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教传统与高校文学通识课的课程思政

2020-05-25谢琦慧

文教资料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谢琦慧

摘    要: 高校文学通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具有天然优势。一是作为通识课,其课程设置较专业课更为灵活机动;二是文学教育,可承传参考儒家诗教传统。有关的课程思政改革,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以审美教育为基础,以道德伦理教育为核心,以政治教育为指向。文学教育在这三方面,均能发挥基性的大作用,以促进全面贯彻课程思政改革。文学教育和课程思政,都应该追求以活的思维方式指导教学和实践。

关键词: 诗教传统    文学通识课    课程思政

近年来高校的课程思政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但一课有一课之特色,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找到自己科目与课程思政独特的结合点,才能在做好扎实的专业课教学的同时,更好地推行课程思政改革。高校文学课程其实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除中文有关的专业外,其他專业的文学教育一般都作为通识课存在,其课程性质就决定了它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更灵活机动的课程思政改革操作空间。其次,中国历来就有“诗教”传统,深入挖掘这一传统,对当今高校的文学通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从诗教传统到文学课的课程思政

“诗教”早期指孔子专门用《诗》进行教化的教学活动,随着儒家理论的完善和诗歌创作实践的发展,逐渐开始指以诗歌这种特殊的文学样式为教育手段的教学活动。在当下的文化环境中回顾历史,诗教或许更多地被认为是儒家教育的一种传统,落脚点在于文学教育。《论语·泰伯》有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①(115)在孔子看来,以《诗》为代表的文学教育是基础和起点,然后才有礼乐文明。因此,儒家本质上赋予了诗教更复杂的内涵和功能,包括审美教育、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等,套用今日的教育术语来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育,核心目的在于培养符合儒家道德和伦理要求的人才。

当下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同样需要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下,要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5)我们需要在马列主义和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培养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课程思政的提出,表明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授课基础上,有着更高和更重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维度。在这一方面,得益于儒家的诗教传统,文学教育尤其是作为通识的文学课程当仁不让甚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文学通识课作为通识教育,同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建构的专业教育不同,课程设置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此外,通识课的开设和变动较专业课程而言更具灵活性和机动性。正如上海在推行“课程思政”教育之后,各上海高校纷纷在较短期的时间内推出了《法治中国》《工匠中国》等“中国系列”的思政选修课,正说明了通识课程在结合课程思政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再者,儒家的诗教传统,一开始就不以专业知识教育为目的,而是以正确的审美取向、道德伦理乃至政治观念为目标,精神内核恰契合了今日课程思政改革要求。文学教育如果能深入理解儒家传统诗教精神,那么不仅有助于完成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全面布局,更有助于诗教传统在今日社会重新焕发活力。

结合儒家诗教传统,今日文学通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可以从三方面进行。

二、高校文学通识课的课程思政方向

(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作为基础的审美教育。

以《诗》为教,并以诗教为端奠定儒家的教育传统,本质上是从文学教育出发,文学教育的基础必是审美教育。“对《诗》的整理与编排,可谓孔子《诗》审美学说的具体实践,透过这一活动,可以窥探出其关于《诗》的美学思想”③(9-14)。孔子推崇《诗》,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①(15)。并选《关雎》为首篇,评价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①(45),正是孔子诗歌美学观念的最佳阐释。“诗言志”④(30),诗歌和文学是用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与意志的,与此同时,诗教还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风格,哀与乐虽都是人之常情,却不能毫无节制地表达,由此表现出一种中正平和的诗歌审美观,正是中庸思想在儒家美学领域的体现。

文学通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应当从审美教育出发,率先要解决的便是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属于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一核心的审美标准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称:“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⑤并且,他还在多个场合提到艺术应当为人民服务,不能当市场的奴隶,给今日文学教育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审美标准定下了基调。文学通识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学知识的传授和具体文本的鉴赏上,更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了解什么是真正美的文学作品。

文学要引人向善,同样要引人向上,“不好的作品坏人心术,堕人志气……文学应不堕人志气”⑥(86)。文学固然难有固定的艺术标准,我们应当给予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自由发展空间,但学生仍得知晓文学艺术有高下之分。当下,高校学生的业余生活日益丰富,网络媒体行业也在蓬勃发展,网络新闻与自媒体文章层出不穷,学生能接触到的文学艺术作品日益繁复,缺乏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的学生将沦陷其中,无法找到正确的出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学通识课的课程思政改革迫在眉睫,文学教育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普及文学常识和简单鉴赏文学作品,更应该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的文学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鉴赏能力,教导学生尊重文艺批评的自由权利,这正是文学通识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基础也是首要任务。

(二)君子人格:作为核心的道德伦理教育。

孔子的“诗教”一词来源于《礼记·经解》:“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⑦(727)孔子这一观点就把诗教从基础的审美教育提到了道德伦理教育的高度,赋予其更深刻的教化含义。“‘温柔敦厚作为孔子诗教的目标,是指用“以诗化民”的方式,来培育平和、理性、通达的人格”⑧(80),这一人格理想被凝聚为“君子”,在《论语》中被频繁提起并且有清晰的阐述。君子在才学方面要“博学与文”,道德方面要“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社交方面要“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甚至外表方面也要“文质彬彬”,可见君子需要内外兼修,是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对君子这一理想人格的培育中,最关键的是“仁义礼智信”这五项品质,对照今日之教育,仁义信礼都可归属于道德伦理教育,智是智慧,是格物致知的功夫,是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赋予了文学教育除美育之外更深厚的德育智育内涵。

诗教的目的是教化民众,教化的核心目标是能成“君子”,这是儒家教育的一般路径。今日的文学教育同样不能仅限于文学知识的传授与普及,更应该注重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明确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根本的教育目标。孔子与子夏对话,孔子提及“绘事后素”,子夏能联想到说:“礼后乎?”此谓“可与言诗已矣”。学《诗》不仅仅是学文学、学审美,更要能触类旁通,领悟其中的伦理规范与道理。同样,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文学不仅要会审美,懂其中的道理,更要能化为己用,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样是学生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的表现。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日本给中国捐赠的物资上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鼓励话语,给予中国民众极其强烈的道德感动、情感慰藉和美感享受,这正是文学教育进入道德伦理领域,付诸生活情感实践的具体例子。孕道德伦理教育于文学教学之中,以优秀的文学浸润人心,培养学生成为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社会主义青年,才符合课程思政的本意。王一川指出诗教“这个传统的要义在于,有关社会和睦、忠信、广义、孝悌等伦理训诫,不宜直接以强制方式或生硬方式实施,而需要借助以诗歌为代表的艺术的魅力感染方式而委婉地传达,也就是在‘温柔敦厚中达到伦理劝诫的效果”⑧(81)。这正是文学教育在道德伦理教育上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之体现,也应是文学通识课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方向。

(三)兴观群怨:作为指向的政治教育。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被认为是高度概括了诗歌的社会功能,是儒家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兴指抒发情志,观指“观风俗之盛衰”①(270)、“考见得失”⑨(177),可以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群被理解为可以使人们交流思想,统一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⑩(8);怨更是指“怨刺上政”①(270),诗歌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这一说法在《毛诗序》里更被推崇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11}(30)诗歌有着强烈的社会伦理和政治干预功能。尽管随着儒家思想与政治权力的进一步结合,诗歌的这一功能后来被视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但不能否认儒家诗教有着强烈的社会政治干预精神。

诗这个字本身就很有意思,由言与寺组成,寺的本义是古代官署的名称,《说文》里解释:“寺,廷也,有法度者也。”{12}(175)。言說与官署法度有关的话称之为“诗”,从字形解读上看,诗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儒家正是这么认为的,“颂美、刺恶,是儒家诗教对诗歌社会功用的最集中概括”{13}(23-29)。中国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不缺乏具有鲜明现实主义精神和批判意识的作品,《诗经》中的《硕鼠》《伐檀》《北山》等,都是政治讽刺的名篇,甚至整部《诗经》,都被认为篇篇都是谏诗,这是儒家诗教的最终指向。在今日的文学教育中,这一思想理应接受新时代改造,成为文学教育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方向,即真正的文学要关心国家政治,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和热切的爱国主义情怀,更要培养学生对国际国家时政的关怀,培养学生勇于出谋划策、针砭时弊的社会责任感与政治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肩负起推动国家建设和时代进步的社会使命。

在疫情期间,不少武汉人士乃至全国许多人,都以己之手,写己之心,用文字甚至用影音记录疫情期间悲痛、鼓舞和喜悦之情。这正是文学体察社会民情,干预社会生活的最佳诠释。这一文学的重要功能,往往在高校文学教育里被忽略了。实际上,高校学生处在人生中最后一次接受系统性教育的阶段,他们马上就要离开象牙塔,接触更复杂的社会人生。学校有义务,文学教育也有这个能力,培养学生现实主义的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建设,关切国家未来与人类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对青年人的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14}这必将是文学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的最终指向。

三、结语

高校文学课程虽然往往作为通识课或选修课,但它是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文素质教育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超越性的思考:“实际上,humanity,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类的角度来思考人,思考人的存在根基,由此才会有下述超越性问题:人的本性、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它把人作为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是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存在的。”{15}(31)的这一番思考,体现了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甚至人类生活中的根本性意义。学生只有具备了对人类精神世界的自觉关照及对社会道德责任的高度认知,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今日的高校文学教育决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上,只停留在教室里,必须走出校门,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乃至宏大的历史与未来。这正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本义,课程思政的内涵就在于“‘大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的育人体系”{16}(58),我国的文学教育自诗教传统以来与课程思政的精神内涵就是一致的,这种课程思政精神早早就体现在孔子对“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①(173)的赞赏里。

文学不应该只是诗歌、小说、戏剧等具体细致的文本。作为文学教育者,我们更应该让文学教育真正流动起来,“让文学成为不紧不慢、细水长流地伴随我们一生的,一种理解世界与自我的,动态活跃的思维方式”{17}(7)。文学思维浸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出现在音乐里、影视剧里,出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广告里,甚至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状态和微博评论里,它是一种活的思维方式,将伴随我们一生。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同样,课程思政的提出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不应仅仅体现在思想政治课上,理应体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甚至就存在于教师课后与学生的闲散聊天里。课程思政的精神,同诗教精神和文学教育的精神是殊途同归的。高校文学通识课教育应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战线,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

注释:

①十三经注疏委员会.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②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③张兵.中和之美、尽善尽美与人格之美——论孔子的《诗》审美[J].齐鲁学刊,2012(05).

④慕评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⑤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4-5).

⑥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M].北京:北京大学,2014.

⑦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⑧杜婕欣.以诗为教——论先秦儒家的诗教途径[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2).

⑨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⑩湛新宇.孔子“用诗”美学思想探析[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1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13}毛毓松.儒家诗教是“政教工具论”吗?——与王启兴同志商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04).

{1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5-1(02).

{15}葛红兵.论人文精神的实质——兼及大学人文教育问题[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1).

{16}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

{17}刘阳.文学理论今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