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探究

2020-05-23段卫洁缑庆伟陈俊杰

科教导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丰田校企培训

段卫洁 缑庆伟 陈俊杰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 北京 102618)

1 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旨在加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进校企双方可持续发展,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着眼于“双高一可”(高端企业、高收入就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加强优势互补,实现互惠共赢。是目前职业院校广泛采取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

目前,校企合作通常有工学结合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双元制模式以及导师制模式等。校企合作有利于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共赢。然而,一些学校和企业开展的合作,往往流于形式或难以持续。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校企合作无法制保障和经费保障,双方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2)校企合作双方动机复杂,主体行为缺失,合作项目流于形式;(3)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不足,学校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能力不强,不能满足企业需要;(4)教学体制有待改革,诸多因素制约着职业院校推进校企合作。

本文结合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交院)汽车工程系校企合作成功实例,在充分借鉴和参考其他院校校企合作成果的基础上,[2]探索可推广的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

2 校企合作“四阶段”模式

2.1 设备敏感期

特点:以学校向企业要设备、要捐赠为主要诉求的校企合作阶段。硬件设备与企业同步。

1994年,北交院即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开展校企合作,成立国内首家“丰田-TEP”学校,并由此快速带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方式一:企业向学校捐赠。

1994年,丰田在北交院建立了第一个实训室TEP教室;1998年,丰田第一台电喷发动机台架捐赠;2005年,丰田第一批混合动力普锐斯汽车捐赠。

设备的捐赠保证了日常教学的进行,使教学不局限于理论,学生动手能力亦有较大提升。

方式二:企业向学校转移使用权。

如上海通用向北交院转移新车型、新型号发动机等设备使用权;一汽大众的VAS6150/6356等专用工具使用权等。每年校企双方都会对设备进行盘点和更新,既保证了教学需要,又保证了企业用人需求的满足。

2.2 技术敏感期

特点:以学校向企业要资料、要教师培训为主要诉求的校企合作阶段。与厂商技术水平同步。

方式一:维修手册、电子资料、软件使用权限等。

如企业向学校提供的丰田大量维修手册,通用的YEC系列电子版资料,大众的ELSA资料权限及大众4S店的P码授权等。充分保证了教师的授课内容与厂家的技术更新保持一致。教师即相当于企业的车间主任,班干部相当于车间的班组长,而学生则相当于企业员工,保证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下厂后即可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

方式二:教师培训认证、企业等级认证等。

图1 SGAVE项目教学理念

如丰田的车型培训、丰田一级、二级培训教师认证;通用对教师进行铜级认证,用4S店的标准获得与4S店同样含金量的认证;保时捷的教师认证护照,每年都要进行考核审验;IHK/SGAVE项目教师走出去(德国)学习,HUG项目,将德国教师请进来学习等。保证教师的知识水平与企业要求一致甚至高于企业水平。

2.3 教学理念敏感期

特点:这一阶段学校与企业一同制定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如丰田建立以“5S”“安全”“规范”“高效”为理念,以“丰田一级保养”和“丰田二级大修”为主要内容,“1(1年学习认证)+1(1年下厂实习)”的两年培养模式;通用建立A1-A9的技术课程体系,“10(10周在学校)+8(8周在企业)+10+8”的两学期培养模式,学生先被企业录用,再进入品牌班;SGAVE项目构建8个学习领域,通过“剥洋葱”的教学安排方式,以关键能力培养为中心,采用适宜客户委托的项目化模式进行教学(图1)。

教学理念的一致,解决了教学实际与岗位需求的差距问题,学生的学习的内容即是工作,通过工作来学习。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能够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也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水平。

2.4 服务敏感期

特点:学校向企业提供服务与支持,体现校企合作的共赢,体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职能。

如北交院丰田项目组还接受委托,为丰田企业员工开展GR二级和钣金一级等培训工作;本田RT经销商员工培训权限也在学校;保时捷项目教师给企业员工的培训;SGAVE项目的技术培训、传播者培训及考官培训等。

这个过程既服务了企业也促进了校企交流,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的共赢,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3 “四阶段”模式的功能性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及案例可以看出,“四阶段”模式是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必经阶段,也是其能够良性发展的必要途径。许多学校的校企合作项目难以持续的原因就是项目只进行到设备敏感期或技术敏感期阶段就结束了,无法实现校企共赢,必将难以为继。因此,从实践的角度,使参与校企合作的双方,包括主体学生都能获得益处,也是成功的校企合作模式功能性的重要体现。

(1)适应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发展需求。“四阶段”模式充分考虑了汽车类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阶段性,校企双方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及需求,建立人力、物力等相互统一的合作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对学生进行培训。平台由双方共同投入,共同管理,双方之间可以据此建立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解决主体行为缺失,责任不明等问题。

(2)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有助于高质量就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四阶段”模式是逐步推进的。可以使学生与企业实现无缝衔接,提前与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建立联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多层次、多个阶段的共同努力,逐步深化对学生的教学,满足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3]

(3)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推动技术服务,实现校企共赢。“四阶段”模式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校企资源的共享,高职院校将自身专业优势和教育资源,与企业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共享,为学生创造真实的教学-工作环境,同时,企业参与学校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也可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逐步转化,为企业员工提供岗位培训,实现深层次、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

猜你喜欢

丰田校企培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广汽丰田赛那SIENNA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TOYOTA 丰田皇冠 CROWN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为爱行我路 一汽丰田卡罗拉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