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鼹鼠老师“故事课” 素材小积累 写作大用场

2020-05-25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大会诗词

五月故事:

中華诗词,蔚为大观

——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

人物素材解读与运用

《中国诗词大会》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五年的美好时光,如果说第一季的崭露头角是“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那么第五季的蔚然成风则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华诗词之中蕴涵的诗意,不仅涵养雅致的品味,更像一束光,投向人们的内心深处,就像主持人龙洋说的,“不管你面对黑云压城还是惊涛骇浪,只要你相信诗词当中的那些精神,那些力量,你就能够一往无前,通向坦途。”

彭敏:三季老将终折桂

彭敏是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这位“三季老将”曾两次杀入决赛,却都仅获亚军,本次夺冠是他的圆梦之旅,“仿佛几年积累的阴霾,一扫而光。”

1983年,彭敏出生于湖南衡阳农村,小镇上的读物很有限,他的诗词启蒙读物是一本六元八角的盗版《唐诗三百首》,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喜欢并大量背诵古诗词,虽然不能说出里面的内涵,却本能地觉得“美” :文字美,韵律也美。

彭敏学习很刻苦,成绩很好,高中毕业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在大学校园,他喜欢写诗,但比较内向,不太敢跟人说话,也没什么社会交往。“大学时整天与书和诗歌作伴。”彭敏自嘲,“我一直不觉得自己是学霸,也不是才子,只是个卑微的校园诗人罢了。”

从北大硕士毕业后,彭敏进入《诗刊》杂志社成为一名编辑,工作之余,开始参加一些语言类电视节目,获得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冠军、《中国成语大会》总冠军。第一次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时,信心满满的彭敏铩羽而归,败给了才女武亦姝。再参赛,他又不敌外卖小哥雷海为。“尤其第二次,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外卖小哥打败北大硕士的新闻,好多对我的群嘲。”挫败感一度让彭敏觉得无处可逃。

休整一年,彭敏调整好心态,决定参加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我得去,就算拿个亚军,或者连亚军也拿不着,也比我呆在家里不敢出现要强。”

在总决赛中彭敏和11岁的小选手韩亚轩遭遇了两次,“第一轮PK,可能是我在诗词大会打过的最煎熬的一场比赛,绝对‘压力山大。”“亚轩年纪小,但知识面非常广,成年人要想在他身上讨到便宜并不容易。”彭敏没想到,在决赛和他争夺冠军的还是这位小选手,而且一开始比分一度定格在2:1,自己暂时落后。“那时我情绪波动很厉害,幸好有之前的教训,迅速调整状态才把局面稳住。”当捧起冠军奖杯的一刹那,彭敏觉得,几年积累的阴霾一扫而光,未来好像又值得期待了。接下来他想参加《奇葩说》,“我是个风险偏好者,喜欢不断走出舒适区,尝试以前没尝试过的事情。我挺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这个节目应该会有效果吧。”

素材运用方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尝试”“做更好的自己”“诗词的魅力”等作文中可以运用彭敏的故事。

刘影、刘敏华:最浪漫的事

爷爷刘影,今年90岁;奶奶刘敏华,今年83岁。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他们背的诗词并不是很多,但他们对诗词的热爱,他们一辈子相知相守的恩爱,却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

刘敏华奶奶是一名退休的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激发了她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她坚持每天背诵一首古诗词,“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脑子才不会僵化。我感觉我要诗意地生活。”刘影爷爷是共和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他喜欢写诗,年轻时曾有不少诗作刊登在空军报上。虽然现在爷爷的记性不太好了,但是这对恩爱的耄耋老人还是会一起读书、读诗,时常一起旅行,并且坚持每天打乒乓球,奶奶骄傲地说:“中国大部分地方我们都去过了。”

时光回到两位老人相识之时,刘敏华在南京大学进修,一心扑在科研和教育事业中的她,一开始没有接收到刘影的“表白信号”。后来刘影很浪漫地借一句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俘获了刘敏华的芳心。两个人结婚后,她随军15年,从事过编辑、气象、环保等工作。刘影每次出任务的时候,刘敏华都是最担惊受怕的那个人。她研究气象专业,每次刘影出任务,她都会看天气。每次联系不上刘影的时候,她都只能把担忧藏在心里。“自己的选择不能后悔,既然随军,就要支持他为祖国战斗。”直到1979 年刘影转业,一家人回到安徽,刘敏华才重返安徽农业大学任教。

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时时刻刻都能看到两位老人紧紧握在一起的手,还有爷爷看着奶奶满眼都是爱慕的眼神,他说:“我感觉她格外的漂亮。”

素材运用方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爷爷奶奶的故事适用“真正的浪漫”“诗意的生活”“相濡以沫”等文章。

王恒屹:被诗词“喂大”的萌娃

来自青岛的5岁萌娃王恒屹,因为节目中出色的表现成为很多家长心目中的“神童”“别人家的孩子”。不到6岁的他,认字3000多个,熟背诗词580多首,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在另一档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他被主持人撒贝宁称为“行走的中华小诗库”。

没有天生的优秀,神童也并非从天而降。王恒屹的父母是在上海工作的普通职员,大学本科学历,是非常普通的家庭。1岁时,妈妈为他买了识字卡片,教他识字,给他读诗词,像其他父母一样,初衷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一岁半时,王恒屹和爷爷奶奶在青岛一起生活,奶奶退休后,经常在家里播放名家诗词朗诵,学着绘声绘色地朗读,小恒屹也表现得非常喜爱诗词,奶奶便带他一起背诵,教他《三字经》《百家姓》、唐诗宋词。久而久之,小恒屹便能完整地背诵完一首诗,还会把自己学过的字和诗词变成“考题”,和家人互动。浸润式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恒屹的成长,为他提供了很好的诗词启蒙环境。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小恒屹也不例外。奶奶为了让他能够记住读过的古诗词,每读一首诗,先会带着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上三四遍,再对每一个字的发音、字形以及含义进行讲解,以加深理解,这样就不是死记硬背了。

台上看似轻松展现实力的小娃娃,背后其实是无数的积累。而诗词正是那把打开他知识的大门,勉励他不断前进、好学求知的金钥匙。

素材运用方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小恒屹的经历适用于“因材施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累”等作文。

精彩链接: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节目中,主持人龙洋每一次开场都会念一句诗词,或豪迈,或深沉,各有韵味。

第一场: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唐·杨巨源《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元日,是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红烛闪动,红日升起,希望来临,这是一句喜庆和希望之诗,预示着一年的美好,从这一天开始。

第二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

这是一句安慰朋友的诗句,如果,你也有一个知心的好朋友,一定要珍惜。

第三场: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青春是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段时光,翩翩少年,正当最好年华,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充满希望的。

第四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如画的秀丽江山,产生过多少英雄,即使生活已经远去,可英雄的精神,恒久流传。

第五场: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这首轻快动人的诗写于李白58岁时,此时距离他去世还有三年。不论人生有多坎坷,他总能高歌一曲,走出半生,归来还是少年。

第六场: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唐·李白《江上吟》)

读李白的诗,经常能读到慷慨激昂的句子,永怀豁达之心,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第七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童年是一个人最怀念的一段时光。快乐,是一朵花,是一只蜻蜓,是一句夸奖……

第八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自二十歲开始,岳飞就从军了,他有过失意,有过委屈,可对国家,忠义不改。

第九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祖国大好的山河,给了诗人无数的素材和灵感,他们歌之咏之,让人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第十场: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踏遍青山,风华依旧。当我们走遍美丽山河时,总会看到无数风景。在你心中,最美的风景是哪里?

【素材演练】

每一季的《中国诗词大会》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在这里,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面孔,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留下美丽而又难忘的回忆。这一季的《中国诗词大会》让你感触最深的人或事是什么呢?他们能引发你哪些联想呢?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佳作示例】

唯一的答案

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冯钰

朴树年轻时唱过一首歌,叫《生如夏花》。这是少年的诗行,送给美丽又遗憾的世界。

——题记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等待卖泥人或是牵着骆驼供人拍照的小贩从街边吆喝着路过,然后便急匆匆去喊祖父,拿着零碎的票子换一个美猴王的泥塑,或是骑在毛绒绒的骆驼背上拍一张照片。那些琐碎却有趣的时光,浸满了明亮的阳光,在回忆的湖泊中,泛着钻石一样的光芒。而今站在院子里深呼吸,仿佛都能闻见那天空气里烤红薯混着木蔷花的芬芳。

那时候的祖父,走路带风,宽大的手掌好像有一种魔力,能裹住童年所有的愿望,一包跳跳糖或是一把炒米,都能从他厚实的外套口袋里找到踪迹。我以为这样攀在祖父宽厚肩膀看日落的光景,能永恒存在,微风不燥,岁月不老。但是当我从狭仄的小巷搬离到高大的公寓楼里生活时,才猛然发现,原来新的日子就像轻描淡写翻开的一页纸,只一刹那,就可以把曾经没看完的黄昏遗留在身后,然后驶向新的路口。

祖父也好像没有记忆中那般年轻了,去古玩市场逗花鸟的时候,阳光溅落在他微白的鬓角,反射出的点点光亮,恍惚间刺痛了我的眼睛:那样意气风发、高大伟岸的祖父,好像一瞬间,就变成了夕阳下再平凡不过的老者,和着微风,把年少时不曾有过的清浅安然,揉碎在醉酒一样的火烧云里。

围着工作连轴转的日子渐渐平静下来。祖父先前是律师,但是这个时代新鲜的互联网办公方式,祖父却怎么也用不通。他那段时间常常叹气,会时不时嘟囔几句“我是不是真的老了”。我看着他几乎浸泡在夕阳下的背影,心里一阵悲凉。

近些年我才明白,少年感慨岁月沧桑变迁不停,颇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生活哪有时时似好莱坞大片精彩的情节啊。我们伤春悲秋慨叹长辈弯下的背脊和发间的银丝,却不知他们经过岁月沉淀的那颗心,相较往日更加醇厚温存,这跟酒愈酿愈香是一个道理。

从什么时候开始,那双眼睛又开始明亮起来了呢?大概是教新买的一只鸟儿说话,或是早上起来遛狗的时候,大概是和邻里唠嗑,或是给刚出芽的盆栽浇水的时候。原来,在时代的潮流中被冲撞得难以前进时,不需要一味迎合,只要活成自己想要的状态,就是生活的浪漫所在了。

前些天收到祖母发过来的照片,桌上摆着一荤一素一汤,两杯小酒,还有两双筷子,透过屏幕,我好像都能看见二人坐在饭桌前边聊天边吃饭的样子,小酌几杯,望向对方眼底的,是无需旁人理解的温情。生命最美的样子是什么呢,是在历尽千帆后,有人愿意陪你在烟火中对坐同饮,包容你的嗜好,理解你的无言,把寻常不过的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近些时候把《中国诗词大会》拿出来重温,一对夫妻让我动容。爷爷刘影,今年90岁;奶奶刘敏华,今年83岁,相依相伴大半辈子的两位老人,在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时时刻刻都将手紧紧握在一起。爷爷看着奶奶满眼都是爱慕的眼神,他说:“我就是觉得她特别漂亮。”

刘影爷爷是共和国第一代空军飞行员,刘敏华奶奶是一名退休的大学教授,他们热爱诗词,所以重拾起对文化的热情,诗意地生活。当然,生活里的浪漫,远不止于诗词里的天地,却映射在诗词的字字句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是故事的开始,“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故事的结束。

重望向我的生活,祖父祖母的生活何尝不浪漫呢?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足够了。

十年前朴树歌颂生如夏花绚烂,十年后他却说,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教师评点】

文中的爷爷奶奶的烟火人生,演绎着生命最美的样子;而刘影、刘敏华这对老人的诗词生活,又为我们诠释了另类的幸福的模样。

巧妙的构思,让真实的生活与艺术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小作者灵动的思维,活泼干净的语言,更是让文字熠熠生辉,让人不忍卒读,唯留掩卷沉思,咀嚼回味!(指导教师/夏年凤)

猜你喜欢

大会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猜诗词
图说大会
图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