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发展与图书馆的对策研究

2020-05-25耿海英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对策研究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图书馆;对策研究

摘 要:文章简述了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性,并对阅读推广产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图书馆的应对策略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

中图分类号:G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3-0074-03

1 背景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融合升级、出版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型阅读媒介的出现,社会进入了“四全媒体”时代,即全息媒体、全效媒体、全程媒体、全员媒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正将阅读引向读屏时代。人们借助于手机、电脑及各种电子阅读器等设备,使万卷书触手可及。据统计,2018年我国人均单次阅读时长为71.3分钟,人均数字阅读量为12.4本,数字阅读用户达4.3亿人。当前,传统阅读介质与新型阅读介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已成为新时代全民阅读的显著特点,人们的阅读方式由单向阅读逐渐转变为互动多维阅读。因此,全民阅读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表现为多层次、多角度、全领域的发展融合,文化与科技融合互补,通过融合发展建立了全民阅读生态系统,不断创新全民阅读推广方式。阅读对于提升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支持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因此,图书馆界应携手社会各界开展深度合作,更新理念,加强交流,开拓进取,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用阅读点亮生命之光。

2 全民阅读产生的巨大变化

2.1 一项阅读活动促成一项系统工程

1997年1月2日,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等九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学习广西壮族自治區开展“知识工程”的经验,目的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促进全民阅读,特别是加大对农村阅读的支持力度,推动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发展。该工程的贯彻落实极大地推动了全民读书在全国大规模开展,效果显著。2000年12月1日,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全民读书月”活动,目的是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提升民族思想境界、广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等,同时将每年的12月定为我国的“全民读书月”。全民阅读工程从国家层面部署和开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理念持久、内容广博、参与者众,超越了“知识工程”活动。

2.2 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要求和倡议;2014年,“倡导全民阅读”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至此,全民阅读工程实现了巨大升级和实质性转变,从“民间倡导”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了巨大的跨越。目前,全民阅读活动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全国规模的文化系统工程,对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等具有坚实的推动作用。

2.3 全民阅读建立法律保障

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必须有法可依,西方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支持和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我国各省市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和保障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如:2015年3月1日,湖北省发布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2015年3月31日,辽宁省通过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对建立和完善全民阅读长效机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将每年的4月23日设为辽宁省全民阅读日;2015年12月24日,福建省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将全民阅读情况作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核指标体系中的一项硬性考核指标;2016年4月1日,深圳市发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目的是确立全民阅读长效机制;2016年4月23日,四川省实施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从六个方面科学指导全民阅读。此外,2017年12月1日,吉林省发布实施了《吉林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2019年6月1日,广东省开始实施《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该条例对于促进广东省全民阅读活动及文化强省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全民阅读活动有了法律保障,形成了系统有序的文化工程,使全民阅读的目标、任务、方式等更加清晰。随着全民阅读法制化建设的推进,常态化、制度化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将更上一层楼。

2.4 阅读风尚和阅读秩序更加美好

全民阅读活动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至关重要,因此我国必须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风气。随着国家对全民阅读工程的高度重视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大量资金的投入,全民阅读工程得以向更深层次、更广层面发展。各类媒体也不断加大对全民阅读的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阅读风尚和阅读秩序。

2.5 更加重视阅读权利

公共图书馆应保护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阅读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宣告,公共图书馆的大门应当向社会上一切成员开放,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我国公共图书馆对全民阅读活动中的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阅读权利进行了有效保障,包括满足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阅读需求、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需求、建设视听障碍阅览室、招募志愿者为残障人士提供阅读帮助等。此外,图书馆还与医院合作,针对病人状况开展阅读疗法服务。

2.6 建设“书香中国”

阅读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是一个重要的支点,同时也是一个人修养的塑造、完善及提升的重要途径。建设“书香中国”是全民阅读工程的重要目标,全民阅读开展进农村、进机关、进军营、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等“七进”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得到大力支持,全民阅读活动向纵深发展的局面正在形成。保障民众的文化权利和营造书香社会是国家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主旨,全民阅读活动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打造了众多阅读品牌,取得了显著的阅读推广效果,并逐步建立了全民阅读长效推广机制,形成了党政重视、社会支持、部门联动、大众参与的良好局面。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读书的队伍,享受读书的快乐,分享阅读心得,阅读正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 图书馆的对策

3.1 知识传承是图书馆的永恒职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对图书馆的知识特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以周文骏、宓浩的知识交流论为肇端,彭修义的知识结构论继续推进,再到马恒通的知识传播论,以及刘洪波的知识组织学说,一直发展到王子舟知识集合论的提出,全方位地对知识的社会交流过程进行了探索。知识传承是图书馆的永恒功能,从对图书馆知识结构的深入解读到对文献知识组织存在形式的不断研判,专家学者们对图书馆知识属性的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这也是对图书馆职能中知识传递价值的拷问。

3.2 图书馆体现社会教育职能

19世纪中叶,欧美国家工业化的迅速扩张需要更多懂规矩、守纪律、有知识的工作者,彼时建立的公共图书馆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体现出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二次世界大战后,读者权益理念得到弘扬,公共图书馆出现了自由、平等、免费服务等需求和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广泛的需求,这也就决定了图书馆的职能和服务必将延伸。近年来,多媒体的迅速发展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催生力量,图书馆通过相关工具或平台开展了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可以说,大众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公众阅读率的提高功不可沒。

3.3 引导深阅读,提升公众的信息素养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个人的阅读能力及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图书馆是开展社会教育、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基地,应契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求,将全民阅读工作置于时代的大环境中进行综合考量,明确自身任务,从全局视角准确定位服务内容和服务人群。信息时代信息的泛在化特征使人们随时随地被海量及碎片化的信息包围,注意力被无限分散,浅阅读方式盛行,图书馆可通过“碎片化”阅读、浅阅读等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引导其进行深阅读。同时,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遍布社会各个领域,信息素养能力不足将严重影响个体的发展,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提升公众的数字素养、阅读能力及学习能力已是当务之急,图书馆应着力培养和提升民众的信息素养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避免出现“信息鸿沟”。

3.4 准确定位,助力书香社会建设

近年来,很多国家都提出了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以及构建学习型、知识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全民阅读作为服务于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我国政府多次号召“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并给予政策支持。作为实现全民阅读的重要途径,阅读推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积极践行,短短几年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顺应时代要求,围绕读者需求对全民阅读推广进行认真审视与合理定位,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激发和培养民众的阅读热情和兴趣为主要目的,对全民阅读活动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和规划,同时注重全民阅读推广宣传,吸引了大量公众参与,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构建知识型、学习型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也应不断创新服务理念,紧跟时代步伐,从国家、社会、技术等各层面探讨全民阅读推广的新模式,并对未来的阅读群体、阅读方式、阅读场所等进行规划和展望,以提升社会公众的人文素养和创造力,助力书香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史伟.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转型与升级[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0):91-95.

[2]李婧璇.辽宁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促进全民阅读决定[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04-01(001).

[3]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推进改革取得新成效[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12-29(007).

[4]福建省人民政府网.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EB/OL].[2020-02-03].http://www.fujian.gov.cn/zc/zxwj/szfbgtwj/201601/t20160115_1417044.htm.

[5]史伟.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转型与升级[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10):91-95.

[6]崔红娟.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2016(8):49-52,57.

[7]洪伟达,马海群.图书馆阅读推广规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8(1):36-43.

(编校:徐黎娟)

收稿日期:2020-02-06

作者简介:耿海英(1968— ),邓州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全民阅读阅读推广对策研究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