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胫腓骨骨折中的效果研究

2020-05-23

今日健康 2020年1期
关键词:腓骨患肢有效率

(荆门市中医医院,湖北 荆门,448000)

胫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的发生率最高,且10岁以下的儿童是高发人群[1]。胫骨与股骨相连,是支撑体重的重要骨骼,而腓骨连接着小腿肌肉,并承担着六分之一的体重[2]。相关的研究发现,胫骨上三分之一若出现骨折移位,那么容易对腘动脉造成压迫,导致小腿下段出现缺血性坏死,因此必须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干预[3]。在本次研究中,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了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95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6例对照组和49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在15岁-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2±10.5)岁;26例患者为车祸伤,11例患者为重物压伤,9例为高处坠落伤。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在16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9±10.6)岁;27例患者为车祸伤,12例患者为重物压伤,10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95例患者中,45例为中段骨折,27例为下段骨折,23例为上段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综合护理干预:

1.2.1 疼痛干预。患者在手术后麻醉消退后可能出现疼痛感,因此患者应使用软枕将患者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可通过深呼吸、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缓解疼痛。还可通过受压部位按摩、冷敷和热敷交替的方式促进患者的新陈代谢,减轻患者疼痛。

1.2.2 早期功能锻炼。手术完成当日指导患者活动踝关节和足趾;第二天继续股四头肌收缩运动;第三天进行膝关节被动屈伸训练,在患者耐受的基础上可进行辅助下地行走。手术2周后指导患者进行患肢抬高训练;5周后可进行平衡练习和负重练习。

1.3 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痊愈标准:患者无疼痛或肿胀表现,患肢无明显短缩,局部无压痛或叩痛,骨折成角低于5°;有效标准:患者的疼痛或肿胀改善显著,局部存在轻微的压痛或叩痛,患肢缩短程度低于2cm;无效标准:患肢缩短程度高于3cm,严重影响患肢的负重能力。

1.4 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把最后所得的研究数据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以及卡方进行数据检验,之后使用p值进行组间差异判定,判定标准为:当p值低于0.05时,提示研究所得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而p值高于0.05时,提示研究所得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属于常见的骨折疾病,这是因为胫骨的横切面是不标准的三棱形,骨骼形态在下段大约三分之一处为四方形,也就是说,骨骼形态在中段和下段之间发生了变化,因此极易导致骨折[4]。目前骨牵引固定术在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还是取决于有效的护理措施。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综合护理干预当中,通过疼痛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疼痛刺激引发的血管收缩和肌肉收缩;而早期功能锻炼则能够帮助患者促进淋巴液回流和肢体静脉血液的回流,从而防止关节出现僵硬和粘连,并降低关节发生肿胀的风险。此外,在综合护理干预当中,还重视了患者不良心理的护理,及时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消除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的信心,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此外还进行切口感染、褥疮、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干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有效促进了患肢的愈合。可以看出,综合护理干预是针对疾病康复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而实施的人性化、个性化护理模式,因此护理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痛苦,保证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腓骨患肢有效率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osthole binding to human serum albumin
腓骨肌萎缩症SIMPLE基因突变分析
长期未能确诊的腓骨肌萎缩症1例