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教育环境思想研究

2020-05-25黄琼敏李楚萍

文教资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教育环境儿童教育

黄琼敏 李楚萍

摘    要: 儿童教育环境是由教育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组成的,关于硬环境我们以古代书院为例进行研究,软环境主要由人际环境构成,这方面的内容表现为家庭教育环境中的亲子关系和兄弟关系,主要体现是“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学校教育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主要体现是“尊师爱生”和“以文会友”;社会教育环境中的邻里关系和同伴关系,主要体现是“睦邻友好”和“以德交友”。古代儿童教育环境思想研究对于现今儿童教育的择师观、择友观和择邻观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儿童教育    教育环境

教育思想具有历史性,可供后人传承和借鉴,中国古代的儿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汇集了众多优秀教育家的教育实践经验。传承将“环境”作为“无言之教”的教育传统,重视环境习染的重要教育作用对当代教育环境思想的完善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教育环境的主要构成

教育环境是指开展教育活动需要的客观条件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境况,对人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53-59)。

依据传播活动参加者的感受,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物理环境,指传播活动中需要的物质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所谓软环境,可以理解为心理环境,指传播活动中需要的非物质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从教育层面出发,硬环境指的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所见、所触和所闻;软环境指的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时的所知、所思和所感。

老子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说道“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95),荀子在《天论》中主张天地万物和谐统一。

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儒家和道家的哲学中,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基调。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这是一个含义深远的伟大思想。对此,学者们总结出其所展现的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是重和谐。这种和谐境界可概括为“真善美”,表现为自然之和谐、人之和谐和天人之和谐。洪頵认为营造和谐的环境是教育所需要的,在这样的环境中,要用“心”实现教育与自然万物的契合,即实现天人之合[3]。所以,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出发,我们认为教育环境与人的关系是以和谐为主旋律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关注的基本问题是人性问题,可具体化为人性是否可塑,君子如何养成,如何使人向善[4]。教育家们肯定了教育环境尤其是人际环境在人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孔子重视人事交往,主张“就有道而正焉”。孟子认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实现不仅要注意受教者自身的努力,还强调人际环境的影响。荀子的基本主张是“化性起伪”,他把环境作为人性改变的首要条件,强调人性环境的选择。

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社会,人际社会的根本是重人伦。人的一生是在与人的关系中而生活的,存在于种种伦理中,即“是关系,皆是伦理”[5](94)。以儒家道德哲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主导着中国人际环境,道德规范更是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主要规范。在和谐原则的前提下,中国传统教育提倡以和为贵,注重塑造人的和谐品质和人际间的和谐。

二、教育环境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133)就儿童教育环境的主要内容即人际环境而言,主要是由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及社会教育中的邻里关系和同伴关系构成的。

1.家庭教育环境

颜之推以为:“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7](21-22)宋朝王应麟在《小学绀珠·人伦·三亲》中指出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兄弟关系三者构成了家庭内部的三大关系。我们就其中与儿童教育人文环境有最直接关系的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进行了解。

(1)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居核心地位,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最早形成且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社会联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父母自孩子幼时,便对其进行社会规范、文化知识及处世技能的教育,以此帮助孩子成为社会人。两者关系体现为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所进行的童蒙教育和“父慈子孝”的传统等。

《颜氏家训·风操》记录了江南地区关于幼儿抓周的风俗。这种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7](1),颜之推认为人们总是更容易相信和听从自己所亲近和敬佩的人,所以父母的思想与行为举止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学》云:“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8](15)指孝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慈爱是父母应尽的责任,以此营造“父慈子孝”的家庭氛围。颜之推在《治家篇》中阐明教育感化这件事情是自上而下所推行的,是从先往后施加影响的,长辈们应主动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成長环境,为其树立良好德行的榜样。《论语》中将“孝”置于“仁本位”的位置,突出了孝的重要性,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孝经·三才》中曾指出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是人类最根本首要的品行。

(2)兄弟关系

对于兄弟关系,颜之推说:“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7](22)指出了兄弟之间的关系是形体虽分而气质相连,兄弟友爱是他们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论语》中孔子对“弟”作出了两种阐释:敬兄与敬长。“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9](5)由此可知孔子视“孝弟”亦为“仁之本”,是行仁的基础。孟子把爱亲、敬兄看做良能良知,从“爱其亲”和“敬其兄”中,孟子进一步归纳出亲亲与敬长两类道德,并将它们分别认定为仁与义。他将“从兄”视为“义之实”,指出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

兄弟间互爱互敬,他们之间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可以总结为“兄友弟恭”。贾谊认为“兄友弟恭”即指兄弟之间的敬爱关系,“兄友”要求兄长给弟妹起道德表率作用,帮助他们行正道、树品德,关心爱护他们。“弟恭”则要求弟妹恭敬兄长,恭敬顺服兄长,并且态度要一丝不苟。正如荀子所说的:“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曰:敬诎而不苟。”[10](192)

2.学校教育环境

师生关系是教育关系中最基础与最复杂的人际关系,是能够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关系,即影响受教育者的学习状态和人格发展,也影响教育者的心理状态与工作态度[11](119-125)。生生关系是指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关系,是组成学校人际环境的重要部分。

(1)师生关系

据《尚书》记载,早在三皇五帝时就已有了“择师而教”的风尚。《师说》描述了人们“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的社会现象。就择师的原因来说,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认为一个有良好习性的教师,对学生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择师不可不慎、不可不审。就择师的标准而言,《吕氏春秋·劝学》明确了“胜理行义”是择师的先决条件。《学记》阐述了择师的标准,分别是善教学、善提问、知原因和能博喻。荀子提出了以“师术有四”为基本观点的择师依据,一是尊严有惮,要有尊严的威信;二是耆艾而信,要有丰富的阅历;三是诵说不凌不乱,要能在讲授儒家经典时循序渐进,不凌乱;四是知微而论,要能精心钻研学术著作”[10](225)。

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师生之间“尊师爱生”的关系。我国自先秦就提倡尊师重道,于国家,“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10](225)。于个人,所谓“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10](21)古代教育家主张“仁者爱人、大爱无私”,师生关系,正如《吕氏春秋·诬徒》所言的“师徒同体”。二是亦师亦友的“师友之情”。李贽认为师友是一致的,但是世人却不知道朋友就是老师,认为只有经过了隆重的四拜之礼的才是老师。又不知道择师即是取友,认为只有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才是朋友,正是因为古人知朋友所系之重,故特加师字于友之上,以见所友无不可师者,若不可师,即不可友[12](79-80)。三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概念,原意仅指教师的教与学两方面,如今引申为师生共同切磋。正如《兑命》上所说的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韩愈指出师生之间不论长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鼓励学生向教师问难,从而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理想。

(2)生生关系

教育家们认为良好的生生关系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有助于培养个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如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9](163)他认为个人仁德的成长是需要外在益友的帮助的。二是有助于学问的养成,“乐其友而信其道”[13](107),说明朋友与个人学问的养成有密切关系。

《學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13](6),强调生生之间的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在集体的讨论中借助集体的力量共同进步。否则,如果一个人闭门造车,就必然造成“孤陋寡闻”的窘态。但是,不良的生生关系不仅不能达到“相观而善”的目的,反而会背离学习的初心,甚至荒废学业,正所谓“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13](7)。因此,教育家们提倡多结交学友,结交优秀的学友,达到彼此相互学习、切磋学问的目的。

3.社会教育环境

《说文》称:“五家为邻。”《小尔雅》解释说:“邻,近也。”因此,“邻”是仅次于血缘宗族关系的以地缘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4]。

(1)邻里关系

古人选宅,非常讲究择邻。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子主张“里仁为美”和“就有道而正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于居住环境及附近的人群的选择。人们乐于选择有仁德、品性高尚的人为邻居。颜之推提出成人要注意儿童所接触的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事应是有益的,用正反举例的方式,列举了与善人居和与恶人居的不同结果。“墨翟悲于染丝,是之谓也”[7](121)。《左传》曾指出人们不必选择好的住处,而要选择好的邻居。孟母为了使孟子拥有好的教育环境,曾两迁三地。南朝的宋季雅曾说愿以重金换与有着品行高尚的吕僧珍结邻。据《默记》记载,北宋的王安石虽与司马光政治观念上有分歧,却对其子说:“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15]王安石看重的不正是司马十二的品德吗?

古语云:“睦乃四邻。”从秦朝的“连坐制”到汉朝的“一人犯罪殃及亲邻”再到“六尺巷”的典故所体现的和谐诚信、睦邻友好是一种包容,一种智慧,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

(2)同伴关系

荀子首次提出交友思想,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例子比喻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提出“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10](3),以此达到防止邪僻而接近正道的目的。他们提倡以“谨慎交友,以德为先和志趣相投”的原则择友,以“适当劝诫、互相勉励及忠恕之道”的方式与朋友交往。

关于择友的原则,首先是要谨慎交友。明朝高攀龙告诫儿孙们:“言语最要谨慎,交游最要审择”,由于“人才难得,知人实难”,要坚持“多识一人,不如少识一人”[16]的原则,强调了交友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其次是要以德为先,孟子指出,“友其德”是交友的前提和本质,弘道是交友的目的,不能够有任何倚强之心,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9](60)。最后是要志趣相投,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其实也表达了儒者的交友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儒者的行为本于方正而立于道义,志趣相投方能共同进取。

在与朋友的交往上,一是要适当劝诫,子贡问友,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二是要互相勉励督促,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9](210)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一直坚持“忠恕”的准则,一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9](95);一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180)。所以,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

三、教育环境思想的当代启示

现代儿童教育借鉴和继承了古代环境习染的原则,强调良好的教育环境能使儿童受到良好的影响。习近平同志提出,我们都要重视儿童工作。让儿童成长得更好,我们将来的社会才能成长得更好,我们的国家将来才能够发展得更好[17](60-61)。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作用,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营造和谐家庭教育环境

所谓家庭教育环境,是指在一定物质基础上形成的家庭人际关系和文化心理状态。经过已有的调查研究及随机访谈可知就我国目前而言,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然占据了家庭的首要地位。但是,在家庭教育中比较明显的问题之一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环境不重视,没有意识到家庭成员自身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厦门大学钟洁在《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一文中从家庭氛围和家庭教养方式两方面切入,认为良好家庭教育环境构建,一是要营造安定和睦、温暖融洽、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二是要形成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18](84-85)(87)。

古代家庭教育环境重视长辈的以身作则,注重形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氛围。为此,我们就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出几点意见。

首先,家长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影响的重要性,注意自身行为规范对儿童的影响作用,提高综合素质。其次,家长要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不仅影响儿童性格的养成,还影响之后的同伴交往。最后,虽然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家长是要注意培养孩子作为“哥哥”或“姐姐”的责任意识,懂得自身对弟妹的榜样作用,具有爱护关心弟妹的责任意识,同时懂得自身作为“弟弟”或“妹妹”应该有恭敬顺从兄长的态度。

2.营造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

我们通过和数名幼儿教师、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得知,目前的基础教育在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之一是由教师身心疲惫和学生学业负担沉重所引发的师生感情相对淡漠,生生交往相对较少的问题。

《学会生存》指出:“我们应该重新从根本上评价传统教育大厦的基石,即师生关系。”[19](29)华东师范大学蒋天策提出要建立理解型师生关系,浙江师范大学的李长吉、陶丽从主体建构的角度对和谐性师生关系的建构列举了措施。

在师生交往中,应借鉴古代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应当设计民主平等的教育模式,拓展师生交流途径,真正关心爱护、平等对待学生。学生要尊重教师,主动将自身角色由被动学习者转换为主动探索者。学校要优化教育教学评价模式,建立师生联系制度。

生生关系所体现出来的生生交往的形式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效的生生交往学习需要以心理安全和自由、学生的自主活动、教师的组织引导为条件[20](175-177)。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对于生生关系的正确认识,根据对学生的生生关系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其掌握良好的交往模式。对于生生之间的矛盾,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如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3.营造和谐社会教育环境

随着社会城市化的发展,流动人口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湛东升等人对我国流动人口的城市宜居性感知,以及这种感知对自身定居城市意愿的影响的相关内容做了调查分析,结论之一是社会人文环境舒适性是对其定居意愿产生显著影响的方面之一[21](1250-1259)。说明社会人文环境对于人的生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从儿童的角度出发,社会关系中联系较密切的便是邻里关系和同伴关系。

根据我们的经历及总结了访谈小区内不同住户的想法可知,由于城市兒童居住环境由原先的相对开放转向了如今的相对封闭,导致邻居之间的关系较为淡漠,在“混凝土密林”中儿童之间的交往明显减少。

刘远在《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的社会工作研究》中,从社区营造的理念出发,针对城市社区邻居关系的营造提出了具体的建议[22]。张裕遵从不同方面提出了青少年同伴交往的对策,要求家庭方面充分发挥建构子女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作用,学校方面要充实学生同伴关系的建构与发展及社会方面要为学生同伴关系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文化氛围[23](239-240)。

为了让儿童能感受到邻居之间的情感,我们认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家庭成员要主动与邻居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儿童创造充满人情味的环境,给儿童树立交友的榜样,传承古代睦邻友好的传统。社区要采取措施,举办相应的活动,加强社区内成员的交往。在儿童同伴交往上,古代教育家主张选择优胜者为友,强调德性和知性。但在选择优秀的人做朋友的同时,儿童对自身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强调自身的德性和知性,学会主动交友、谨慎交友,与朋友相处时要秉持诚实守信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明成满.中国古代家庭德育环境及其当代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7(06).

[2]汤漳平,王朝华.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洪頵.“天人合一”和谐教学观下的课堂生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4]周孝进.先秦儒家人性论及其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3.

[5]梁簌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4.

[8]王国轩.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2016.

[9]张圣洁.论语[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

[10]方勇,李波.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1]李方安.关系责任视角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探析[J].教育研究,2016,37(11).

[12]李贽.《真师》二首,《焚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3]高时良.学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14]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5]王铚.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解扬.高攀龙告诫子孙:重行义慎择友[J].中国纪检监察,2016(19).

[17]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J].国家电网,2018(06).

[18]钟洁.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J].文史博览(理论),2016(06).

[19]质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J].北京成人教育,1983(04).

[20]唐荷意.促进生生交往成就理想课堂[J].湖北社会科学,2012(04).

[21]湛东升,张文忠,党云晓,戚伟,刘倩倩.中国流动人口的城市宜居性感知及其对定居意愿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10).

[22]刘远.城市社区邻里关系营造的社会工作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23]张裕遵.青少年同伴交往的特点、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5(32).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9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古代儿童教育核心理念及其辩证关系研究”(项目编号:S201910576072)。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教育环境儿童教育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学习札记
战国诸子叙事与中国古代史传文的成熟
浅论文庙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