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为女性视角绘画?

2020-05-26王秀萍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女性视角特点绘画

王秀萍

摘 要:当代社会女性话题已经成为文化热点的一部分,女性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她们具备着独特的视角与魅力。女性所承担的复杂社会角色为她们的艺术创作既提供了挑战亦带来了很多艺术表现的母题。女艺术家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凝视自身、倾诉内心情感世界,从日常生活与女性意象中寻找创作题材,注重个人经验和女性自身中获取创作灵感,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与风格特点。本文从何为女性视角绘画?女性视角绘画的特点及其意义,解构女性视角绘画艺术。

关键词:女性视角;绘画;特点

一、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的产生要归功于女性主义的出现,由于女权运动大力的推动了女性主义艺术的发展,女性艺术家逐渐从男性话语权中分离出来,从身体及思想上将女性解放出来,让女性对宏观及微观事物产生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从女性的视角去看事物、社会,进而将自己的独有的思想附注于艺术作品。琳达·诺奇林所著的《女性艺术与权力》是作者在女权主义的影响下,深入思考了女性、权力、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琳达·诺奇林1971年在《艺术新闻》中发表的《为什么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文,叙述了欧洲艺术史中不为人知的女性艺术作品,开创了以女性视角研究艺术史的先河。女性批评家廖雯说:“与男性话语侧重社会文化等理想、重大问题不同,女性方式则集中体现出同一的对生命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身体、繁衍、体验、感觉的倾心与迷恋。”[5]语堂曾经说:“在肤浅的表面下,她们比男人生活得更深层,更接近生活实际,我因此而尊重她们,她们享受生活,男人则谈论生活。”[3]她们的作品很少以男性为艺术对象,不像男性艺术家,他们普遍以女性为描述对象,女性绘画更多的是关注女性的自身问题。她们在这个微观世界的关注女性绘画较之传统不同,已经逐渐脱离男性为主的理念,不再注重在诗情画意总寻找那种飘渺的感觉。而是从生活中,直面人生、直面自我,取材更加广泛。将思想附注于现实事物,带给思想的锐气和视觉的刺激。 在其作品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传统艺术的审美意识,也可以感觉到类似男性中的那种扩张感。

二、女性视角绘画的特点

作为一个女性画家,往往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以及对生命本真的诉求,更愿意叙述她们发自内心的情感意像和对生命意识。在超越现实存在中,在内省的心理极致中,来表现这种现实和构建这种内在真实存在。它始于对自然、社会的审视,终结于精神、情感的内省。

母性意识(母与子题材):母亲是女性人生中最伟大最独特的角色,对孕育新生命的人生体验使女性艺术家在表现母与子题材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她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解构为人母的真实感受。当代女性画家闫平曾说:“我是女人,首先是母亲,我们的生活充满着艺术。我喜欢做女人的感觉,就是生活本身与艺术创作混在一起的感受。”[4] 美国画家玛丽·史帝文森·卡萨特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杰出的女性画家之一,她的女性视角绘画题材内容多样,其中“母与子”题材是最为温馨感人的。这些作品给予观者深刻的感受,真实地再现了她为人母的温暖。弗里达·卡洛是现代女性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里到处充斥着女性意识,更是在 20 世纪晚期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掀起了一场“卡洛热”的狂潮。《断裂的圆柱》、《没有希望》等作品描绘了她不幸的婚姻、失去孩子的痛苦、病痛的折磨等。她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自己的真实人生感受。

自我审视下的女性形象:民国时期的女性画家潘玉良,她的自画像没有该时期大家闺秀羞涩温柔与低眉顺从的姿态,只有内心流露出的忧伤无奈的情感,她的作品《自画像·醉》描绘了她衣衫敞开,一手抱腿畅饮的画面,面带微笑的她沉浸在酒精麻醉下的快感中。她的作品挣脱了以前女性艺术狭隘的主题,不再局限于世俗的或艺术上的条条框框,作品选材多样,表达方式大胆、自由和自信。她大胆描绘自己放荡不羁的生活,这种中西方结合的绘画风格使她成为中国女性绘画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花的语言:提到花往往会想到女性,女性视角绘画中花的表现也是许多女性艺术家选择的题材。莫也莫芷母女的作品中除了母与子题材、对社会或自我审视下的女性题材外,表述最多的就是花的语言。莫也的女性视角绘画多以花来预示着时间美好的事物。莫芷作品中“花”的隐喻既包括现有文化中与花相关的美好意象,同时,象征着一切易折损,鲜嫩与即时性的事物。

镜子的表现:女性爱美,镜子也是反映女性绘画特点的一部分。当代女性艺术家莫芷借用了圆光的构图,强化的却是“镜子”的反射效果“镜中”的女子,虽然对应的是女性的日常经验,但是莫芷并不在意只是对日常经验的忠实反映,而是将其与“青春记忆”结合起来,展现的还是时间结构上的意义,以及由此慢慢浸润出的丝丝忧伤。

结语

无论是母子题材、社会生活中还是自我审视下的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都是画家作为一个女性,以女性视角观察、创作出来的,或许她们容颜与姿态不一定是唯美的,但她们绝对是女性画家在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且她们笔下的这些女性形象在本质上有别于男性画家所画的女性形象。“不论所谓的才华或天才的潜力为何,女性无法和男性站在同样的立足点上去达成艺术上的完美或成果,这实在是体制所造成的。”[8] 漫长的中国绘画史中女性绘画艺术长久处于“缺席”的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女性绘画的迅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历史中长久以来的空缺。当代艺术界众多女性画家脱颖而出,已发展为不可小觑的艺术群体,她们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女性绘画的特点,使绘画范围由微观逐渐扩展到宏观。女性視角绘画艺术丰富了艺术领域,为当代艺术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力量,这也代表着艺术多元化时代的来临,其作品形式与思想感情也是当代艺术绘画史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琳达·诺奇林.《女性艺术与权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琳达·诺克林[美]  著.失落与寻回——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林语堂:《女性人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45 页.

[4].李甲. 狂野笔触下的女性魅力——闫平《母与子》系列作品赏析[J].  美术大观, 2014(6):45-45.

[5].廖雯.1990年代以为作为当代艺术问题的女性艺术[J].美苑,2004(2):2-11

[6].郎绍君.走进自己.走进内心—看刘曼文近作[J].美术观察.1997.

[7].莫芷.异质共生—我的女性视角创作.道客巴巴.2017.

[8]琳达.洛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21页

猜你喜欢

女性视角特点绘画
当悲的水流经慈的河
女性视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万象》杂志女性作家群体研究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