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设计之春

2020-05-25本刊编辑部

家居廊 2020年5期
关键词:宋涛协作设计师

本刊编辑部

经过一个漫长冬日的蛰伏,人们也许从未如此渴望春天。疫情引发的洗牌与革新为所有行业埋下未知,对于即将在45届中国家博会(广州)上亮相的首届“设计之春”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展(DesignSpring.ContemporaryChineseFurnitureDesignFair)总策展人温浩来说,这个“春天”的孕育过程,无论对于中国设计行业抑或是他本人,都必将是难忘的。“设计之春”首届当代中国家具设计展由温浩邀请侯正光、宋涛、周宸宸三位联合策展人共同发起,倡导以艺术、设计、生活三位一体,在全球视野上释放中国设计的魅力。考虑到国内以往展览对于材料的浪费,将利用可回收材料完成展馆的搭建,以呼应迫在眉睫的环保议题,3D打印也将从基于技术层面的探讨扩展到落地应用中。“计算机语言完成的3D打印将带来设计师思维和设计教育的根本变化”,如宋涛所说,这只是疫情带来的全球产业格局、意识形态革新浪潮中一个微小的缩影,对大多数设计从业者来说,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在我们“地毯式”的采访中,设计师们与所有人一样经历着疫情带来的停顿、不适与内省,但以往对环境、社会责任等问题的思考也得到了一次集中梳理。以设计传递爱意、治愈力成为相当一部分设计师的思考落腳点。疫情期间,艺术家大卫·霍克尼的作品《记住,他们不能取消春天》让不止一位设计师深受触动,以温和自然的材料、回归本真的造物方式传递关怀与体恤也成为提及频率最高的观点之一,如设计师陈大瑞所说:疫情终将结束,而生活还将继续,人们永远渴望更好的生活。设计师周宸宸则策划了Create Cures创造治愈项目,通过设计在社会层面的广义价值,去实现“信心设计”。内观与自省是另一部分设计师的应对方式,疫情让人们回归家庭、关注自身,向内关照。许多设计师因此拥有了更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作为家居空间、器具的创造者,也收获了更多启发。包括璞素创始人陈燕飞、如翌创始人袁媛在内的设计师们选择重温自小接受的东方美学熏洗,关注文化源头并以此为土壤汲取养分,着手研究大漆等传统工艺。疫情中提升的民族自信也成为原创设计品牌向外输出的利好信号。如同设计师李希米所说,逐渐上升的民族自豪感可以让人不去模仿和过度地崇拜外来的事物,从而开始以自我为主的创作方向。环保则毋庸置疑地从趋势关注点跃升成为所有行业必须满足的生产前提,这要求设计师们重新思考从材料选择、建造方式,到协作模式、运输渠道等几乎所有环节,也为一直关注、研发新材料的新锐设计师创造了更多机会。最后,如同人类社会每一次伴随着灾难、战争与瘟疫的重生,如果这次疫情会成为拐点,更多人已经在摸索之后行业的走向。小众集群化、小团队和细分市场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疫情期间爆发的线上协作、云工作模式在一部分受访者看来也将会衍生出全新的协作模式,成为一种常态。

如同“设计之春”另一位联合策展人周宸宸所说:信心是人类社会一切行为的基石,用设计给出愿景,在信心重构的路径上贡献一份力量,是设计真正的社会价值意义的体现,这是设计最伟大的核心价值之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设计在经过漫长蛰伏的冬天之后,将迎向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猜你喜欢

宋涛协作设计师
创新协作的四个阶段
我是小小设计师
创意设计师
粤桂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天等脱贫号角铿锵嘹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在2018年粤桂扶贫协作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摘录)
老公得了恐惧症
协作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