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与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20-05-25杨清华

文教资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教师队伍

杨清华

摘    要: 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常态”下,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职院校亟须探索高职匠师型教师队伍的平台建设、机制保障、文化营造的路径与策略,推进战略性、系统性、精准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与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职教育    匠师型    教师队伍

所谓“供给侧改革”,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调结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等方式,优化供给模式,拓展新兴领域、创新领域,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提“供给侧改革”,李克强总理近年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成为我国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逻辑生态。伴随供给侧改革一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还有“工匠精神”,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诚然,解决供给侧改革关于的“人”内在动因,需依靠“工匠精神”的引领;实现由“中国制作”走向“中国品牌”,更需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一、供给侧改革与工匠精神的耦合性

工匠精神是人类在长期职业实践中积累的良好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涵盖“造物”与“匠心”两个维度。工匠精神的“造物”决定供给侧改革的广度。今天人类已步入一个注重个人体验与精细品质的时代,市场对高精尖、炫彩酷的巨大需求,尤其对凝集工匠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重视与尊重,无不体现供给侧与工匠精神的强大耦合性。伴随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向企业要品质,企业向员工要技艺,产品质量已成为企业的效益源泉、营销后盾,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员工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付出的技艺、心力决定产品价值。企业需要员工不断投入精湛技术与创新意识,打造优质产品扩大市场份额与社会影响力,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因此,只有精湛的造物技能,才能保障企业产品输出高效能,产业链迈向中高端,拓宽市场广度。工匠精神的“造物”强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完美,产品经精雕细琢、反复打磨,能够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与需求更好地匹配。有工匠精神加持的技能品性,能够减少无效供给,减少资源消耗,真正提高供给侧的质量。

工匠精神的“匠心”决定供给侧改革的深度。供给侧改革鼓励创意、创新,工匠精神强调精益求精、专注尽善,两者目标不谋而合。供给侧改革需要全社会的职业者探索新技术,研究新模式,拓展新业态,从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极具研究意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技术领域的研究是应有之义。当前我国面临的供给侧失衡问题大多归于国内制造业的“集体性浮躁”,缺乏工匠精神。大多企业强调机器化大生产,追求“短平快”,盲目追求产量扩张,发展后劲乏力。“基于资本逻辑的功利主义,他们对自主创新投入较少”[1](13-18),难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重唤“工匠精神”,传承“匠心”、创新自信,成为供给侧改革的社会共识。“匠心”重在专注,内心笃定而注重细节,强大的定力与韧性,促成在各行业、各领域成就品牌,因此,“匠心”将决定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匠心”影响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度。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丰富人才的知识和提高技能水平能够促进经济发展。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职业教育的潜力正在被触发,“供给侧改革”亦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起点。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重任,影响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全局。供给侧改革倒逼高职教育重新思考如何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深化教育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内涵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培养实践的主体,教师队伍的能力水平直接决定培养质量。高职院校没有过硬的教师队伍配备,人才培养质量就如空中楼阁。而要培养出工匠型的高技能兼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打造一支匠师型的教师队伍,那么,匠师型教师队伍具备哪些内涵呢?

其一,敬业型仁师。“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2](45-48)。“敬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我国工匠精神传承至今的重要精神内核之一,是劳动者最重要的职业素养。职业是劳动者生命的外在表达,“自身价值已凝聚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之中”[3](71)。职业对个人而言,是谋生之手段,也体现个人之价值。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也是特殊的。兼具“匠人”与“教师”双重身份,工具性、市场化等功利性职业特征与责任、敬畏等“灵魂仁师”的职业特征交织。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始终保持对行业的敬畏、对专业的尊重、对事业的热忱、对岗位的敬重、对学生的仁爱,以高度的责任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工匠精神”的率先构建者与示范践行者,才能真正培养出大批工匠人才。

其二,精业型匠师。在“全民浮躁”的社会环境下,“專注”是劳动者难得的职业素养,也是每位劳动者技艺得以精进的门径。在供给侧的各要素中,无论是人力、土地抑或是资本投入,都可能遭遇“红利减退”“财政掣肘”,科学技术的新陈代谢却能提供持续效能,因此,深耕技艺成为工匠精神的“造物”标配。工匠精神的“精于业”主要体现为:对自我技艺的不断挑战与突破;对自我工作状态高度专注的苛刻要求;对产品的精雕细琢和对服务的精益求精。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还要“专一行、精一行”,在校企合作、顶岗实践或工作室研究过程中需要提升专业技能,与市场、行业接轨,与时俱进更新技能,“精于技,专于实”;摒弃杂念,隔离诱惑,坚定精益求精的教育信念,强化终身学习意识,以行业模范身份教书育人,培养新生代知识型、工匠型人才。

其三,创新型导师。基于供给侧的时代背景,全社会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旨在鼓励民众通过创新、创造,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拓展新领域、升格新战略、谋求新增长。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工匠精神从理念层面的准确解读,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科研双手抓,就是贯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研究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研究是创新的内驱力,实践是创新的检验石。教师在教学实践、行业实践中提炼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尝试、试错、创新、探索,这是创新精神的本质内涵。由创新走向创业,由导师工作室、师生工作室、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衍生的创新意识,有如链式喷发的微力量最终促成创新创业大时代。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价值理念,又是劳动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表现。目前,我国已迈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职业教育改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人才培养目标、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培养兼具工匠技艺与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就需要高职院校深化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提升内在驱动力,同时亟须高职院校为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外在保障。

三、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已由高速扩张时代迈入内涵发展时代。如果说敬业、精业、创新是教师队伍建设的自我内驱力的话,那么平台、制度、文化建设则是高职院校、企业、社会、政府协同共建的外在保障。

(一)平台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的第一平台是课堂。凝聚工匠精神特质的课堂具有整合贯通式的项目驱动、小班制的现代学徒式教学模式。根据工匠精神“专注、专业”的属性,学期课程可以围绕某一个项目进行课程设计,采取课程模块串行式贯穿,这样师生有精力集中问题开展研究,聚焦项目展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小班制的现代学徒式教学有利于保障教师、企业师傅的精力,有利于实现“匠师”和“教师”的双重身份,提升教师自我身份认同。

第二平台是建设专业鲜明的工作室。高职院校要激活教师队伍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新创业活力,可建设一批大师工作室、教师个人工作室、师生团队工作室等多元分层的工作室平台。名师工作室以高校具备重大学术影响和贡献,或行业企业专家作为项目负责人,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学习,通过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良性互动,共同切磋技艺、分享经验、研究创新;个人工作室凸显个人特色与兴趣,有效调动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实质上推动了其创新意识、研究意识的主动触发;师生团队工作室或同行研究室,形成一个个学习共同体,营造“资源共享、共同切磋、互相成就”的学徒制工匠文化。

第三平台是创业平台。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允许高校教师兼职、在职创业、在岗创业、企业顶岗、离岗创业,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鼓励教师与企业、行业联合创新,解除后顾之忧,发挥其在高校创新创业中的引领作用。

(二)制度保障

人才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的发展尤为重要,一直以来,高职院校教学实践倡导与市场接轨,但人才评价机制却套用本科院校的老办法,学历、资历、论文、课题等仍唱主角。为保障工匠精神在教师队伍中的内化,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动力。高职院校应从师德规范、教学能力、专业实践、个人发展、组织建设等方面提供激励机制与制度保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灵活、多元、分层的考核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应考虑将师德师风、专业能力、实践或科研成果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将工匠精神諸要素分解成考核标准,建立多元化考评指标体系。“匠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远非一日之功,应根据高职教师的专业特性,协同个人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差异化评价体系,给予教师发展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保障。另外,还需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不拘一格引进行业企业尖端人才,通过柔性引才,以讲学、短期聘、项目聘、技术入股、人才租赁等方式,突破高职院校人才引进瓶颈。吸引进来的“匠师型”队伍无疑将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达到“以点到面”的效果,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促成高职院校人才长期良性循环。

另外,政府、社会还需加大知识产权保障力度。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生命力,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的重要保障,是高职院校创新研发的外在支撑。我国很长一段时间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浓、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山寨化”屡见不鲜,降低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破坏匠人群体的原动力。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环境下高倡工匠精神,要切实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惩罚,真正让匠心可见、匠人可敬。

(三)文化营造

供给侧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方向工程,文化当先行。工匠精神所折射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包括敬业、精业、创新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不啻“全民浮躁”的文化清流。要想在全社会营造“工匠精神”,净化社会风气,首先应倡导职业平等观。由于长期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陈旧思想的影响,工匠精神还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和弘扬。技术工人与管理者、知识分子很难被同等尊重。作为“工匠王国”的德国认为只要对社会有贡献,不同种类不同岗位都是人才,那种社会共识,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通过社会舆论营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多管齐下在全社会厚植工匠文化。

其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匠师型”队伍建设与校园工匠文化营造直接相关。高职院校应从上至下尊重匠艺的价值、尊重精益求精的态度、尊重工匠型职业方向。现如今,高职院校正处于发展关键期,机会与挑战并存,师生共同面对思想多元、物质诱惑、文化碰撞、技术交替的社会现实,确立文化自信与工匠精神,培养自我认同感尤为关键,在高校的物质形态、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融入工匠文化因子,以人为本,真正将工匠精神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赢得先机。

综上而言,工匠精神是一场修行,追求“尚巧的创造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和道技合一的人生境界”[4](6-10)。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肩负为国育匠之大任,以大道造物,以匠心育人,才能真正走出职业发展困境,走出一条工匠人才培养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肖薇薇,陈文海.工匠精神衰微的现代性困境与超越[J].职业技术教育,2016(25).

[2]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劳动价值观[J].人民教育,2017(9).

[3]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4]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

本文系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匠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XJK17CZY110。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教师队伍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