适当的指导,保证学生课后观察活动的有效性。

第3课《蚕长大了》

本课是第一课的延续,研究的重点是蚕的幼虫。课堂观察对象是处于四龄期左右的幼蚕。主要目的是观察研究蚕幼虫的身体特征及行为习惯,继续学习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1.聚焦

本课承接第2课的拓展活动,在学生观察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聚焦为研究蚕的幼虫,包括幼虫生命活动现象及其外部形态特征。

2.探索

活动一是观察蚕的生命活动现象。教科书提供的信息是:

(1)通过现场观察蚕房中蚕的行为,描述它们的生命活动现象;

(2)通过观察蚕房中蚕的变化,推测蚕的生命活动。

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蚕在蚕房中的活动情况,指导学生观察蚕房中的粪便、桑叶被吃留下的痕迹、蚕丝以及蜕下的皮等,推测这些是由蚕的什么生命活动产生的。指导学生比较现在的蚕与之前观察的蚕有什么不同,关注蚕的生长变化。还要指导学生用科学词汇“幼虫”替代“蚕宝宝”。

活动二是观察蚕幼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蚕的身体结构可与蚕的活动结合起来,了解蚕的身体不同部分的功能,要求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幼虫的外部形态。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进行有序观察,区分蚕的身体的头、胸、腹;观察蚕的身体的细节,观察头、胸、腹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進一步理解动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3.研讨

研讨中的三个问题以蚕的观察活动为基础,是对前面观察活动获得信息的抽象概括过程,可在观察活动结束后进行。通过研讨,引领学生达成共识: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的许多细毛变得光滑等。蚕的幼虫可以用眼、皮肤等器官感知周围环境。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空气等。

4.拓展

本课的拓展内容是为蚕吐丝结茧做好准备,关键点是为蚕提供固定蚕丝的地方,便于其结茧。教科书提供了两种方法:用硬纸片做格子和用麦秸打结做成架子。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改造蚕的家,为其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

蚕结茧后经过2~3天,就会变成蛹,所以本课教学最好在蚕结茧3天后进行。本课包括两个主要活动:一是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进行交流;二是观察蚕蛹的形态结构特征。前者重在研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后者重在研究此阶段蚕的外部特征。

1.聚焦

本课教学聚焦到两个方面:一是交流课前的观察活动——描述蚕的结茧过程;二是观察蚕蛹的形态特征。

2.探索

活动一是描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蚕吐丝的过程不可能刚好发生在课堂上,所以要基于课外的观察活动进行描述和交流。对话框提示学生描述蚕吐丝时头部的变化,学生会发现蚕吐丝时头部会来回摆动,目的是将蚕丝拉出来,将自己包裹起来。教科书上呈现的不同阶段的蚕的图片,为学生的观察与交流提供了支撑。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结果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蚕吐丝结茧的过程。要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一要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成果,二要评价学生语言描述的情况。

活动二是观察蚕蛹。蚕蛹是蚕一生中最脆弱的阶段,蚕通过结茧将自己包裹起来,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这个阶段学生直接看到的是蚕茧,而不是蚕本身。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用摇一摇、听一听、对着灯光看一看等方法,确定蚕在蚕茧中。引导学生推测蚕茧中的蚕可能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推测时,要让他们陈述推测的理由。对于蚕蛹的观察,需要借助放大镜,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回顾蚕幼虫身体结构的基础上,对照蚕幼虫观察蚕蛹,重点观察头部、胸部和腹部的样子,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观察的结果。

3.研讨

研讨部分包括三个问题。“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的研讨基于本课和上一课的观察活动。对于“蛹还会变化吗?它有可能变成什么样子”,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无须评价推测是否正确。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推测的理由。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后续观察的兴趣,引领学生提升根据观察预测事物未来发展方向的意识和能力。

4.拓展

本课的拓展活动由蚕蛹拓展到了解其他经历蛹阶段的动物。本内容与第5、6课的拓展内容,共同帮助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建立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布置给学生,让他们收集一生中有蛹这个阶段的动物。

第5课《茧中钻出了蚕蛾》

蚕蛾是蚕的成虫,由蚕蛹发育而来。本课包括三个主要活动:一是基于课前的观察记录,交流近一段时间所观察到的蚕蛾破茧而出、蚕蛾交配、产卵等生命活动现象,继续建构对蚕一生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二是观察蚕房中的蚕蛾,认识蚕蛾的外部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三是比较蚕蛾和蚕蛹的外部特征,建立蛹和蛾的联系。

1.聚焦

聚焦部分揭示了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蚕蛾,包括观察蚕蛾的外部形态特征和蚕的生命活动现象。

2.探索

活动一是交流这段时间的新发现。蚕蛾破茧而出的过程不可能刚好发生在课堂上,所以课外的观察活动非常重要。本环节一是通过交流活动促进学生的课外观察;二是帮助学生构建蚕一生的生长变化的完整认识。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第4课的展示交流方法,介绍自己的新发现。引导学生相互评价,评价课前的观察记录情况、语言描述情况,培养他们表达交流、评价、反思的能力。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录制的视频,也可以利用自己事先准备的视频,帮助学生完善蚕蛾生长发育及其生命活动的观察。

活动二是观察蚕蛾。引导学生继续学习观察研究生物体的外部形态结构特征的方法,建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认识。蚕蛾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教科书给出昆虫的概念,是为了引领学生由蚕拓展到对昆虫这类动物的认识。与以往不同的是,昆虫的概念不是学生建构的,而是直接给出的。教学时,教师应继续引领学生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由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生物体的外部形态特征,引导学生识别蚕蛾身体各部分的结构并推测其功能。

活动三是比较蚕蛾与蚕蛹。蚕蛹羽化成蛾是在茧中完成的,学生无法观察到蛹发育成蛾的过程。蛹和蛾的外部形态差异较大,但结构又趋于一致。教学时,教师最好能再次给学生提供蚕蛹,让他们对比观察。如果找不到蚕蛹,可以提供蚕蛹的照片,指导学生结合上一课关于蚕蛹的观察记录,与蚕蛾进行比较,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形成蚕蛾是由蚕蛹发育来的认识。

3.研讨

研讨的两个问题要基于探索活动的交流与观察活动展开。“哪些动物的形态结构与蚕蛾相似,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指向昆虫类动物,结合探索活动二进行。“蚕蛾的哪些行为与繁殖后代有关”,引领学生发现雌雄蛾交尾与雌蛾产卵等行为与繁殖后代有关,结合探索活动一进行。

4.拓展

本课拓展活动的内容是基于昆虫概念认识更多的昆虫,目的是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教科书中提供的蚂蚁、蜻蜓、蝴蝶具有昆虫的共同特征,蝙蝠、蜂鸟、壁虎不是昆虫。教师要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认识更多的昆虫。

第6课《蚕的一生》

本课是学生长期观察研究蚕之后的总结课,学生既要梳理自己积累的观察记录,经过集体论证在全班范围内达成对蚕一生的生命历程的认识,也要梳理观察记录、研究动物、饲养动物的方法,提升饲养与研究动物的能力,为以后更深入地研究动物打下良好的基礎。

1.聚焦

本课是在学生养蚕活动后进行的,这时大部分蚕交配、产卵完成繁殖后代的任务后已经死亡。聚焦部分说明本课的任务是总结饲养、观察、研究蚕生长变化的方法,形成关于蚕一生的生长变化的完整认识。

2.探索

活动一是开展关于蚕一生生长变化的展示交流会,这是本课的主要活动,后面的探索及研讨内容都以此为基础。要求学生展示养蚕以来的观察记录结果,交流养蚕及观察研究蚕的体会。对话框及提示板块提示学生不仅要交流方法和知识方面的收获,还应交流科学态度方面的收获,鼓励学生用视频、照片等多种方法展示交流。

活动二是给图片排序。意在引领学生整合阶段性的观察结果,将零散的认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的完整认识。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给教科书中的8幅图编号,再按顺序将编号填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如果学生有能力,让他们按顺序画在活动手册上,更有意义。

3.研讨

研讨部分包括三个问题。问题一要求学生基于真实的观察记录,整理每个阶段蚕经历的时间,从而计算出蚕一生所经历的时间。可分四个主要阶段计算:蚕卵孵化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问题二指向蚕具有生命周期现象。新的蚕卵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会孵化成蚁蚕,开始新一轮的生命历程。这样不断往复,使得蚕可以世代相传,种族得以延续。问题三是基于养蚕得失的交流,主要认识“动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期望学生通过亲历养蚕活动,形成蚕的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的认识。

4.拓展

由蚕的一生拓展到认识更多昆虫的一生,意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与第4、5课教学内容共同帮助学生构建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帮助他们理解昆虫的一生有的有蛹期、有的没有蛹期。

第7课《动物的繁殖》

动物的繁殖可以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本课重点研究的是有性繁殖中的卵生和胎生两种繁殖方式的特点。根据动物的繁殖方式给动物分类,认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进一步学习用分类的方法研究动物,建立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

1.聚焦

繁殖是生物体的主要特征之一。本部分内容在描述地球上动物种类多种多样后,直接提出问题:哪些动物生小动物的方式与蚕相似?哪些与蚕不同呢?将话题聚焦到本课的研究重点——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

2.探索

活动一是认识卵生动物及繁殖方式。动物种类繁多,繁殖方式也较多。学生见得比较多的是卵生和胎生。通过第2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举出许多卵生动物。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回顾第2课学习内容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课前调查的方法认识更多卵生动物。教科书中给出了母鸡孵蛋、小鸡破壳而出的图片,意在引领学生观察研究鸡的繁殖过程。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形成认识。有条件的地方,最好组织学生亲自观察鸡筑巢、交配、孵化小鸡等过程。

活动二是认识胎生动物及繁殖方式。养过猫、狗的学生可能看到过它们生小动物的过程,这容易帮助他们理解胎生动物直接生小动物与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后代的特点。本环节教学应当基于学生的课前调查活动。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猫或狗繁殖后代的视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调查到的猫或狗繁殖后代的过程。“观察周围的哺乳动物”活动,教材选择了大熊猫及会飞的蝙蝠,意在引领学生关注哺乳动物中的重点保护动物及较为特殊的哺乳动物。

3.研讨

研讨部分包括两个问题。问题一是前面调查研究活动后的抽象概括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论证,达成共识。如果学生收集到动物的其他繁殖方式,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需要刻意补充更多的繁殖方式。问题二意在引导学生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繁殖方式,进一步理解胎生的意义。

4.拓展

许多动物在繁殖后代之前要给自己建一个“家”,用于保护后代不受到伤害,得以生存。本课拓展活动内容指向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列举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场所的实例”以及“人类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拓展活动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查阅资料或调查活动完成。

第8课《动物的一生》

本课与第2、7课共同丰富学生对更多动物的认识,这类内容的研究一般采用比较、分类的方法进行。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逐步帮助他们构建生物多样性与共同性的统一观点。

1.聚焦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蚕之外的其他动物,回应本单元的主题“动物的一生”,引领学生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2.探索

活动一是了解鸡的一生。鸡是学生熟悉的动物,教科书通过研究鸡的一生,直接给出了鸟类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更多鸟类的一生和鸟类的共同特征。教学时,在研究鸡的一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鸡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在研究鸟类的一生时,引领学生发现:鸟类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

活动二是了解狗的一生。与研究鸡的一生思路相同,教科书由学生熟悉的狗切入主题,通过了解狗的一生,直接给出哺乳动物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哺乳动物的一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学时,在研究狗的一生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狗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在研究更多哺乳动物的一生中发现:哺乳动物类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

活动三是了解我们的一生。人类属于哺乳动物,妈妈怀胎十月,刚出生的宝宝叫婴儿,之后会经历幼儿、青少年、成年、老年等阶段,人在进入成年后会结婚生子,繁衍后代,进入老年后也会慢慢衰老死亡。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自己,观察身边的人,了解人的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

3.研讨

研讨中的问题一和问题二均是引导学生基于前面探索活动进行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希望通过研讨达成共识。研讨中的第三个问题是基于整个单元的研究,在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动物更多的特征。

4.拓展

本课拓展部分指向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举例说出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说说这些变化对维持动物生存的作用”。学生关注到更多动物一生的时候,可以发现许多动物随季节变化身体或行为会发生变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于动物生存有什么意义。

单元教学建议

1.关于教学时间安排

(1)要统筹规划,做好单元教学的顶层设计。

(2)提前收集蚕卵,做好养蚕的准备工作,保证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养蚕活动。

(3)整体把握整册教材内容,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调整教学时间,不要拘泥于教材单元顺序的安排。

(4)密切关注蚕的生长发育情况,根据蚕生长的具体情况,调整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

2.关于“研讨”板块的教学组织

将“研讨”视为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关注学生根据探索活动收集的证据形成结论的思维过程,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探索”和“研讨”活动的编排顺序。可以是几个探索活动结束后,统一组织研讨,也可以根据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将研讨活动纳入相应的探索活动中完成。

3.关于科学词汇的使用

就科學词汇本身而言,不需要学生进行名词解释,更不需要学生背这些科学词汇,只要求学生会用这些词汇描述科学现象,即用科学词汇说科学的事。能让学生看到这些词的时候知道说的是什么,或能读懂使用了这些科学词汇的科学文章。例如,学完本单元后,学生看到“卵”字,就知道说的是“蛋”;能够用“幼虫”一词,替代蚕宝宝;说到蚕的成虫,知道是蚕蛾。

4.关于科学记录

做观察记录是本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如拍照、摄像、绘画、观察日记等;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喜好,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呈现多元的观察记录,观察记录表最好每个学生(或每个组)坚持填写一份。也可以与语文老师配合,做好学科间的融合,指导学生撰写观察日记;要适时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观察记录,引领他们坚持长期观察。

猜你喜欢

蚕蛹本课研讨
好吃的炸蚕蛹
蚕蛹入馔功效多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