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模态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20-05-25郝嘉亮

文教资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多模态大学英语

郝嘉亮

摘    要: 快速发展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引起了从单一文本教学模态向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转变。多模态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平台,合理运用多种模态,增大课堂信息量,使教学资源多元化、多角度,学生多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教师多形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转移课堂重心,从“教”到“学”,从“知识”到“能力”,构建互动学习平台,拓展和优化学习空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者。

关键词: 多模态    课堂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

一、引言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了传播媒介,引起了从单一文本教学模态向多模态(文字模态、图像模态、声音模态、颜色模态等)教学模式的转变。顾曰国认为,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1](3-12)。多模态(multimodality)是指除了文本之外,带有图像、图表等符号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在现代社会的交际活动中,多模态话语特征日渐凸显,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空间、动作等多模态同时出现的话语形态在增多,意义通过不同的模态建构,并通过在一个交际过程中共现而得以体现和表达。多模态语言教学提倡教师充分利用图像、音频、多媒体及其他教学模态激发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多种感官[2](1-7)。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具体因素,把各种模态(文字、图像、声音、符号等)的优势有效结合,合理运用到语言教学环境中,创设真实语境,使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学习的全过程,从被动接受知识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学习者和思考者,多渠道获取信息和建立意义结构,自主完成知识内化。因此,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利于转移课堂重心,即从“教”到“学”,从“知识”到“能力”,从“被动学”到“主动学”,本质上契合以“学”为中心的理念。

本文拟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从实践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层面,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二、多模态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网络信息技术及现代化教学条件为支撑,结合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因素,致力于突破传统的单模态(文本)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模态课堂教学模式(图1)[3](46-50),传递丰富的信息量,突出“学”,注重学生的参与度。課内,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有计划地把课堂时间切块,合理运用各种模态,使文本内容形象化、立体化、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教学过程,例如预习内容展示(PPT课件,角色扮演,讲故事,讲四六级试题,诗歌或美文朗诵等),举例造句,篇章结构分析,小组讨论,习题分析等。通过参与,学生思维活跃,发现问题,发表看法,多渠道获取信息和建立意义结构,完成知识内化,课堂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课外,以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口头、书面、制作课件、编排短剧等)帮助学生融新旧知识于一体,自主建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和竞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核方式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主。

三、实践多模态课堂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般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课内,教师逐字逐句地认真讲解文本内容,较少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讲”为主,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思考和提问,学习积极性不高,语言能力提高缓慢。多模态英语课堂的话语呈现,使学生能多渠道感知知识,师生和生生交流所需要的物质媒介和技术媒体的多样化,以及课堂上通过这些渠道和媒介产生出来的多种符号资源,如语言、声音、动作、表情、图像、音乐、动画、颜色等,使静态的文本知识动态化[4](9-14)。通过启发和引导,学生能较好地消解知识点,提高学习能力。下文以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智慧版第1册)中的课文为例,探讨如何有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突破被动学习的瓶颈。

1.运用多模态展示预习内容

课前展示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目的是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树立自信心,克服害羞感。为了使每个学生享有均等的展示机会,教师根据成绩册名单顺序或学生自愿原则,每次上课前10分钟左右,由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2—3人)进行展示,内容与课文内容相关或自选,方式多样化:PPT课件、音频、视频、图片、角色表演、电影片段、讲故事、四六级写作或翻译内容或方法讲解、诗歌或美文朗诵等。为了避免学生心不在焉,展示之后,展示者或教师针对展示的内容对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并把学生的表现纳入形成性评价之中。

案例一

学习One Towar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ll之前,一学生利用PPT课件(设计有图片和文字)展示了自己的大学梦。教师顺势引导其他学生讨论:What role do you think a university education will play in your life? / Do you think a university education can change a persons life? In what way? 等。学生与同桌或周围同学用英语(偶尔夹杂少许汉语)进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以图表形式写下key words/phrases(相当于思维导图)以备总结发言。之后,学生轮流发言,不得重复他人观点。这种方法既能鼓励学生,又是很好的导课形式,教师简洁归纳学生的观点,导入新课。讲课前,播放一小段英语音频“畅谈中西教育”,听练结合,训练听力能力(3分钟)。授课以PPT课件为主,以多模态形式(语言、声音、动作、表情、音频)组织课堂,努力使学生置身于较为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之中。

案例二

一学生朗诵诗歌如下:

The country has broken mountains and rivers, / and the city has deep vegetation in Spring. / Tears splash when you feel it, and you hate the birds. / The beacon fire lasts for three months, /and the family book is worth ten thousand dollars. / White-headed scratches are shorter and more desirable.

朗讀结束后,全班茫然,再听,依旧不知所云。听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时,对比英汉诗歌,同学们发现英语译文完全是中式英语,即汉语思维,英式表达,原诗中的“情、景、意”完全消失,展示者承认是机译。教师借机给学生讲解了诗歌翻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要求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后查找这首诗歌的相关资料和优秀译文,上传班群,分享和讨论。文本、语言、网络资源、QQ群、微信群等,多种模态有效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筛选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融入基本的科研意识。

课前展示不是知识的机械重复,而是学习成果的发表和提升,是师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2.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教师合理运用多模态,增大课堂信息量,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图2),努力转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客体角色,以学生为中心。

多模态备课:教师通过网络查找丰富的信息资源,聆听名家讲座,观看相关教学视频,下载相关视频、音频文件,扩充教材内容,避免PPT课件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对学生分组,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预习任务,督促学生查阅资料和组内讨论,以PPT课件、图片、报告等形式存储结论,课内共享。

多模态互动协作教与学:首先,教师运用多模态符号激活和引导学生整合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并把它们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信息,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思考、分析,形成新观点,自主构建知识间的联系和结构。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PPT课件(其中有文本、图表、音频、视频、动漫等)讲解难点,分析篇章结构。学生以回答问题、举例、造句、讨论等形式参与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创设较为真实的语言情景和直观形象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超越时空的学习平台,提供较多的参与机会,恰当使用多模态,使抽象概念和难点具体化、形象化[5](49-50)。再次,组织有效的讨论。讨论在同桌(2人)或小组(3—5人)之间进行,教师起提示、点拨、答疑、指导、监督、调控的作用,讲解、讨论、练习相结合。为了防止形式化和走过场的讨论,时间安排合理,问题设置清晰,要求具体,氛围友好。讨论中,每个学生必须发言,尤其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鼓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和看法。讨论后,教师随机指定学生展示结论,其他学生补充、点评。这样,师生、生生良好互动,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有效避免了有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懒散的行为。

多模态复习与巩固:多样化的复习和预习任务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新旧知识(见上文);建立班群(QQ群或微信群),每周上传英语学习资料,例如时事新闻、美文、名人演讲、学习方法、试题、学生作业等,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展示才华,增强自信,锻炼能力,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结语

多模态课堂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应适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教学技术,科学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模态,扩大信息量。但应注意,模态只是手段,不是教学目的,切忌滥用模态,致使学生视觉、听觉或触觉疲劳,变“填鸭式”为“机灌加人灌”式。教师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应改变学习方法,克服懒惰情绪和被动学习的习惯。课前、课后以“任务”为中心,以学习小组为形式,开展有效阅读、协作式讨论、高质量的PPT课件制作等活动,积极参与教学,学会思考和分析,具备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勤于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总之,多模态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参与度为出发点,重视学生个体英语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手机、微信、QQ群等,构建互动学习平台,拓展和优化学习空间,使英语教学从静态走向动态,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者。

参考文献:

[1]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

[2]代树兰.多模态话语中各模态之间关系的研究[J].外语学刊,2017(6).

[3]李碧云.《英美文学》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10).

[4]张德禄.多模态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研究,2012(2).

[5]王艳丽.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新定位[J].现代交际,2018(19).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模式多模态大学英语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运用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高中化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