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5-25王丽英

文教资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

王丽英

摘    要: 随着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更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之间的关系和主要矛盾,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生活需求    主要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时代背景的变化,除了物质需求以外,人民更加追求美好的精神生活需要。基于此,大学生的美好精神需求应引起高校重视。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丰富其美好精神生活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解决大学生精神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充分考虑和满足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一、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生活需求有着极强的关联性。首先,双方的目的和功能一致,都注重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和精神上的健康成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和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素主要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在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核心价值观等领域,和大学生的美好精神生活需求是统一的。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丰富和满足美好精神生活需求的途径之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构筑大学生理想信念。任务是解答大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困惑,帮助其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为其成长成才提供正确指导。高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对学生精神生活产生作用,大学生个体越是接纳和赞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则越能对大学生个体产生影响。可以说,良好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满足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求提供了助力。

最后,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指标。作为承载民族未来、国家希望和家庭期待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生活状况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状况,甚至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关系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总目标能否实现,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能否顺利进行。大学生的美好精神生活需求能够满足,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思想道德素质能够提高、理想信念能得到正向发展,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了解大学生精神生活面临的问题,可以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切入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精神生活需求的契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大学生精神生活面临的问题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主要症结,必然会对敏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时代背景变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给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当前,我国大学生精神生活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存在功利化倾向。在大学生入党、兼职、就业等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在兼职中,部分大学生忙着在各类服务行业打工、兼职,而忽视了本专业学习。同样,毕业生择业的标准是工资高低和劳动强度,较少考虑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理想信念不够明确。理想信念不够明确表现为部分大学生对自我关注更多,对国家、社会关注较少;对娱乐关注更多,对政治关注较少。谈起理想信念,一些学生认为自我的选择要符合国家发展、民族利益,但对于自己能够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多大贡献,部分大学生认为不清楚。

道德修养有待提高。部分大学生表现出道德失范现象,在学业学习中缺乏诚信意识。

精神生活偏向单一。部分学生的闲暇时间在宿舍中消磨度过,一边抱怨大学生活无聊,一边不肯参加集体活动,久而久之,自然造成精神空虚。

以问题为导向,要解决大学生精神生活问题,弥补大学生精神生活匮乏的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有效提供满足美好精神生活的正確途径,从精神层面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大学生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表现

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大学生的美好精神生活需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教育内容不平衡不充分。对学生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接地气”的内容少,“独到性”的内容少,“鲜活感”的内容少。不可否认的是,近两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在不断积极创新与改进,但内容以理性化的知识点传授为主,较少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世界,忽略教育过程中的情感融入和人文关怀,未能完全贴合学生内心深处潜在的需要,以满足他们内隐的成长期待,解决他们的真实生活需求,因此常常出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量多质少带来的接受疲劳。

2.教育方法不平衡不充分。思想政治教育主课堂和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目前不平衡不充分最主要的现实表现是,理论课出勤率高,学生抬头率低;教育活动丰富,学生出席率低。课堂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尽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活动、讲座讲坛等形式不断丰富,但缺乏体验式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忽视对大学生关于真、善、美的积极情绪情感的真实体验和行为参与,因此一些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有“得”,但无“获”。

3.教育供给双方不平衡不充分。一方面,供给主体不平衡不充分,高校广大行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及学生组织在内的全员育人体系和一体化格局,仍有待完善。供给主体的教育能力不平衡不充分,并不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能够通过较高的专业素质保证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接受主体大学生,常常以“是否对我有用”衡量教育的价值,觉得有些内容过于抽象,离现实生活较为遥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心认同和接受度不大,双方之间的引力不足。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深入融入大学生精神生活再生产的过程,解决大学生精神生活问题,满足大学生精神生活需求,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要更加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尤其是美好精神生活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和话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转变教育理念,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触及教育对象灵魂。转变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方应更多地从实际出发,做到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学业、交友、职业生涯规划等实际问题,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大学和教育者所带来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主动加强与教育者的沟通和交流。优化服务育人理念,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是大包大揽、迎合式教育管理,更不是统一加工,要把握供需双方的契合点,了解大学生的美好精神生活需求,精准滴灌。在此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润物无声,避开空谈理论、灌输教化的误区。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家之主业,高校教师、辅导员、学生本身,甚至社会组织、优秀校友、广大媒体等都可以发挥育人合力,充分运用十大育人体系,整合、盘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要想从供给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应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人人有责的理念。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在供给内容方面,要占领学生精神生活主阵地,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充分把握各种契机,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处理好关注个体自我与承担公共责任的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自我实现中不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坚持奋斗中练就强大的精神动力,走出价值迷失,自觉辨别不良信息,逐渐改变大学生精神物化和功利化的现状。

3.注重文化育人,让思想政治教育充盈大学生精神生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丰富、涵养大学生精神生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结合学校特色文化,打造“文化思政”,多方位、全角度占领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主战场。在宏观内容方面,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在微观内容方面,不断丰富模范人物、典型榜样等先进事迹,激励大学生向上向善。在方式方法上,通过沉浸式、参与式、全景式、体验式的方式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榜样宣讲,无论是实践体验还是网络文化,用学生喜爱的方式丰富知识见识,提高修养,充盈精神文化生活,引起学生共鸣。

大学阶段是重构或建构精神世界的最佳時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高度重视大学生精神生活需求,并提供充足的精神供养,双方达到平衡充分状态,才能更好地强化教育效果,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实现“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3]黄雪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精神家园建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9.

[5]何小梅.社会主要矛盾转型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序格局[J].当代青年研究,2018(3):68.

猜你喜欢

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
巧抓主要矛盾,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率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正确处理关键与次要间关系是确保航天装备质量的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