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少数民族纪实影像跨文化传播研究

2020-05-25赵琛

文教资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新时代少数民族

赵琛

摘    要: 信息化时代网络的迅速普及,带动了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样一种即时传播、全息传播的信息化传播特性,将促进媒介的深刻变革和新生事物的崛起,刺激跨文化传播圈层的交叉与融合。本文以二十一世纪少数民族纪实影像《我从新疆来》为例,从我国多样性民族文化特征的角度入手,研究以纪实影像为主要题材的跨文化传播,从人物的语言、行为、所处的文化背景当中,探寻跨文化传播交流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时代    少数民族    《我从新疆来》    跨文化传播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没有归途的旅程,每个人都有既定的目标、方向。纵然有迷失、有彷徨、也有不安。但,终究享受并且收获的,是生命旅程中沿途的美丽风景,是为梦想打拼而奋斗的过程。

大型民族题材纪录片《我从新疆来》由库尔班江担任出品人和总导演,从其近年来于全国各地采风中采访过的百余名新疆籍人士当中精挑细选出16位工作、居住于祖国不同省份地区,拥有不同的人生背景与工作经历,但都是“新疆的孩子”都向往并且眷恋着那一份热土作为该纪录片的主人公。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我从新疆来》选取的这些主人公,他们的生平经历,他们的追求与梦想,正是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代代新疆人为了追寻自己的理想与创造幸福的生活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就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践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创新,还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选择[1]。伴随着媒体的移动终端化、智能社交化等特点的日趋明显,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受众已经从传播端不可逆地向智能移动终端和交互式媒介终端迁移,我们欣喜地看到该纪录片除了在中央电视台等主流传统媒体播出外,还在爱奇艺、腾讯及乐视视频等网络媒体及视频网站客户端同步播出,最大限度地达到了受众人群的覆盖。

一、民族文化背景是跨文化传播的先决条件

民族文化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民族在千百年的成长稳定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政治风貌、文明习俗、生活状态、风情面貌等具有民族鲜明特征的整体状态。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孕育了华夏文明,丰富的地貌特征与气候条件也酝酿了特有的千姿百态的民族风貌与特征。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具体到各个民族,从民族习性到生活状态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坐落在我国西北方的一块绚丽瑰宝,这里物产富饶,民风淳朴,瓜果飘香。新疆疆域辽阔,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地理位置上,新疆处于亚欧板块腹地,漫长的边境线与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国接壤。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文化交融造就了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大家熟知的维吾尔族之外,新疆的常住人口中,还包括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多种民族。

新疆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上文提及的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特点及古丝绸之路的包容开放映衬着新疆民俗文化的主要特色。从近年来新疆境内的考古发现来看,大量的陶艺、壁画等物品均可再现古丝绸之路的四通八达,经济文化的繁盛可见一斑。证明自先秦至汉唐及再往后的千百年里,汉族与新疆各个民族血浓于水的亲情联系,割不断的血肉关系。

新疆虽是多民族性质的自治区,但是以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维吾尔族总人口数为10069346人[2],约占新疆总人口的一半,“维吾尔”代表团结一心之意,属于民族的自称。维吾尔族的民族历史根据考证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以前,而从现在来看,维吾尔群众普遍信奉伊斯兰教,清真寺则是其进行礼拜活动的重要场所。

从日常生活起居来看,维吾尔族群众同我国华北、西北多地一样,喜食面,对于面食的做法,以宽细不一的拉面为主,宽的叫“扯面”,细的叫“拉条子”。由于民族文化的融合性原因,这种称法在我国西北地区,如陕西、青海、宁夏等地区非常常见。除了面食以外,维吾尔人喜食以牛、羊肉为主的肉类。各式的烤肉、烤全羊、羊排羊腿绝对会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垂涎三尺、流连忘返。当然维吾尔人也会吃米饭。手抓饭也是新疆的一道美食,是将大米与胡萝卜丁、羊肉、羊油混合共同焖制的一种民族特色美食,色香味俱全,堪称一绝。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新疆的瓜果,由于日照充足,天气炎热和降水少的原因,瓜果内的糖分被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下来。新疆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及白梨、西瓜等水果都是天赐的瑰宝。

在交通日渐便利的今天,漢族与维吾尔族在民间的文化沟通与交流日益显著。越来越多的新疆朋友就像纪录片《我从新疆来》的各位主人公一样,离开新疆,去祖国的五湖四海追求梦想,去更广袤的天地创造辉煌。更多的汉族同胞以求学、工作、旅行等各种方式去新疆,感受新疆的壮美,体验多民族文化的交融。

二、语言和文字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互联网时代,由于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及时性、爆炸性的具体特征,加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日益频繁,语言在传播过程当中体现的即时性、直接性被凸显。

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言,笔者在为大专院校电子呼叫专业讲授“普通话”这门公共课程时,曾经对“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等几个概念,做过初步的比较与诠释。在几个概念当中,大家可能比较容易理解的是“普通话”的概念。“普通话”作为国家法定的多民族通用语,近年来受到了大力推广,普通话是我国语言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和谐发展、统一奋进的有声名片。近年来,各地均不遗余力地在各个教育阶段推行“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的方针政策,就是基于语言与文字在多民族文化与交流当中的重要性而言,试想汉族同胞说汉语、维吾尔同胞只会说维吾尔族语言,那彼此之间的交流会多么困难,信息量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普通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刚才提及的“汉语”“汉民族共同语”应该如何界定呢?笔者认为“汉语”是对整个汉民族语言最广泛的称谓,是最宽泛的概念,只要是汉民族的同胞,他们所说的语言统称为汉语。至于“汉民族共同语”则是相对于“普通话”来讲的,因为“普通话”是从“语音”“语法”“方言基础”等方面规范化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至此,推广普通话,就是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的日常交流扫清了障碍,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大计。

规范文字也是跨文化交流互融的有力手段,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文字的演化更是有章可循。从两河遗址出土的龟甲兽骨上依稀可见的甲骨文到秦统一全国后推行的纂文,历经大纂、小纂,再到隶书,最后到楷书,今天我们熟悉的“方块字”文字的通用与规范将信息得以一定程度的有效保留,而多民族文字的规范化让民族文化的交通互融有章可循、有理可依,亦是一张民族团结统一的“书信名片”。

当然统一“语言与文字”还应该遵循并且尊重我国多民族文化的具体特点,拿新疆来讲,在纪录片《我从新疆来》当中,主人公均习惯性地用汉语进行表达,但我们也注意到,在主人公马俊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后回归家乡找寻自己的人生定位的片段中,该男主人公与其母亲畅谈时,其母所说的语言就是维吾尔语。对于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符号“语言”及“文字”,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强汉语言语音、文字和语法的规范输出,用“语言”与“文字”一马当先地作为努力建设我国多民族文化互通共享的有力手段。另一方面应该看到对于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接壤多国、文化融合与冲突日益凸显的自治区来讲,跨境语言的存在与广泛运用有利于与周边国家民族的交往,更加流畅地进行文化输出。

三、政策倾斜与民族认同感是跨文化传播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提及加强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并做出重要说明:“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文化认同的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3]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内涵与灵魂,对于民族的认同就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

在新疆建设方面,中央本着“一带一路”的宗旨与目标,始终重视并且照顾新疆地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并且在教育、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实行针对性的政策倾斜。从纪录片《我从新疆来》不难看出,新疆本地近年来的治安、人民生活水平的幸福感、满足感已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在中央有利政策的帮扶之下,新疆已经从之前的9年义务教育逐步向12年,乃至15年义务教育推行,并且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从现今着眼,可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同胞,获得了来内地求学和深造的机会。笔者就西安市未央区陕西科技大学及晋中市太原理工大学新校区近年来少数民族的入学趋势看,均呈现出几何式的增长水平。这说明在中央民族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获得了更加深入和公平的教育机会,更加广泛和先进的教育资源。不难想象,在今后短短几年当中,获益的少数民族同胞将会用所学的知识、所长的本领,全身心地投入民族经济文化建设当中。

与此同时,大量的汉族学者、经济建设者有节制地在政策引导下进入新疆工作和生活。一方面,大大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对外开放的程度,将内地文化理念带入边疆地区;另一方面,通过当下先进的互联沟通及交通运输渠道,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逐步引入内地。这种双向互动传输过程不断促进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通,为社会的和谐与不断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民族之间交流与互动日益广泛,当网络日渐普及,民族之间的资源共享日益丰富的时候,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便会日益加强。加之政策倾斜的辅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将会更进一步深入,民族之间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互动,民族之间的联姻,生活习俗的融入,将建立在彼此尊重、互敬互爱的基础上得到升华。

《我从新疆来》是一部难得的纪实性题材人物纪录片,6集的篇章,每集二十余分钟。通过对16位不同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疆籍人物的采访记录。从一个别致的角度刻画出当代社会我国自治区少数民族的生活文化缩影。这样的缩影放大来看,又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建设上取得的长足进步,是社会和谐发展、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实写照。16位主人公,16个分布在伟大祖国各个角落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他们当中有电视节目主持人,有明星,有兼说唱歌手与电影导演于一身的艺术创作者,也有工人、有普通的个体户、有学生。正是这样一个个不同的“缩影”,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成长打拼,在不断否定、同化、再否定、再认同的基础上,找寻真实的自我,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与内心当中的自在舒坦。《我从新疆来》当中的他们,何尝不是当今社会下千千万万个汉民族及少数民族劳动者用自己的智慧头脑和勤奋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何尝不是一个个插上翅膀的美丽梦想汇集成的“中国梦”的伟大实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民族互敬互爱的基础之上,以语言交流为直接手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文字影像视听交流为重要手段的交流方式,加之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有利帮扶与倾斜,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豐富性、独立性必将更加显著,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将日益便捷与畅通。

参考文献:

[1]王冠婷.“一带一路”战略下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模式研究——以“我从新疆来”系列作品为例[J].现代视听,2017(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2019.01.01.

[3]米高峰/李涵.“一带一路”少数民族纪录片文化传播研——以《我从新疆来》系列为例[J].传媒,2018(06).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新时代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