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魅力细节:“性情、较真、情致

2020-05-25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扇面华山楷书

性  情

有怕死的韩愈,有不怕死的韩愈。王谠《唐语林·栖逸》载:“韩愈好奇,尝与客登华山绝顶,度不可下返,发狂恸哭,为遗书。”一代文豪,登临华山绝顶,患了恐高症,吓得号啕大哭,魂飞魄散之际,还写下了遗书。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为百姓苍生请愿,不惜犯颜直谏,且做好了被亲人收尸的准备。

在华山绝顶失足,死于非命,轻于鸿毛,是以怕死;为百姓苍生请愿,死得其所,重于泰山,是以不怕死。怕与不怕,都是活生生的韩愈。

(文/余弓)

较  真

四十多年前,屠呦呦决定寻找抗疟新药,为了检验效果,她口服药物,尝试药物在自己身上的反应,为此肝脏受损。科赫研究动物的琥珀酸代谢时,动物不配合,他就在自己身上做实验,每天吃半斤黄油。

纵观历史,很多人都干过这样的“傻事”,他们有着为科学进步和社会进步而不惜代价的较真精神。

(文/张宏)

情  致

我十二三岁的时候,父亲去合肥工作。夏天放暑假,我和母亲去看望父亲。

我们住的宿舍外面有一个四四方方的水泥阳台,上面没有任何装饰,中间放着一张小方桌,四周摆着几把大藤椅。我父亲和他的朋友们,穿着老头衫,摇着大蒲扇,靠在藤椅里,表面上看起来寻常极了,但他们毕竟是文人,自有属于他们的雅致。

他们几个人经常拿一幅白扇面,第一个人吟一首诗,第二个人提笔把诗题在扇面上,第三个人在扇子的背面挥毫作画,而另外一个人则在一边静静地刻章。等到书画作好,再盖上闲章。他们经常反串,往往是最擅长作诗的去作画,最擅长作画的人去治印,治印最好的人去吟诗。就这样,他们合作做了一把又一把扇子。等到他们各奔东西时,每个人手里都拿着几个人合作的扇子。

直到现在,我都特别怀念那个阳台。那个地方的情趣,中国文人的气息,一直都让我怀念。

(文/于丹)

方  正

人生是一部书法,有人的这部书法是草书,有人是行书,有人是楷书。

梅恕在晚年曾撰文回忆蔡元培说:“蔡先生身为国立大学校长,又曾做过教育总长……但当我谒见他时,他一见我便站起来,站了老半天也不坐下。他替我写的介绍信,‘蔡元培三字写的是楷书。由此可见其毫无架子,非常谦和,平易近人。”

用楷书署名,不仅仅是谦和,还喻示他严格要求自己,公正做人。可不,蔡元培就是一部“方正、平直”的楷书。

(文/段奇清)

精  神

在江南茶楼,遇见一位银发如雪的老妇,身上藕粉色的旗袍荷一般清丽,正端着盖碗不疾不徐地品龙井,腕间的翠玉镯随着她优雅的姿态,泛着早春三月的光。心底涌上无言的感动:六十多岁的老人,一早装扮得当,只为吃餐早茶,她的这份郑重其事,想必是大半辈子形成的习惯。不由想起从不睡懒觉的母亲,每天早晨起床烧火做饭,上老下小地伺候,日子过得再清贫,锅灶从来锃亮。孩子们的衣服即使是补丁摞补丁,也会浆洗得干净整洁。相比起来,我的无数顿早餐则是标配的牛奶和面包,过着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哪里能用宁静的心慢慢熬煮出一碗香甜的粥,虽年纪轻轻却不及两位老人精神朗利。

(文/苏眉心)

教  养

朋友去图书馆看书,他会把翻过的书放回原位置,而不是随便找个书架放着,因为图书馆的书都分门别类了,如果乱放,就会给其他读者带来不便。我说:“这种事图书管理员会管的,不用你担心。”他说:“放回原位置很容易,没必要给管理员添麻烦。”

举手之劳,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朋友常挂在嘴边的话,听起来再朴素不过,可惜能这样想而且还能如此做的人并不多。

(文/化定兴)

猜你喜欢

扇面华山楷书
楷书的教与学
《兰亭序》对初唐楷书风格构造的影响
扇面山水
多彩的华山
有趣的羽扇
精巧扇面画
藏在华山中的美
中华之源——西岳华山
扇面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