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彩虹计分法的高校管理学教学范式改革目标探析

2020-05-23王站杰

科教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管理学范式案例

王站杰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随着《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的提出,如何通过课程改革突出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明确高校本科教学体系的目标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而作为融合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管理学与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管理学,对培养新时代企业经营和管理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贵州财经大学管理学课堂教学范式改革为例,分析课程范式改革的内容体系,基于彩虹计分法明确其目标方向,为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1 管理学教学范式改革的内容体系

本课程教学摒弃了学者赫尔巴特的以教材、教师、课堂为教学中心的教育模式,[1]采用“三外五内”模式的范式改革体系。“三外”表示课下学生主动预习知识、团队协作做企业调查实践和教师组织参观工厂活动;“五内”代表课堂上教师对案例进行解读、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讲授、课堂问题互动与评价、名家观点分析与作业,具体内容体系如下所述:

1.1 三外内容体系

首先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体系。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课下主动搜集相关的知识、案例等资料,对资料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合,以思维导图的模式构建每章节知识理论体系;其次强化学习小组团结协作体系。按照5~6人规模进行分组,打破按学号、按宿舍、按班级的传统分组方式,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班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在社会调查中充分发挥个人在问卷调设计、数据处理、对策建议的专长,同时增进团队之间的配合与协助,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强化团队的协作团队意识;最后增进学生的企业实践认知体系。任课教师联系实习基地的企业单位,制定与课程教学相匹配的调研计划,定期带领学生参观工厂,熟悉相关作业及管理流程,甚至进行现场的实践操作,将课本知识与现实企业运营情形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增进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2 五内内容体系

一是解剖麻雀,案例分析。选择国内外具有代表性企业管理案例,从历史演进、商业模式演化、问题分析与发展战略制定等方面,按照涉及的相关管理知识,进行案例解读和问题设计,改善学生的知识获取路径,发掘学生学习兴趣和技能,在教师由浅入深的点拨下,增进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理论的感觉和反映能力;二是原理与方法解读。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运作管理等理论,通过使用多媒体演示对管理学原理和方法进行讲述,对知识理论体系进行系统构建;三是问题互动与评价。在案例剖析和知识理论的讲述下,引导学生思考案例分析中的问题并进行专业方面的回答,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知识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进行点评,查缺补漏,找出学生分析问题的不足与缺陷,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在现实问题中的应用;四是名家观点分析。根据授课内容章节安排,精选古今中外管理学领域的名家名篇,对名家的研究专长和历史贡献进行解读,同时重点介绍名家在相关研究主题中的观点,以强化和佐证所讲述的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五是作业布置。按照课程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布置有针对性、适量的课后作业,并提供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的案例文献,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分析。

2 管理学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

在对管理学范式改革内容体系的优化设计下,最终要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们重点进行研究的问题,基于彩虹计分法,构建如七种颜色的彩虹一样清晰的教学目标体系,[2]如图1所示,为管理学教学范式改革提供理论分析和管理工具。

图1 基于彩虹计分法的管理学教学范式改革目标体系

(1)知识学习——红色。增进知识学习是范式改革的第一目标,如何通过多方法多渠道获取知识,将知识运用到企业实践中,增进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以及面对不同情境活学活用的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也需要学校、企业的共同参与。

(2)团队协作——橙色。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认识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合理解决个人与组员、团队之间的冲突,[3]加强团队之间在开展社会调查、企业实践中的协作能力,培养具有团队精神的学生,这也是管理学教学范式改革的重要目标。

(3)文化传承——黄色。文化传承不仅要学习企业的文化精神也要进一步的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去探寻如何在实践中确保其行为与企业价值观相符,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又可以提升个人自身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文化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能提高学生道德性评价企业管理行为、战略选择的能力。

(4)社会责任——绿色。通过管理学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培养有高文化素养的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也要强化责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能获得声誉和社会认同,也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使企业得以保持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承担社会责任,协调权责利之间的关系,增进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下属的认可和追随,带领团队获得成功的同时成就自己。

(5)人力资本——蓝色。学生由于其成长环境、个人性格、实践经验的不同造就个人人力资本的差异,在学习小组的案例问题讨论、社会调研和企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工作内容安排、工作流程设计、工作角色定位,使每位学生感到存在价值,并能充分发挥个人专业技能和人力资本也是范式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6)智力资本——青色。学生的智力资本是与能力发掘相关的,在教学范式改革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捕捉学生萌生的各种来源课堂内外的灵感,通过教师的教授与引导,增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创新性和专业技术性,[4]进而有助于增加学生智力资本的开发、持续更新是教学范式改革的又一大目标。

(7)沟通能力——紫色。提升学生的内外部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多方获取知识信息、传播知识信息及有效解决冲突的能力,是教学范式改革的最后一个目标。通过团队内部对话、社会调研参与及企业实践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反馈和参与,在提升信息传播广度和深入,信息交流质量的同时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3 实现管理学教学范式改革目标的对策建议

在分析管理学教学范式改革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目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建立全方位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期末考试一张卷定成绩的考评方式,重视教学考核过程的效果,从学生的课堂问题回答、社会调查报告和ERP沙盘操作等多方面确定学生的综合考评体系。

(2)完善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操作体系。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企业与专业发展的伙伴关系,[5]制定合理的学生参观学习、假期实习等计划,以合同文件的形式确保与校外合作企业的长期制度化运性的机制。

(3)精选优秀案例,优化课堂教学互动环节。组织教师筛选优秀案例及针对章节内容设计问题,主动提问及引导学生思考、问答问题,提升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注重结合案例讲授理论知识,注重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管理学范式案例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